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别张辽王旭当官
对于张辽的返并,王旭的心里产生了巨大的失落。自己满心欢喜、满怀期待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张辽一来就委以骑军统领的要职,每每大战都以他担任主攻将领的重任,平日礼贤下士、称兄道弟,作为一军的最高首领,可以说是极尽恭谦之事,连平日里大大咧咧,凡事毫不计较的许褚,都常常显露醋意。
难道真的是丁原对他有知遇之恩?难道真的是祖训难为?这恐怕只是表面的托词而已!要不然历史上吕布背叛丁原,将其斩杀时,张辽却毫无表示,就死心塌地的跟着吕布投靠董卓。直到吕布被曹操所杀,招降张辽时,他也并没有一丝觉得不妥,反而在曹操麾下大放异彩,创造了数百破数万的逍遥津神话。
到底是为什么呢?刘备收关羽、张飞的时候,就凭几滴眼泪;纳赵云时就同床睡了一觉;拜诸葛亮更简单,给了一张带哭相的厚脸皮,就让他鞠躬尽瘁,简直不要太简单了。而王旭对于张辽要权给权、要面给面,做足了功课,最后却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王旭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得甩开脑袋中的疑问,转而思考起如何敲诈丁原来:爷不能白吃这个亏!汉军就骑扣下了,再向你讨要点张辽的培养费吧!你倒打的好算盘,想让张辽来兴汉军学艺,替你培养并州狼骑军,然后再要回去?这次得让你大出血!
想到此,王旭就以同众兄弟辞别为由,命令不情不愿的杨凤、廖化等人,轮流不停地找借口宴请张辽,拖延张辽返并的时间。又私下安排牛飞虎,对数百汉骑军进行思想教育,争取连人带装备一起留下。
和兴汉众将相处数月的张辽,不好意思严词拒绝,明知道王旭的心思,也没有点破,反而对王旭的盛情,更觉得有愧意。这样的时日,一直持续到并州再次来人才结束。
看了王旭回信的丁原,这次没有小气,对王旭的死皮赖脸的索要,也算是尽心尽力,毕竟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两百副崭新的铁鳞甲;两百口寒光闪闪的马刀;两百多拖家带口的工匠,另外还携带着数千衣衫破烂的百姓……,王旭的要求基本上全部满足。并且回信明言:流民在并州数量不少,只是因为路途遥远,暂时无法安排北上,如果兴汉城还能容纳,就自己想办法,而且以后凡运送兴汉城物资的并州商队,一律大开绿灯,不予抽税和盘查刁难。
王旭看完使者递上的物资清单,按捺住心中的小激动,只是面带肉疼之色地说:怎么这么多“二”啊?随即理也不理一脸蒙圈的使者,将张辽叫来,算是把他还给丁原啦!
而张辽来时所带的一千并州骑军,在与胡人大战中阵亡了两百多人,又经过牛飞虎这两天的鼓动拉拢,愿意跟随张辽的只剩下两百多人了。王旭为了不让自己的吃相显得太难看,就忍痛从缴获来的鲜卑战马中,送给丁原两百匹,至于汉军骑以前装备的数百匹下等战马,王旭没有看的上,大大方方地还给了丁原。
王旭虽然不痛快,但还是给张辽举行了一个气氛沉闷的欢送会。面对一脸鄙夷的兴汉众将,张辽无奈苦笑,给王旭深礼拜别后,踏上返回并州的路途。
送走张辽后,兴汉军一切归于平常,王旭的精力投入到兴汉城自立发展大计当中去了。
兴汉城原来就有不少工匠,都是王旭费尽苦心拐到这里来的。他们大都属于民间艺人,以前全是社会地位低下,会这点技艺也是为了农闲之余,添补家用而已,所以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技术活。但是丁原送来的可就不一样了,都是从官方作坊或豪强势力中征调而来的,用前世的话说,就是专业的匠人。
这些工匠技艺娴熟,有力的补充了兴汉城的各个作坊,以前一些王旭苦于所限,而无法开展的事情,也随着他们的安心参与之下迎刃而解。这不,刚来没多长时间,负责勘探矿藏的工匠,就在南面几十里处的中陵县旧址,发现了一个小规模的铁矿,矿石离地表非常近,易开采。
接到好消息的王旭,当即命令苦力营开辟道路,专门用于采矿炼铁的运输。等建设完成后,兴汉城也可以自己铸造兵器和铁具了,再经过王旭的指点,无论是质量和效率都提高很多。当然由于产量的限制,还是无法满足兴汉城日益增加的需求,大量的铁锭还需要从来往商队手中换得。
过年后,由于兴汉城的大量物资需求,来往的商队日益增多。鉴于商队的巨大作用,更为了鼓励商队来兴汉城的积极性,王旭还专门召集各大小商队,开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座谈会,制定了不少有利于商业的措施,并郑重承诺:兴汉城永远保障合法交易商人的利益。
凡是与兴汉军交易的物品一律不收任何税务,经此地前往云中、朔方的商队也依据所携带之物,收取少量税收。而且还为一些和兴汉军关系密切的商队,提供御胡关至雁门、代郡的沿途保护等等。
