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陈洪、孟冲等因“绿倪事件”被赶出了皇宫,充军的充军流放的流放;司礼监最有权势的位置出现了空缺。作为最有希望出任掌印太监之位的当属御马监掌印太监的冯保。当然,这“绿倪事件”本身就是冯保挑起的,他也是想借文官势力扳倒陈洪;而让自己重回司礼监!虽然冯保也如愿以偿的回到了司礼监并出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并提督东厂。但却不想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个枉正以内官监出任了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
不仅冯保没有想到,就连内阁的人也没有想到;一个负责采买建造的太监居然摇身一变成了这内宫十二监之首的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一步登天的枉正也知道自己因何得以出任这司礼监的掌印之职。几次太原之行不仅在张朝那里等到了不少好处,还令他在皇帝和后宫各位妃嫔之间增加了人气;让自己有了接触朱载垕的机会。加之冯保在朱载垕心里本身就不讨喜;不然,这司礼监掌印的位置早已是他冯保的了!
作为嘉靖朝司礼监的老人,从朱载垕登基他便已经有资格在司礼监任职;奈何朱载垕不太喜欢他。加之高拱因感激陈洪,向朱载垕推荐了陈洪以御用监掌印出任司礼监掌印;作为陈洪好友的孟冲也从御膳监转身来到司礼监出任秉笔太监。司礼监最重要的两个职位因高拱与自己失之交臂,也因为这样冯保对这高拱可谓是恨之入骨!他本想借“绿倪事件”一举扳倒高拱,奈何高拱在朝中的势力远不是自己可以比拟的。但对冯保来说现在的一切也算是自己的胜利,不仅出任司礼监秉笔一职,还兼任了东厂提督;如此以后网罗高拱的罪责也算是有了新的途径!
高拱对于冯保出任司礼监秉笔也是心存忌虑的;也在第一时间给朱载垕谏言想阻止冯保;没有想到这次朱载垕没有听从自己的建议,还让冯保提督东厂。朱载垕这一态度的专病令高拱感到更加莫名和恐慌。他哪里得知此时的朱载垕早已从内心发生的转变!
自从听闻张朝对自己的那番言论之后,朱载垕也觉得文官集团太过强大;强大到都可以左右自己的决定。当初自己新登大宝想巡视九边你们不让,后来自己想给后宫的妃嫔们置办几件像样的首饰你们不让。这次居然过分到管起朕的私生活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即便是朕在怎么不喜欢这冯保也要让来与你们死磕。毕竟这冯保也算是嘉靖朝的老人,能在夏言、严嵩、徐阶等人的斗争中走过了也算是有点能耐的人。冯保对高拱的私怨,在这朝堂之上也算是公开的秘密,就让他去与你们死斗吧!
至于为何朱载垕不让冯保直接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朱载垕也有他的考量。因为高拱不止一次给朱载垕谏言,要收司礼监之权还于内阁;如此文官集团将更加壮大,到时就不是一个司礼监可以制衡得了的了!让枉正出任司礼监掌印之职可以缓和高拱对司礼监的敌意,而让他在面对文官集团压力少一些!
另一边,张朝也开始了他的建设报刊出版社的计划。回到家的张朝第一时间给邓经去信,让他准备一下将太原出版社那一套东西整理打包即可进京!当然也给黄靖去信,让他在生产几台油墨印刷机。
而刚刚写完书信,张晋来到书房:“王爷,刚刚收到龙大人写给王爷的书信!”
张朝一边将书信整理装入信封之中,转手交给张晋并从张晋的手中接过龙天给自己的书信,道:“立即将这封书信送往太原交给邓经。”说完撕开龙天写给自己书信。
看罢张朝冷哼一句:“终于肯将人给我送回来了。”说完,张朝叫住了准备离去的张晋道:“张晋,你先等我一会儿;等我将给龙天的书信写好。你一并送走!”
看罢张朝写给自己的书信,龙天叫来了自己的近卫齐鑫询问道:“之前,顺义王俺答遣使恰台吉、打儿汉执赵全余党赵宗山、穆教清、张永保、孙大臣及白莲教徒李孟阳等人现在何处?”
齐鑫答道:“这些现在都被收押在监牢之中,由专人看押着!不知大人怎么想起来询问这事呢?”
