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 四爷的规矩
“三盆粥,由谁提供的,想必大家已经清楚。现在,我就让你们看看,到底谁是有良心的。”
岳赋说罢,拿出两对筷子,是他去买瓦盆的时候顺便买的,然后,把一根筷子插在林氏所煮的粥上。
那筷子插入到粥里头之后,缓缓地倾斜了一点,然后就立着不动了。
“立筷不倒,这就是有良心的粥。”
岳赋说罢,又把第二根筷子插入钱老板家的粥里,筷子也是开始倾斜,最终倒在了粥面,只不过粥还是有一定粘稠度的,所以筷子倒下之后,就陷在粥里不动了。
最后,岳赋把第三根筷子插入官府的粥里,筷子根本不用倾斜,直接就倒了,倒了也就算了,它还像一叶孤舟一般,在粥水上漂荡起来,漂啊漂!
灾民们又不傻,他们一看,立刻就明白到岳赋的意思。只不过,一开始还是羊群心态,你看我,我看你,没人好意思第一个去吃粥。
但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太久,其中有些年纪小的,看着林氏煮的粥就觉得嘴馋,也没有那么多根深蒂固的偏见,便纷纷到林氏的粥摊面前排队。
林氏一勺子一勺子的把粥装到灾民的盆盆碗碗里头,一边装,一边灿烂地笑了。一番好意却受尽白眼,这种事情最是让人伤心,如今得到宽容与谅解,又怎能不开心呢?
岳赋看着灾民的反应与林氏的笑容,心中也感到一丝快慰。林氏发现岳赋在看自己,朝着他莞尔一笑,微微点头,以示感谢。
这时,有一人走到岳赋面前,指着岳赋臭骂道:“小子,谁教你这般判定粥品的好坏的?一根破竹子,能看得出什么来。”
这人说罢,一脚踢翻了那盆林氏煮的粥,同时,还有几个官衙人物围了过来。
此人为梁恒下属的仓大使麦有德,从九品的官,小到不能再小的芝麻官,负责此次开仓赈济灾民的相关事宜。他昨日在看守仓库,不知城门外的事情,接风宴,又因品阶太低去不了,他完全不知道,岳赋是‘四爷’的人。
麦有德听了岳赋所说的话,觉得必须出面威胁一下,制止这个张狂的小子。若果这消息传出去,让人们知道,荣平承宣布政使司衙门用以赈济灾民的粥,还不如一个妇人所煮的粥有良心,那还得了的?
“小子,太岁头上动土,嫌命长了你!连官府的台你都敢拆?来人,给我打死这刁民!”
麦有德倒不是真的想打死岳赋,他不过是要吓唬吓唬这小子,顺便狠狠揍他一顿,一方面可使岳赋知难而退,另一方面也是以儆效尤,以防再有人对施粥的事情指指点点。
有一名帮闲,拿着木棒要攻击岳赋,岳赋一手抓住木棒,往后一扯,牵得那名帮闲摔倒在地,岳赋一脚踩在那人背上,冷笑道:“这个规矩,自然是我家四爷定的,怎么,不服?”
“你家四爷?你家四爷到底姓甚名谁?为何要无事生非,坏我布政使司的名声。”麦有德此时有些心虚,却有想不出荣平城哪有‘四爷’这号人物。
“好话了,我家四爷,自然就是四皇子殿下了。昨日在城门外,就是本少爷与殿下一起喊门的,在场的百姓,大多都认得我。”
这话一出,麦有德就慌了。
官场之人都讲究消息灵通,他自然知道有那么一号人物,是李永乐的宾客,也听说过,此人是李永乐在来荣平城路上认识的朋友。只不过因为各种因由,他根本就认不得岳赋,不知其身份。
事实上,就是施粥点那儿,就有好几个官差晓得岳赋的身份,只不过,这事情关乎衙门的声誉,又涉及四皇子的食客,那几个人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装作不知。反正嘛,有麦有德这厮背锅。
此时,麦有德左右看看那些灾民的反应,知道这次确实是惹了惹不起的人物了。只怪自己平时骄蛮惯了,刚一看到有人捣乱,就习惯性地摆出官老爷的架子。
哎,原来太岁头上动土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李永乐这个招牌实在好使,刚一抬出来,麦有德的嚣张气焰顿时就奄下去了,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天可怜见,他才不过是从九品的芝麻官而已,人家堂堂四皇子殿下,他连得罪的资格都没有啊!
这时,却又有一名官员走了过来,见了岳赋,不像麦有德那般无礼,而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才道:“在下刘旭,为布政使梁大人下属的左参政,岳公子,能否借一步说话?”
