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道绝长生 > 第十二章何以为将

第十二章何以为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讲道堂内千余人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赵清城也体会到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乐趣。

这时大祭酒一声轻咳响在众人耳边,众人顿时禁声。 大祭酒有言道,“众位国之英才,白帝陛下欲以学府为骨干组建十万御道军,意为人道柱石,镇压不服教化与民争利的顽固修仙狂徒!已任命吾领御道军节度使,御道军刚组建吾意象学气学理学性学礼学功学文学义学数学法学院各组一营有五百人,其余学院合组十个营,每营在各自学院训练三个月后进行演武,得前三名者可以增设一营! ”

说完大祭酒没问底下众人的议论纷纷便让各学院自己准备去了。赵清城等人回到了气学院,有苏昞立在门前把心里存满着疑惑和兴奋的众人引到了精讲堂。精讲堂内新晋出关的半圣和李复陶临范育吕哲都已坐定,看着像是要开会一样,众人赶紧到座位上板板正正的坐好。

这时王厚道开口了,“白帝陛下命学府组建御道军,大祭酒已经和我们商量过,由吾出任节度副使,同时组建二十个营共一万人,其余缺额全予立功者建营也是当作激励建功立业的奖赏!气学院受命组建一营吾意名为太平营,指挥使为苏昞,副指挥使为范育,王安折可断、赵清城岳锷、宗敏陆关、辛狻贾陵、种心琏周公豹为都头副都头,其余人为伍长!

太平营诸事就交给各位了,望诸君不要折我气学威风!”说完带着李复几人走了,留下苏昞和范育交待具体事项。

苏昞首先开口,“男儿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现在正当其时!大道之争圣人之位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只要我等气学门下可道压群雄为人道开启新纪元,人道自会回馈。太平营我拟建为骑兵营,坐骑为凉州混血龙马,此马体形好、善解人意、速度快、耐力好,适于长途行军和作战,每人佩锁子甲一副,骑刀一柄,骑枪一支,一张弓一张弩和三个箭袋。士卒由西北静塞军抽调,皆为通脉骑士,明天即可赶到。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众人相互看看,赵清城犹豫道,“师兄,吾等还未学治军之法!”苏昞微皱眉,“带兵之法,首在身正,无出严爱,唯有以上率下才能全军一心,惟有严才能令行禁止唯有爱才能精诚团结,其余自行体会!”

然后就留下众人面面相觑。赵清城笑道,“时间匆匆,来的都是过客,唯有我们始终在一起呀!”话音未落,就听见王安招呼折可断,“正直,我们找个地研究一下如何带兵吧!”

说完朝着赵清城一下笑走开,接着宗敏陆关耸耸肩撇撇嘴相继而出,周公豹还做了一个鬼脸。 看着诺大的精讲堂只剩下自己,岳锷和幽州章咨赵清城仍然心理强大,小手一挥道,“同志们,虽然现在只有精讲堂是我们的,但以后大赵都将是我们的!”

章咨诧异道,“梦得不会有登天之志吧?我们可比不上白帝陛下呀!”岳锷也道,“梦得,虽然我们兄弟情深,但我对白帝陛下是忠心的,你不要让我为难呢!”赵清城摇头苦道,“这都哪跟哪啊!我可是都头,不要拿我开玩笑,小心我斩了你们!”岳锷道,“梦得,你晓得军中大法吗?”赵清城笑道,“我就知道吸星大法和金轮法王,不过尧夫知道,是吧?”

章咨道“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

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斩之。

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淫军,犯者斩之。

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

一直到第十七条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

赵清城拍着章咨肩膀道,“我看尧夫先做我生穿都的军法官兼后勤官吧!”章咨倒是非常谦虚,“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我不合适吧,不如我干个伍长吧?”赵清城很肯定的道,“你有这个能力,不要辜负组织的信任!”

没等赵清城继续发挥,岳锷拉了拉赵清城的袖子一脸便秘的问道,“梦得,什么是生穿都?” 赵清城背着手道,“所谓生穿都,就是我们都无论面对的是千军万马还是飞升仙人都要剑锋所指所向披靡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总体来说就是无论对手多强大就要生生的凿穿,毕竟我们是骑兵嘛!”岳锷又问道,“那我们为什么不叫弑神都剑锋都灭佛都呢?”

章咨也一脸茫然看着赵清城,赵清城信誓旦旦的道,“水利万物而不争,人傲于世而不顺,做人做事不用弑神灭佛那么高调,平平淡淡的叫生穿就好了!” 看见岳锷还要张嘴,赵清城立马又是一句,“夫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劲松,你就不要再说这个无关紧要的事了,还是谈谈你怎么治军吧!”