龙天道:“王爷刚刚来信让我对这些人展开审查,希望从他们口中多多了解俺答部的情报;以供以后对俺答部开展工作。”
对于赵全等人的死,张朝一直耿耿于怀。当然,这不是对赵全等人的同情;而是,对赵全等人身上的情报价值没有深度挖掘而感到可惜!在张朝看来对赵全这类汉奸,即便是凌迟也不足以消除他心中的恨!如今,又有这么一个机会出现在张朝面前;那自当好好珍惜。
因此在张朝收到关于俺答遣使将赵全残党送还的书信,令张朝可谓是喜出望外。第一时间就给龙天书信一封,让他先不必将此事上报朝廷。待细细审查之后,榨干他们身上的情报在将这些人押送进京交给朝廷处理!
得知俺答遣使将赵全余党遣送回大明,朝廷自当对俺答的忠心提出褒奖和肯定。朱载垕降旨赏赐俺答一些金银和布匹;以此来表彰俺答对大明朝廷的忠心。至于,赵宗山、穆教清、张永保、孙大臣等人也受到他们应有的惩罚;被削首传至九边借此来彰显大明的国威,当然更多是借此威慑边民和官员。
张朝也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一些关于俺答和其下的一些小部族的内部情报;这些东西是鲍崇德他们搞不到情报。这对张朝了解俺答土默川和整个鞑靼有着很重要的价值。也是张朝在之后制定对鞑靼各部的重要参考!
通过俺答引渡赵宗山、穆教清、张永保、孙大臣等人还于大明,再次彰显了朝廷的威仪和皇上的仁德;朝廷的百官再次陷入了文治武功盛世降临的假象之中!而久拖不决的京察再次被提上议程。
自从听了张朝给自己讲了那一番话之后,朱载垕也开始了转性了;既然京察是你们自己提出来的,那朕也好借此机会整治下这天下官场。朱载垕看着满朝的文武百官,起身从自己专属的椅子上站起来言道:“这京察一事由隆庆四年便提出来,期间因为种种原因而一直耽搁了。今日,首辅再次提出京察;朕也认为是时候进行了。对于本次京察朕也有新的考量,着令都察院右都御史朱衡、首辅高拱、司礼监掌印枉正及晋王一同负责!”
朱载垕此言一出,站立于下面的文武大臣便开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让都察院右都御史朱衡和首辅大臣兼吏部尚书高拱主持这京察对于文武百官都还可以认可,但让司礼监掌印和一个藩王参与到京察这样国之大事中来可谓是前无古人之事。
于是各路言官纷纷站了出来,就此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朱载垕倒也没有说什么,耐着性子听这般大大小小的官员对此事意见。京察之事是张朝给朱载垕提出来的,按张朝的意思借京察之事好好整治一下文官集团;重新竖立皇权的威信!而朱载垕更多是想借此机会让文官集团内斗起来,而不再去关心他的私生活;让自己能重新逍遥几天!
对于朱载垕的安排张朝也颇感意外,但细细一想自己这位皇帝“老爸”或许是将自己的话给听进去了;想借自己的手整治一下文官集团的日益严重的官僚气息。但从张朝内心去考量他是十分不情愿去做这考察官吏的事,这样会过早见自己推向与官僚集团的对抗之中于自己今后所做事有太大阻碍!毕竟自己想做的事要想成功就必须得到文官集团的支持,除此还得靠他们去执行!
对于京察张朝也通过大明的政令法令进行了相关的了解。所谓“京察”是明朝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洪武时规定三年一考,后改为十年一考。到了弘治年间规定六年举行一次,之后便一直延续了下来。
京察主要以“四格”、“八法”来判定官员的升降准则。所谓的“四格”是指:守、政、才、年。守,代表操守,分廉、平、贪;政,代表政务,分勤、平、怠;才,分长、平、短;年则指年龄,分青、中、老。而这每格按其成绩列为称职、勤职、供职三等。列一等者记名,得有升任外官的优先权。所谓“八法”则是指的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分别给以提问、革职或降级调用的处分,年老和有疾者退休。
京察对明朝的官员管理本是一项创举,加之在地方推行考察官吏的“大计”很好解决官吏升迁问题。而京察与大计制度共存,本身目的在于奖优惩劣,使各级官员能够恪尽职守,为大明帝国统治做出贡献。然而正因为涉及了官员的奖惩,结果造成徇私舞弊等结党现象十分明显,在发展到现在已经很难真正实现应有的作用。
回到都察院的朱衡心里有些不太痛快,“京察”原本只是都察院各道御史们的事情。虽说今日朱载垕在朝会期间宣布将举行京察,但却让内阁首辅和司礼监掌印也参与了进来;不止如此居然还让一个藩王也参与了进来。此事让朱衡有点猜不透朱载垕这背后的用意是为什么?但既然皇上都下旨了,那自己也只能好好完成此番京察。
对于朱载垕的今日在朝堂之上宣布的事深感疑惑的可不止是朱衡,作为内阁首辅大臣并且还兼着吏部尚书的高拱对此也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查察科道原本只是都察院的职责但这京察却有不同,它除了查察官员的政绩德行;还有对官员升迁奖赏之功。而这吏部就是负责官员任命升迁之责,故让自己和朱衡负责此次京察都还能理解。可这皇上居然还让司礼监和一位藩王参与到此次京察之中,这就很难让人理解!