会上,王旭又宣布了不少新的交易内容和方式:首先,兴汉城接受各地流民,只要商队将流民送至兴汉城,途中的一切花费都有兴汉城支付,除按人头支付费用外,还根据路途远近、流民成色等情况给予奖励。
再就是加大对铁锭、粮食的收购价格,比以前多了近一倍,而且是数量越大价格越高。
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兴汉城放宽了战马的交易。来往的商队不仅可以从胡族中收购战马,还可以从兴汉军手里交易战马,只是需要控制一些数量和成色。
王旭会后把王家商队的王安单独留下,并递给他一份名单。拜托他利用王氏在并、冀、幽、青等州的影响力和店铺,探访名单上所列的人物,包括其住址、现状等,越详细越好,也可以拜托其他商队或势力进行,王旭只要结果不问过程。每找到一人,王旭都许诺不少好处,如果能够招募到兴汉城来,那奖赏大到连王安这个久经市面的老油条,都无法拒绝的地步。
而面对王安投过来带着探寻的目光,王旭只是稍微地解释道:名单上的这些人,都是对兴汉城有大用的能人异士。其实就是王旭根据前世记忆中,对三国名人的印象所列的。
等王安郑重地点点头以后,王旭又和他商量起另一件事情来。
陈到的情报工作,在御奴关大战后也开展起来,从鲜卑送还的奴隶中,挑选了不少以前从事过各行各业的人,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对兴汉城非常忠诚,且脑袋灵活之人,已经由陈到秘密的训练了数月,到了该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王旭与王安商量一番后,决定以王家的名义,在并州各地郡县,陆续开设一批酒肆、家具铺,所需钱财由兴汉城出资,王家只需担任明面上的掌柜,并适当照应就行。所得利润交王家和王安各一成,但王家必须保证不干涉店铺运行,且注意保密,否则王旭最后也放了狠话:如果由于王家的原因,给兴汉城造成重大损失,兴汉军会让王家从并州消失。
本来欢天喜地的王安,在看了平时以礼相待的王旭,转眼间就恶狠狠的警告后,不由得一缩脖子,想要反悔却在王旭似笑非笑的目光下怂了,心里暗骂:这位小爷原来是个笑面虎啊?自己千小心万小心,还是上了贼船啦!这要是不答应,恐怕明天就不知道死到哪个犄角旮旯里喽!
送走各商队管事之后没几天,王旭就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当官经历,也是由这个时代最高统治者——汉灵帝委任的官职。
丁原并没有食言,早在去岁就同当时的豫州刺史王允,上书汉灵帝,力荐王旭为定襄郡守,然而却被没收到好处的阉宦所阻。虽然灵帝听闻王旭两战杀胡数万,俘虏数万,堪称自明帝以来对胡最大战绩,龙颜大悦,但在张让等人的谗言下,最后只匆匆任命了一个小小的兴汉县令,加了个散爵:“御胡侯”而已。还是只下了个诏令,并没有正式派宦官传旨,至于本应依例赏赐的数百两银子,只字未提。
圣旨到达并州的刺史府,一身正气的丁原,也没有计较王旭截留他汉军骑的卑劣行为,反而还自己倒贴了数百两银子,将朝廷的旨意送达兴汉城,让王旭也见识了一把大汉忠臣的风骨。
御奴关血战,经过数个月的发酵,又在来往商队的刻意渲染之下,年后即传遍大汉北方各州,大大鼓舞了并、幽、冀三州,连年遭受塞外胡虏进犯之苦的广大百姓,各郡县汉庭官吏,以及开明大族也是津津乐道。
民间说书艺人甚至把兴汉军,编排成凶神恶煞的天兵天将下凡,王旭生的三头六臂,生饮胡虏血,拿其头颅当下酒菜等等。众多百姓听了虽然明知道是骗人的,但是却听得津津有味,欢欣鼓舞。
也有不少人痛斥王旭地煞星转世,数万头颅筑京观,何其残忍?修鬼道何其恶毒?此举有伤天和,乃残暴武夫所为之!不过这些人大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酸儒墨客。
而各地游侠、豪客等热血之人,却把王旭当成了自己的偶像,纷纷赶往兴汉城从军。冀、并州因黑山军作乱而产生的大量流民,在听闻了兴汉城百姓安居乐业,而且以前也是蛾贼出身,也慢慢向兴汉城的方向汇聚。
王大县令听说后,立即把盖有皇帝玉玺的圣旨,扔给一旁等着瞅稀罕的众将,下令派出战兵小队以行商为名,在代郡、雁门关内设立流民收容处,专门负责接应络绎不绝的人群。并赴各县张榜:凡接济扶助过往流民者,兴汉城必有重谢。
北方各大商族早以对兴汉酒垂涎三尺,而世家大族也对兴汉城的新式家具兴趣盎然,所以对过往的流民稍予便利,不曾阻拦苛待。王旭也托付王氏商队给予答谢。搭上关系的各地富商闻风而动,纷纷派得力心腹前往兴汉城求见王旭,其中就有他前世耳熟能详的中山无极甄氏。王旭对这些来人一律和善接见,并应允易酒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