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朝大丈夫 > 第六百一十章 报复性掠夺

第六百一十章 报复性掠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同时刊发文章的好处也凸显出来,代表李景声音的文章摆事实讲道理,历数八股取士的害处,并阐述新法取士的目的,争取了很多深受八股之苦的文人,令这部分文人的立场迅速向朝廷倾斜,尤其是那些年轻的文人。讀蕶蕶尐說網讀蕶蕶尐說網

这些年轻的文人思想转变,令读书人一下子分成两个阵营,一个是以年纪大的读书人为代表的守旧阵营,一个是以年轻人为主的倾向于新法的革新阵营。

由于年轻的文人立场转变,参加乡试的人骤然多了起来,虽然最后的结果这些人大多落第,但是这些人发现,乡试中考的那些题目对他们以后做官或者做事是有大用的。

因此,这些人虽未考中,却并未气馁,开始专心学习实学。一时间,大明上下,崇尚新学之风骤盛。原本学员凋零的教授新学的学堂,求学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许多学堂已经人满为患,现有的学堂已经不足教授如此众多的学员。

不过这个时候,李景已经没有时间顾及这些了,这时李景的注意力已经转向吕宋。

不是李景不关心教育,实际上李景比谁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开办学堂,推行教育要有钱,而大明国库现在已经没钱了。

袁枢已经几次请求李景拨款,李景都拿不出钱来。有一次,袁枢急眼了,竟然要李景动用大明银行储备的现银。

可是那些现银李景如何敢动用?

大明银行存放的白银是发行纸钞的储备金,如果把这些钱花了,那么纸钞就要面临贬值的危险,而这个风险李景是万万不敢去冒的。

于是为了解决财政问题,李景只好把目光放在正在打仗的吕宋方面。

李景的想法跟后世那些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的想法一样,那就是掠夺。

唯一不同的是,李景是报复性掠夺,李景要报复屠杀华人的西班牙人,报复给西班牙当帮凶的吕宋土著。

对于掠夺别国的财富,李景心里并没有压力,弱肉强食,本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测,李景并不怕后人说他残暴不仁。

其实战争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所有的战争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掠夺财富,不管是非正义的战争还是正义的战争,目的都是一样,翻开人类的发展史,那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就是一部掠夺史。

其实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一般来说,没有任何借口,只以掠夺别国财富为目的发动的战争叫非正义的战争,也叫侵略战争,而反抗侵略的战争便称作正义的战争。

当然,正义战争的名目还要多一些,反抗压迫,反抗***,民族独立等等都叫正义战争。

事实好像真是如此,但是真的如此么?只怕未必。

外国的战争史李景所知不多,但是这些年李景阅读了大量的史书,由于地位的不同,李景认为很多历史恐怕并不像史学家评价的那样。

比如说秦始皇,世人皆说秦始皇残暴不仁,不知体恤百姓,耗费无数人力财力修建万里长城,修建阿房宫,修建自己的陵寝。

但是是真的如此么?如果秦始皇真的残暴不仁,不知体恤百姓,那他如何能统一六国完成华夏一统的大业?如果秦始皇真的残暴不仁,恐怕不等秦国统一六国,秦国就被老百姓给推翻了。

在李景看来,秦始皇绝对是一位雄才大略,富有远见卓识的英雄。从秦国的耕战体系可以看出,秦国是异常重视农业发展的,既然重视农业发展,那秦始皇就绝不会苛待农民。

等秦始皇统一全国,规定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这些事情说明秦始皇是知道如何治理国家的。

秦始皇绝不是闲得蛋疼,没事儿去修什么万里长城,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宁。

秦国统一六国,这时北方的匈奴开始崛起,延绵千里的边境,一马平川的平原,使得匈奴人可以随时随地,自由进出大秦境内。匈奴人连年骚扰,打了再来,来了再打,国家为应付匈奴人所花军费无数。

而秦国为统一六国连年征战,财政已不堪重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才决定修建万里长城,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修建城墙关隘,以此来抵挡匈奴的骑兵。

秦始皇肯定是算过账的,修建万里长城虽然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是肯定比动用几十万大军防御不知从什么地方过来的匈奴人要划算的多。

事实也是如此,万里长城建好以后,匈奴人入侵的路线就不多了,大部分边境地区的百姓比以前要安宁的多。没有匈奴人的袭扰,这些地方很快恢复了经济发展。从这一点来说,谁能说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决定是错误的?

