429.第429章 五万年底蕴
秦阳的脑海里也传回冥所看到的画面,火麟山脉地底下,有数不清的魔人尸体!那些魔人不是地底魔人,而是秦阳没有见过的种族。地底下死去无数年的魔人身高近一丈,全身覆盖火红色的鳞甲,那些火红色的鳞甲泛着幽幽红光,好像一层火焰在燃烧。这些魔人的身后,还有一条长满黑毛的尾巴,像是某只远古凶兽的尾巴。让秦阳头皮发麻的是,埋在火麟山脉地底下的魔人尸体没有腐朽,他们表情不一,保留着临死前的模样,好像不知道死亡突然降临。火麟山脉地底下,不光有魔人尸体,还有一座倒塌的古城。“这个种族的魔人,是在一瞬间死亡的……”冥声音发颤,难以想象这个种族遭受到了何等可怕的诅咒,上百万魔人,竟在一瞬间死亡!他们死后,尸体没有腐朽,生命力好像被剥夺干净,就连灵魂,冥也感应不到。“秦兄,你是不是也看到了火麟山脉下的魔人尸体?”纯情公子见秦阳脸色有异,悄悄传音给他。“纯情兄,你知道这是什么种族的魔人吗?”秦阳内心翻起惊涛骇浪,一个强大的种族,一瞬间死亡,究竟是何人所为?火麟山脉笼罩死气,令各方势力不敢轻举妄动,秦阳见众人的模样,似乎都知道了火麟山脉地底下有魔人尸体。“三千多年前,星灵帝国还没有灭亡时,地底世界有五个魔人国度。其中有个国度,叫火麟国度。”纯情公子露出回忆,当他还是星灵大帝时,曾派大军镇守断血城,抵御来自火麟国度的威胁。“火麟山脉……火麟山脉……”秦阳把两者联想起来。“火麟族曾经无比强大,他们这一族流淌着远古十凶火麟的血脉,地底世界第三位魔皇就是火麟皇。”纯情公子见秦阳依然疑惑,就给他解释。“然后呢?”秦阳对于地底世界的历史一无所知,急切想知道火麟国度为何灭国。“传言火麟国度被诅咒了,火麟族的天命帝者一个接一个离奇死亡,到后面,偌大的火麟国度,竟然只剩下一位天命一重的帝者。”“一个国度,只剩下一位天命帝者,比一些魔族还不如。接下来你可以想象到,火麟国度是一个怎样下场了吧?”纯情公子凝望火麟山脉,他心中触动,他的星灵帝国跟火麟国度一样。“等待火麟族的,应该是灭国和成为奴族。”秦阳说道。“如果没有发生后面的那件事,火麟族的下场应该是亡族灭国。”纯情公子点点头,秦阳说的没错,可这个时候意外偏偏发生了。“其他国度的大军包围火麟皇城,想共同瓜分火麟国度积累上万年的底蕴,就在他们准备攻城时,一件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纯情公子说到这里就停顿了,吊足了秦阳的胃口。“快说!”秦阳催促。“一只遮天的巨手突然出现,让火麟皇城末日降临,极尽辉煌的火麟国度被这只遮天巨手击沉,沉入大地千米深的底下。”“从此,火麟国度灭亡了,几千年过去了,昔日火麟国度的皇城,变成了火麟山脉。”纯情公子幽幽一叹,他的星灵帝国虽然也是下场悲惨,但相比火麟国度算是好多了,起码他的族人死后没有被剥夺生机和灵魂。“火麟山脉被诅咒,几千年来被各族列为生命禁区之一,即使火麟山脉的地底下藏有火麟族积累上万年的底蕴,也无人敢来挖掘。”纯情公子又道。“难道是灾难魔君?”纯情公子说火麟皇城被一只巨手击沉时,秦阳脑海里不由想起血海里的那只擎天魔手。“不是灾难魔君,这里没有灾难之力。”冥可以十分肯定,不是灾难魔君出的手,因为,灾难之力不能让尸体保存几千年还完好无损。“看到龙脉之首没有,那条龙脉就是昔日火麟国度的龙脉。”纯情公子让秦阳看向龙脉之首,原来那条龙脉是火麟国度昔日的龙脉。地底世界虽大,但龙脉就这么多,早就被各个魔人国度瓜分了,不可能没有被发现的龙脉。火麟山脉有龙脉被挖出来,各方势力听到这个消息都不会怀疑消息是假的,因为火麟山脉的地底下,就是昔日的火麟皇城。地底世界的第三位魔皇就是火麟皇,每隔一万年血月坠毁一轮,从火麟皇的时代距今,已有五万多年,火麟族五万年的底蕴,就埋葬在火麟山脉下!现在秦阳终于明白,为何各方势力都出动了,火麟族埋葬五万年的底蕴,即将出世!五万年的底蕴,想想都激动,无法想象五万年的底蕴会是何等惊世。“秦阳,别太激动,你看龙脉之首的岁月果,不觉得奇怪吗?”冥觉得龙脉之首上的岁月果很奇怪,那枚岁月果的确不假,但偌大的龙脉之首突兀出现一枚岁月果,事情有些诡异。“岁月果出现了,岁月树呢?”秦阳忽然想到一个关键的问题,岁月树呢,不是说岁月树跟龙脉一起出现了吗?“那座龙脉之首有一股岁月的气息笼罩,想要飞到龙脉之首上摘取岁月果不是想象中的这么简单,哪怕是天命帝者,也有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冥冷笑连连,以他天命九重天的精神能看到岁月的力量,不懂其他人看到那股力量没有。“死气消失了,看来传说没有错,每隔一千年,笼罩火麟山脉的死气会突然消失。”血族的统领舔了舔狰狞獠牙,他的目光透露出贪婪。“血族卫听令,你们负责寻找火麟国度的宝藏,谁敢与我们血族争夺宝物,就吸干他的血,让他变成一具干尸!”血族统领对身后的一千多名血族人说道,他当着各方势力的面,敢说这种大话,除了血族人生性残忍外,也是他们强大自信的彰显。血族统领拥有天命三重的境界,他身后的一千多名血族人,最低也有九劫二重的实力。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