对于京察的重要性对于在京的五品及五品以上的官员可谓是一次政治生涯的终极考试。因为京察由吏部都察院主持,采取向部院发出访单匿名考察的方式,完成后由内阁票拟去留,或者发还各部院重审议定是否恰当,然后造册奏请待皇帝裁决后,将察疏下发。京察结束后,言官对留用官员的进行相关的弹劾,而言官们的弹劾称之为“拾遗”。而因京察而免职的官员就意味着政治生命就此终结,不得叙用,被言官拾遗所攻击的官员,也无人能够幸免。
张朝看着朱载垕下给自己的圣旨感到有些莫名的紧张,让司礼监出面与文官集团进行对抗这对于张朝能够理解;但让自己一个已经被册封的藩王出面参与这样一项国计民生的大事这令张朝实在有些想不通。于是,张朝招来张晋询问今日朝议情况。
张晋答道:“今日早朝当皇上当庭宣布京察和人事安排之后,朝堂之上可谓是一片哗然。纷纷对此事表示反对。虽然不能明着反对皇上的决议,但有人却将矛头直指首辅高拱。”
听闻张晋如此言道,张朝有些好笑:“是谁这么不知死活,明知这马上就要进行京察还敢如此直言不讳去攻击我们的首辅大臣!”
张晋答道:“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已经几次上书请求致仕的内阁大臣殷士儋殷大人!”
张朝点了点头:“这就不难理解了!我倒想听听这殷士儋是如何攻击高拱的!”
张晋解释道:“明着攻击高拱,殷士儋还是有所顾忌。但殷士儋却引用世宗三十五年的那次京察,借负责那次京察的吏部尚书吕本所为之事来暗喻高拱就是当朝的严嵩!”
张朝放下手中的圣旨一脸好奇地看着张晋道:“呵!这事怎么又何严嵩扯上关系了呢?”
张晋解释道:“对于此事,我在之前找到龙大人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内阁辅臣以尚书衔兼殿阁大学士,掌握票拟批答的权利以协理朝政,地位在六部之上。而内阁辅臣一旦再掌管吏部兼领铨选,则与前朝的宰相无异;因此一般入阁的官员都不会以吏部尚书之职兼领内阁辅臣!而这吕本靠着严嵩的权势以吏部尚书之职进武英殿大学士,而吕本一共就在内阁待了一个月的时间!而但却借助次只持续了短短十天的京察让吕本协助严嵩清除异己巩固严嵩的势力!”
听完张晋之言,张朝也算是明白了这殷士儋是如何暗喻这高拱是严嵩第二了!也明白了朱载垕为何要让司礼监和自己介入这次京察!看来自己给朱载垕所言的那些事,或多或少在朱载垕心中产生思想。对于张朝来说有想法是好事,但将自己架在火上烤这似乎也有点不太仗义吧!
张朝起身道:“你陪我出去走走!对了,太原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张晋跟在张朝身后,答道:“暂时没有什么信息送来;倒是上次管膺进京送信给我提了一句。说邓经他们已经开始打包出版社的机械设备不日便可进京。”
张朝点了点头:“那我交待你为新出版社选址可有着落了呢?”
张晋答道:“已经寻到一处地址,离王府不远!已经让司马靖去谈了,应该不日便能谈妥!”
张朝再次肯定了张晋点头示意道:“嗯!很好!这事还得抓紧去办!也不能亏了房主,需要用钱找陈茜预支便可!谈下了之后,好生装修一番。你有事便去忙吧!我独自在这院中转转!”
张晋虽然不知道张朝为何如此看重这个出版社,但从自己跟了张朝之后便将今生的荣辱与这个比自己小上十岁的年轻人手中!张晋原本是祁县的一名吏房官员,在张朝处理祁县县令之后;被张朝的正义之举所感,便加入了张朝的禁卫军。后被张朝提携进入张朝的幕僚体系;之后被张朝遣派入京负责京城事宜!
张晋见礼之后,转身离去;空留张朝一个人在这偌大的王府后院。而这时黄芝儿抱着诗蕊从房中走了出来。张朝笑着迎了上去,享受着一家三口的温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