后人评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不知爱惜民力,士兵督促老百姓干活,死在士兵的皮鞭下的老百姓不计其数,这便成了秦始皇残暴不仁的证据。

但是结合当时的情况,应该理解秦始皇,秦始皇也是无奈之下才这么干的。

匈奴人不傻,他们不会不知道秦国修长城的目的,既知秦国的目的,他们怎会任由秦国安安稳稳地修建长城?自然要加以破坏。

实际情况应该是秦国修长城的过程中,匈奴人在不停地袭击秦国的边境,企图阻止破坏秦国修建长城,也就是说长城修建的越慢,死的人就越多。

秦始皇应该是存了壮士断腕地决心,哪怕死几十万人,也要用最快地速度把长城完工,因此才下了死命令,让士兵督促民工拼命干活儿。

如果把修建长城看作是一场战争的话,那么这几十万民工就相当于敢死队,相当于正撄敌锋的工程部队,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进行施工建设,他们要跟匈奴人比速度,他们的速度越快,己方死亡的人数越少。

最后这几十万人损失殆尽,而长城建成了,匈奴人被挡住了。匈奴人再想侵扰秦国,就要面对秦国的大军,秦始皇以损失几十万人的代价换取了一条稳固的防线。

如果这真的是一场战役的话,无疑,秦始皇又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但是留给他的却是千古骂名。

其实,把秦始皇换成后世任何一位英明伟大的君主恐怕都会这么干,换成李景,李景肯定也会这么干。

实际上,李景这样的事情也没少干,当年在红山岭,李景调动全山寨的人力兴建西山水库,当时可是冬季,天寒地冻的,恐怕山寨的人没有几个是心甘情愿出去做工的,但是在李景的强压下,愣是用一个冬季加一个春天把水库建成了。

从工程本身来说,水库显然无法跟长城相提并论,但是道理是一样的,都是苦干快上,争取早日见到成效。

后来李景到了平阳府,建水库,建军工厂,几乎所有的工程都是动用了大量的民力,工程结束时,因劳累过度死亡的民工也不在少数。怎么不见老百姓反对李景?

因为老百姓不傻,他们知道李景为什么要这么干,当时流寇作乱,各地皆不得安宁,李景建军工厂是为了武装部队保护地方安宁,而那几年陕西山西连年大旱,兴修水利设施是为了积蓄水源,为的是日后能有个好收成。

平阳府治下的老百姓明白这个道理,同样修长城的老百姓也明白这个道理,早一天修好长城,他们就能早一天摆脱匈奴的侵扰,所以在修长城的过程中,并没有老百姓闹乱。

后人曾有疑问,秦始皇拥有数十万精锐部队,为何没有像汉武帝那样寻找匈奴决战,把匈奴彻底从边境驱逐出去?

有这样想法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处在秦始皇的位置,不了解大秦的国家状况。

要知道秦国为统一六国打了多年仗,国家再有钱,能经得起常年作战么?另外秦国统一六国以后,整个国家并没有马上稳定下来,六国残余的势力还在反抗秦国。

时隔多年,到秦二世胡亥当政时,楚国的项氏家族和齐国的田氏家族还能很快纠结出一支部队跟秦军对抗。由此可见秦始皇当政时,国家是什么状况。这种情况下,秦始皇怎敢轻易出动大军与匈奴决战?

而且匈奴皆是骑兵,秦国则是以步兵为主,茫茫草原,以步兵对骑兵,匈奴人就算打不过,转身就可以逃跑,步兵如何追的上骑兵?一旦战况胶着,六国残余势力复起,秦国如何去应对?至于汉武帝能对匈奴用兵,首先要感谢他的爷爷和父亲,没有文景之治给汉武帝积累的财富,汉武帝拿什么对付匈奴人?而且经过文景之治,大汉国内内忧已除,可以一心一意地对付匈奴人。即便这样,匈奴人也没有被汉军彻底歼灭,而大汉的国库却打得一穷二白,国力几近枯竭。当然,秦始皇后来兴建阿房宫和地下陵寝确实是劳民伤财,不过后世哪个王朝的皇帝没有修建过皇宫,哪一位皇帝没有给自己修建过寝陵?而修建这些工程的过程中,哪一次死的人少了?偏偏就秦始皇挨骂?就秦始皇残暴不仁?

【嘿,想免费读此书?快关注微信:和阅读】

|d!μ*0*0.(\(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