岳赋看了一眼刘旭,果然官大就是不同,只从谈吐行藏就能看得出来,比那个愣头青一般的麦有德明显精明多了。
走了几步,背着那些百姓,刘旭把一锭十分重手的银锭放到岳赋手里,然后笑着道:“岳公子宅心仁厚,早已传遍整个荣平城,只是这事情……也是官场自古以来就有的陋疾,一时间说不清楚。
只请岳公子高抬贵手,就不要过问此事了。况且,此事关系到整个荣平官场,岳公子若是不识时务,恐怕殿下也承担不起。”
威逼利诱,果然与那芝麻官不同!而且,刘旭还搬出整个荣平的利益集团来压岳赋,所谓民不与官斗,就算岳赋是李永乐的朋友,惹事之前也先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按照这种剧情套路,岳赋该是要拳打贪官,脚踏污吏,为民请命。只不过,他也懂得现实条件根本不允许。
而且,另外一个时空大明的那个朱元璋,在位时前前后后杀了十几万人,依旧杀不尽那些贪官污吏,他不过是一个挂名的‘锦衣卫’千户,又有何能耐改变这个世界呢?
再好比他原来所在的那个世界,黄冈老师饰演的和珅和大人说的那样,贪官杀完了,谁来办事?如今荣平城表面上虽然是歌舞升平,实质上,却是暴风雨前夕的平静,不仅有雪灾压顶,更有遍地饥民,恐怕那凶残的魔蛮,来袭也不无可能。
把事情弄大,爽是爽了,可是爽过之后呢?真的对百姓有好处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既然刘旭不想事情闹大,岳赋也就息事宁人,叮嘱刘旭尽量厚待饥民,施赠的粥,就算不能‘立筷不倒’,也起码要‘浮筷不动’,不至于像方才那样,稀得像白开水。
刘旭应允,并且保证明日施粥,一定能让百姓吃好吃饱,岳赋见此,事情就那般算了。
刘旭走后,林氏上前询问岳赋是怎么一回事,眼神里满是担忧,她当然欢喜岳赋替她出头,可假若因此事连累岳赋,她是如何也良心不安。
“没事儿,只是让刚才那些官,明日把粥煮得好一些罢了,他们也不会因为这点儿小事跟我过不去。”岳赋宽慰道。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林氏一边唠叨,一边用手轻轻的拍着心口,以示心惊,如此小妇人姿态,煞是迷人。
之后二人随便聊了几句,林氏又提议请岳赋到家里吃饭,希望以此感谢岳赋今日的恩惠,只是说这话的时候,脸颊稍稍带着一丝羞红,显然,她答谢岳赋的方式,不只是请吃饭那么简单。
“不用了,所谓将勤补拙,笨鸟先飞,晚上我还有其他科目要修习,阿姨的一番好意,晚辈心领了。”岳赋讪笑着说道。
将勤补拙没错,笨鸟先飞却不该这般用,岳赋胡言乱语,显然,纯纯的他,内心也是难免有些乱了。
“那奴家就不妨碍公子做正事了。”
岳赋告辞之后,林氏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看得有些入神,心里不禁想:这世上难道还真的有不偷腥的猫儿?
她笑了。
此风波就此作罢,岳赋是这就样算了,可有一个人,却不这样想。
此人便是孙白玻,也就是先前梁恒推荐,让岳赋与其比试诗词的那位前任监察御史。
其实,孙白玻老早就想参人一本了,不一定是梁恒、洛襄,反正就是要参人。他在大明建立之初,便为太祖皇帝的监察御史,一当便是整整十八年,当朝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公卿侯爵,就没一个人是他没骂过的。
最近告老还乡,孙白玻本是想着收心养性颐养天年,可他骂人骂了这么多年,一下子无人可骂,那是浑身不自在。
也并非是为名为利,孙白玻胸中,确实是有一股浩然正气,加上多年养成的职业病,这一次荣平城出了这样的乱子,他怎么能不动动手中的笔杆子?
先前洛襄闭城戒严,有其理据也有李正元的谕令,孙白玻不好出口,而后来开城之后,梁恒的应急处理做得不错,也有开仓赈济灾民,他也找不到下嘴的机会。
这日,他在施粥点与安置灾民的地方来回踱步,总觉得哪里不对,却又不知该如何下手。正在烦恼之时,岳赋给了他一个骂人的灵感。
“立筷不倒,这年轻人真是聪明,有如此良策,日后那些贪官污吏,再没办法私吞赈济灾民的粮食了。”
孙白玻叫喊着,立刻回家提笔,写了一封密信,由心腹快马送出去,给他那个正在当监察御史的学生。
随着这一封信,‘立筷不倒’这一条法律,将会很快出现在此处时空的大明律例上。而在另一个时空,也就是岳赋所在的原世界,‘立筷不倒’是由雍正提出的,算起来,距离明朝初年足足有三百多年。
这到底是岳赋的出现引起的蝴蝶效应,还是命运的必然,那便不得而知。而此时的岳赋,完全无法预料,他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会掀起多么大的一场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