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满清的改革
满清的国运已经相当严峻,作为以'天朝'自称的大国,在洋人面前,不断割地,赔款,东南半壁赋税重地,也已然成割据之势。更有所谓的伪'联盟政府',在学习英国部分体制后,以数省之力,屡屡打败自己,蚕食大清领土,妄图推翻满人的统治。
'这还了得啊,我大清必须改革。'
昏昏沉沉的大清,不乏有识之士,如湘军集团的曾剃头、李洪章、左继高以及中央军机处的奕王爷。
但是朝堂之上,有大量的保守派,你要改革,谈何容易。
修条铁路吧,满清的皇太后说,'这火车轰隆隆的,会惊扰地下的祖宗……'洋务派无奈,只好派几匹马来拉火车!
又比如开个'天文学'这种课程吧,保守派说,'大清4亿人口,有的是人才。要是不懂,这么多人口,随便讨论讨论,天文学就精通了,需要学什么西方洋人的东西…'
再说,这蒸汽机驱动的轮船,你说这些守旧官员怎么认为的?'轮船里面,有几头牛在拉动…',保守派的愚昧可见一斑。
在守旧派眼中,清廷,这个天朝的子民和其制度,永远是最先进的,不存在向洋人学习的可能!
为了应对这些保守派,洋务派想出的应对之策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而言之,就是在不危害满清体制的情况下,学习西方的具体科技。这种学习,曲折到哪种程度呢?比如满清有识之士想造西方火炮,你得找个理由,比如那啥,那火药是我华夏发明的,四大发明之一嘛,洋人的火炮其实是学习我们的,然后,有了合理借口,你才能进一步学习。
又比如步兵,武器不如对手,那好办,给你配洋枪。那武器不同了,操练方法是不是要按西方呢?那不行!操练方法照旧。
总之,要承认自己原先的东西行,只能承认武器不如洋人。否则,叫'有损天朝国威'。
洋务派就是在这种困境下,开始了满清举步维艰的改革。
为应对危险时局,改革的第一步,当然是强兵,而强兵又以制造武器为重点。
在得到军机处奕王爷的鼎力支持后,李洪章等人在湖南,山东相继创办了长沙制造局,青岛船政局等军事工业,以高额工资聘请外国技师,终于制造出了先进的林明顿枪。但是,李鸿章的军队却拒绝使用。这又是为什么呢。
质量是其次问题,根本问题是用不起,太贵了。同类的枪,和国外相比,价格足足高了两倍!为什么会这样?
满清的改革,如果不变体制,那只能是贪腐中自强!
洋务运动的产品确实如此——成本高昂、质量不高——逼得李洪章们不得不继续买外国装备来搞中国国防,原因何在?
一是采购大吃回扣。
中国商人给官员回扣自古天经地义,毋庸再提;洋商与中国官员打过几回交道,也入乡随俗了。克虏伯进入中国不久,就学会了在合同金中划出专门比例送回扣。痛心疾首的李洪章专门出台规定:所有采购都要经总办(总负责人)以及采买、支应、会计三个有关部门共同签字才能生效。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李大人此举见效甚微。
二是人力成本高企。
来华工作的洋人工资远比在本国工作要高,这倒好理解。中国没有技术骨干,能不求着洋人吗?问题在于,很多有关系的中国人想方设法挤进这些“有钱途”的洋务单位:19世纪60年代初,青岛制造局只有40个官员领导管理;短短5年后,就有80个官员吃拿卡要了。
我们说了,满清改革,重点在于制造武器强军。那需要钱,没钱怎么办呢?
于是,满清的洋务提出了'求富'的口号。
矿业、电报业、邮政、铁路等行业在满清相继出现,轻工业也在洋务运动期间得到大力发展。1860年,左继高创办天津织呢局,1861年,李洪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
这些民用企业基本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建立。
在官督商办企业里,经营管理权掌握在清政府派来的总办、会办、帮办、提调等官僚手中。这些人不懂技术业务,只知贪污挥霍,把企业办成了官僚衙门,而商民“虽经入股,不啻路人。”根本无权过问企业经营情况。这类企业由于管理极端腐败,亏损严重,致使商人视为畏途。没有全民参与的工业,事实证明,点状分布的工厂,不可能产生工业革命的高潮。
再来说说满清的教育。
李洪章等明白,洋人先进在于武器,更在于人。因此,他说,'制器莫如学制器之器',也就是说,与其学习洋人制造先进的仪器枪械,不如学习洋人令洋人精巧器械发明层出不穷的教育制度。这意味着改变科举制度。
但是,落后的满清政府从不加以考虑,甚至粗暴认为,改变科举,添加其他科目,乃旁门左道!
因此,新学推进的困难,直接导致洋务运动新政培育出的人才的匮乏,即使每年有几十个幼童出国留学,也不可能发展出由点到面的教育高潮。
但是,不管怎样,在湘军集团和中央奕王爷的推进下,满清的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股市'等金融市场的引入,更是走在了'联盟政府'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