岳锷无奈,想了想开口道,“窃以为将着应具仁、信、智、勇、严五德。“盖仁者,爱人悯物,知勤劳也;智者,能机权,识变通也;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勇者,决胜乘势,不逡巡也;严者,以威刑肃三军。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

“孙子以智为先,劲松何以仁在先?”章咨有疑问。 岳锷此时颇有渊停峙岳气度,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其实是一条通贯古今的法则。豫让之报智瑶,魏征之报李世民等皆是此类。吴起之所以雄起诸侯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爱兵如子,与士兵同起共卧,吸其脓血,甚过亲人,士卒效命,无可阻止,以致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纵观历史,有哪一支雄壮的军队不是如此呢! 就连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虽然窝囊之极,也终因爱兵如子,而幸免于难,所以真正的仁爱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但是爱也要有度,更要讲究方法,否则过犹不及,后果往往非常严重。 孙子兵法在地形篇中明确讲道: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孔圣曰仁者无忧孟圣曰仁者爱人皆由此,是以仁在前!”章咨反道,“孙子有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是以过于仁不好吧?"岳锷道,“专任智则贼,偏施仁则懦,固守信则愚。恃勇力则暴,令过严则残。五者兼备,各适其用,则可为将帅,只要仁义中见信,就能使人不惑于刑赏,而刑赏正是制度和规则,要想做到令行禁止,那么法令就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和有效的贯彻,如果制度不能被有效地执行就无异会形同虚设,不如没有。 孔圣讲言而无信,不知其可,所以军令如山倒。

只有做到言必信,才有达到行必果。孙子之演阵斩美姬,司马穰苴之斩齐国贵族庄贾都是借宠臣之头来换取法令的严格性,也因此才威慑敌胆。而严者,以威刑肃三军也。严是信的补充,强调的是法令的执行,以树立法令的威严,整肃三军,以警其心。但是这种法令的执行要慎之又慎,一旦时间地点不合适,就会产生非常糟糕的结果。"

赵清城看着岳锷说得头头是道,笑曰“劲松可为良将乎?”岳锷一笑,“或为赵括!”赵清城道,“劲松可别取笑我家老祖宗,或许赵括也是良将之选,只是生不逢时!”章咨问道,“此言何解?”

赵清城道,“长平一战,秦军先后投入大约60万兵力,秦国士兵为争军功,奋不顾身,战斗力极强。秦国主将是武安君白起,白起乃是一代名将,莫说是在当时,就是在整个战国时代,都是数一数二。

赵国总兵力60万,长平之战投入大约50万,将领先是廉颇,后是赵括。赵军强于骑兵,但骑兵在广阔平坦的战场作战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不利于在山川河流之间作战。而秦军的步兵实力极强,胜过赵国。因此,秦军无论是在人数还是战斗力上都占优。然而赵国却占了地利,上党易守难攻,赵军利用这一点与秦军抗衡。

赵军兵力、战力都不如秦军,提前接收上党就是看中地利之便,赵国当然要充分利用。 因此,总体说来,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秦军占优,但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赵军并不是毫无机会。 战争开始阶段,赵军在廉颇的指挥下与秦军交战几次,皆不利。廉颇只好转入防守,深沟高垒,避而不战。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对双方来说都是一场苦战。这时候比的是士兵的韧性、将领的耐心、不犯错误,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经济实力。

后勤保障能否跟上,才是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而这正是赵国最大的弱点。秦国经过近百年的变法,经济实力--尤其是粮食储备--极其雄厚,而赵国处于四战之地,战事频繁,根本攒不下什么家底。打这样的大仗,赵国起初几个月可能还支持得住,时间一久,真是耗不起。

而赵括自幼跟随父亲在军中,喜爱兵学,善于思考,颇有独到见解,赵奢也经常向他问计:一次,赵奢率兵攻齐城麦丘,久攻不下。赵王限期一个月破城,赵奢无计可施,十分苦闷。此时赵括献计,先是善待俘虏,通过俘虏了解到麦丘粮草不多的情况,然后给俘虏好吃好喝,把他们放了回去。俘虏回去说赵军的好处,齐军将领认为他们动摇军心,把他们关了起来。

赵括又派人把粮食用抛石机抛入城中,结果麦丘军心、民心大乱,全部倒向赵军,不几日齐军将领便为众所杀,麦丘城破。能使出这样的攻心战术,可见赵括绝非泛泛之辈,赵奢旧部对其心服,由来已久。

赵括到达前线之后,开始组织反击,收复失地。白起见赵军换将,趁机提出决战。赵国决策层的本意就是速战速决,所以赵括自然答应。

当时情形:白起在西,赵括在东。白起身后是沁水,河宽水深,水流湍急,赵括身后是丹水,河面也很宽,但水很浅,可涉水而过。两军南为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为秦军所控制,北面是太行山脉,上面有几处关隘,秦赵各自控制几个。整个战场就在这样一个盆地中。

