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火枪试射
身有特殊的本领在身,此时的张伟同李自成之类的人物当然早已免了一般人那些礼节与客套,不过在这个时候。张伟不打算轻浮的直接近逼到李自成等人的身前或者出入某些地方如自己家的卧室客厅一般,还是如同一个寻常人一般尊重的先找人通禀之后再准备求见,一副颇有尊重的模样。
李自成对此当然也是心知肚明,很清楚张伟要想要自己的小命,自己就是能够脱身恐怕也得东躲西藏一辈子了,因此这种“礼贤下士”也让李自成颇为意外和感动。只是还有一丝犹豫:拥有这种实力和地位的人对自己以这样的礼数,那恐怕所求就非小了。
“张兄弟并非寻常人,何须如此?如此大礼,我哪里敢承受得起。。。”见到张伟后李自成谦虚的笑道。
见到李自成如此直爽,并不介意以“我”而不是“朕”自居,也就客气而委婉的说道:“刚才我见陛下手下并没有对那些军械和其他设备有多大的重视?对待跟随我来的那些人也仅仅是当成了一般卫兵杂役,安排了寻常卫兵杂役的住处?”
“这个。。。是我考虑不周。。。”直接称呼自己为“陛下”更让此时的李自成默默放下了心中一些偏见,潜意识的似乎感觉这此张伟前来是有什么事情要求着自己。尽管天下的局面似乎已经开始大定,但有这个人真心的帮助。甚至哪怕仅仅是为自己站台,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了。至于什么除掉威胁祸患一类,此时的李自成早已放弃了这种幻想。
张伟沉默了片刻后直言道:“这其实也不怪圣上,陛下还并不了解这些火器对一个政权的意义所在。如果能轻易的让数百名亲信凭借火器就可以震慑的住数万大军,而这数百个亲信还无需如牙兵牙将一样凶狠。武器弹药完全在平时可以归于圣上保管。。。”张伟思索了很久,最终还是觉得要讲究些面子,不能让此人对自己产生太多反感的情绪,并从内部权力上的利益出发,才能逐步让其接受自己的一些理念。
李自成统帅队伍这么多年,也见过很多的事情,当然明白身为最高权力者在很多事情上的难处:职业精兵做为亲随的好处谁都明白。武力掌握在自己的亲信手中,才能更有效的行使权力。这也是很多将军将领所能拥有的直接权力甚至大于帝王的原因。可问题在于:即便是一个做人非常老道的人,如果身边手下的近卫们实力太强,到了可以对抗上万大军甚至造反的地步。那么唐末五代时的种种祸乱是很多人都明白的。自从唐代以后,中原王朝的军队里顶多是戚继光这个层次的“强兵”,再无多少当年薛仁贵苏定方级别的真正精锐,不是没有种种顾虑。
如果真的有一支近卫队伍仅仅凭借可以控制的火器和弹药就拥有职业武士甚至顶尖高手一类的战斗力,那对权力的好处可以说是革命性的了。
“真有此种兵器?”李自成还是有些将信将疑,另外也显得对对手的提议尊重一些。在李自成看来:精良的鸟枪自己是见过的,比如从一位明军家丁那里缴获过的不用火绳而是机械打火的火枪。填装弹丸还特别容易,一分钟可以打出四发可以一定距离外破开铁甲的兵器,这就是自己见过的最精良的火器了。
张伟说道:“即便是火器,也有高手和低手之分。好的火器手可以发挥出武器的精度,而差的火器手即便在打靶中的精度也不尽如人意。只是之间的差别没有平庸的弓箭手和顶级的弓箭手之间那么大罢了。我提议陛下选择一名并非火器手也没有打过枪的普通士兵,来从外面刚刚的‘鸟枪’挑选一长,一略短两件;一起在这殿外来亲自试试。。。”
听张伟这样说,李自成毫不犹豫的就让自己身边的一名护卫战了出来:这个人是名徒手肉搏的好手,也善用短兵器。弓箭也粗通一二。毕竟这年代真正习武的人就算不擅长剑术在弓箭方面也必然不是外行。可就是没有打过火器。毕竟运用这种东西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经常用,把身边的护卫们搞残几个那就是难以忍受的权力问题了。
张伟亲自对这个人告诫讲解到:“这长一些的新式‘鸟枪'是从枪身的后部用弹管装弹,手动闭合,你来显试一试装弹。。。”
同现代枪械相比,传统黑火药后膛枪虽然比前装滑膛枪简洁了很多,但已经比前装枪要省事多了。李自成身边的这名护卫看着似乎是个粗人,可太过愚笨的人也不会挑选到身边。基本上看张伟试了一边就明白了装弹和瞄准的诀窍。
殿外没有靶子,张伟就提议道:“不知道瞄准四五丈米外的那颗树进行开火,陛下是否介意?”
张伟如此客气和用心也让李自成心中有些感动,坦然道:“无妨,我不是那些贵胄们出身,对这些根本没有讲究。。。”
就这样,那名身材粗壮而又年轻的射手把枪支拿的距离自己老远以防止火药冒出来进行开火。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士兵习以为常的事情。可即便如此,还是命中了四五丈外的树木,并接连洞穿了树木。短短不过半刻钟大概折合现在一刻钟左右的时间,就以上百发子弹的开火打断了殿外的小数。也有一些子弹命中到了墙壁之上,凿出至少数寸深的弹洞。
经历过不少兵事的李自成对火器并非外行,仅仅远看那墙上的弹洞就意识到了这种兵器可能不是寻常的盾牌甚至是车盾所能抵挡的了,通常,这种威力的火器还意味着不言而喻的射程。更意识到能够尾部装弹的情况下带来的巨大战术意义。
“这样一名火枪手,至少抵的上二十名炮手以数门小炮火斑鸠铳实战火力的威力了。”李自成郑重而客观的评论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