赵括为决战做了充分准备:他先是命皮牢赵军出击,控制沁水,然后挥师向东,与主力一起夹击白起。赵括又命令驻守晋阳的赵军南下,保护皮牢赵军,并威慑河西空虚的秦国本土。做好安排之后,赵括才率主力出击。 决战开始,赵括大举进攻,白起军撤退到沁水东岸,背水死守。然而,此时赵国的皮牢、晋阳两军却都被秦军挡住,没有完成赵括事先的安排,对白起的夹击没有形成。于是赵括军屡次冲阵都无功而返,两军难分高下。

赵括见夹击态势没有形成,就想退回长平,但白起军死缠烂打,毫不放松。就在两军难分胜败的关键时刻,赵军的粮食先耗尽了。

赵括只好丢车保帅,命一支赵军断后,掩护大军东撤回大本营长平。然而眼看就到了长平,前方忽然出现一支秦军。这是秦国援军,穿插至赵军身后,截住了赵军的去路。此时白起已经追了上来,赵括反而被白起夹击了。此时赵括只有涉丹水东撤,然而就在赵括刚到丹水河边时,意外发生了:丹水突然间变深了,无法徒步涉水而过。原来,秦军另有一军挖渠引来了黄河水,一下子提高了丹水的水位。就这样,赵括陷入重围。 此时战场形势演变成了冲与堵的矛盾,赵括军拼命地要把秦军包围圈冲破一个缺口,长平、晋阳、皮牢的赵军也拼命向赵括靠拢,各路秦军则拼命阻击,另有秦军威胁邯郸,令后方赵军不敢来救。

秦军的劣势在于,一点被破,满盘皆输;而赵军的劣势则是粮草断绝。 经过数日大战,赵军仍无法突围。此时赵军早已无粮,战马也已经杀光,甚至到了杀老弱病残为食的地步。赵括想尽一切办法,曾派刺客行刺白起,可惜仅仅刺伤白起,未竟全功。

赵括又从赵军中选出一个和自己相貌极其相似的人,穿自己的铠甲,打自己的旗号,率一军向晋城方向突围,而自己则率主力向长平突围。秦军射死假赵括,以为赵括已死,于是对真赵括军进行招降。赵括将计就计,率军诈降,而秦军也未完全放弃戒备之心,双方假受降真会战,最后一场恶战,死伤无数,赵军终因多日无粮,力竭而败,赵括死于乱军之中。赵括死后,各路赵军群龙无首,这才投降,随后被秦军坑杀40万降卒。

纵观长平之战,赵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皮牢赵军未能控制沁水十分可惜,赵军自此就失去了获胜的机会,只能转而求自保。而后来赵军的失败,原因无非是两点:一是粮草不济,二是兵力不足。秦赵两军主力接战,赵括虽未实现自己的意图,但也始终不落下风,是因为粮草不济才被迫撤退。而从兵力上看,秦军除主力白起军外,尚有多支部队,分别用于阻挡赵皮牢、晋阳军,穿插包围赵括军,挖渠引黄河水,阻挡赵长平留守军,威胁邯郸,另外在沁水、丹水之上还都有水面部队。其中尤其穿插包围赵括军的秦援军,更是兵力充足。而赵军除主力之外,其余各部都实力不济,能自保已经不错,难以对主力有真正的帮助。

赵括在这种不利形势下,已经充分地消耗了秦军的有生力量,秦军获胜也是一场惨胜。赵括这一战也赢得了对手的尊敬,据说白起战后遍寻赵括尸首不得,只找到了赵括的铠甲和佩剑,白起伤心不已,将赵括铠甲厚葬,取赵括剑自用。后来白起还对秦王说,自己率50万大军围赵括20万军,伤亡过半才获胜,实在是前所未有之事。赵军主力断粮多日,人相食而斗志不懈,直到赵括战死军心才乱,赵括用兵实在是有独到之处。

秦王则说,长平一战,秦军损惨胜,然而赵括死,白起存,这才是秦国的大胜。赵括在长平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换了别人,恐怕也无法做得比他更好,让他背上纸上谈兵的笑柄,实在是千古奇冤。

是以赵括实为良将之才,或许其心高气傲,但其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也。”岳锷道,“梦得所言甚是,以当时之形势,或许李牧乐毅也不能做的更好了,但其还是存在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可谓智足而未为仁也!”赵清城点头道,“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我们之间足为良师益友,只要相互提点诚心相待,就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章咨玩笑道,“如今我们最大的才是都头,讨论为将是不是有些早了!”赵清城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更何况御道军岂是一般军队可比!我们也非一般人啊!都头也是七品呢,大祭酒一个军的节度使就是一品,老师节度副使也是加一品来!”岳锷道,“梦得,你想多了,他们一品因为都是半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