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建功立业时
黎阳方面,在得到李休与陶谦的支持之后,兵力多达十五万,使得袁绍成为诸侯联军之中声势最为浩大的一路,为了使得青徐之兵马能够支持他,袁绍对于李休等人十分礼敬。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当初李休与袁绍虽然闹得不愉快,但是那时候毕竟是各为其主,李休直接将话说开,袁绍也表示绝不会在计较过去的事情。
黎阳的兵马已经整顿完毕,为了能够更好地与董卓交战,袁绍打算将大本营前移,去往河内附近,威慑洛阳的城防,可是就在此时前方的消息传来,公孙瓒忽然退兵使得河内的城防出现空虚,董卓大军兵临城下,河内太守刘备逃亡,城池失守之后公孙瓒欲要反攻但是却遭到了董卓手下的吕布攻击。
并州狼骑也是天底下一等一的精锐,在平原上与白马义从展开了一次正面的交锋,正当两军交战正酣之时,忽然一支人马从东南角杀出,领兵者乃是董卓手下大将徐荣,一时间,公孙瓒大败。
原来,在幽州方向乌丸人接受了董卓的邀请出兵攻打右北平,公孙瓒接到幽州牧刘虞的命令领兵回撤,等真正意识到这是董卓的围魏救赵之计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河内已经失守,他们攻打洛阳的桥头堡已经失去。
接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袁绍大感愤怒,失去了河内他大军的粮草便会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
“我欲出兵反攻河内。”在袁绍的大帐之内,袁绍气冲冲的说道。河内确实是不容丢失的,要不然他们的大军只能强攻虎牢关了。
“本初,老夫认为现在反攻河内恐怕会遭了董卓的奸计,倒不如将大营移到酸枣,与曹操会和。”陶谦说道,他的性格求稳,也不想让他手下的士兵送命。
“陶公,董贼现在刚得到河内之地,立足未稳,再加上他手上的并州狼骑也与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交战一场,实力已经大大受损,此时正是反攻河内的大好时机,此时不反攻河内更待何时。”袁绍说道,至少此时的袁绍是真心想要消灭董卓的。
“本初,我们手上的兵马虽多,但是却是舟车劳顿而来,且河内城池坚固,我们此时若是出兵即使拿回了河内恐怕也是得不偿失啊,倒不如领兵与曹操会和。”在一旁的孔融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看着两个表态的州牧,袁绍气不打一处来,他看向李休,准备询问李休的意见。此次出兵,徐州兵三万,青州兵四万,总共七万人马,但是李休一人就占了三万,且战力方面比之剩余的四万更强。
“刘备虽败,但是其手上还有着数千兵马,屯守共县,可以作为我大军反攻河内的桥头堡,我十五万大军皇皇而去,安怕那董卓能够翻天不成。”李休的表态使得陶谦与孔融一惊,早先他们就结成了同盟,原来以为李休和他们的意见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却没有想到李休居然支持袁绍,袁绍手握冀州八万大军,要是反攻河内其不会让他们的兵马去打先锋。
“重光.......”陶谦想要劝解李休却被李休挥了挥手表示自己主意已定。
忽然一个小兵神色慌张的走了进来:“主公,不好了并州张燕领兵攻打我常山郡,韩刺史将我大营之中的五万兵马尽数抽调走了。”
袁绍听着前来禀报小兵的话语,神色顿时就垮了下来,他之所能能够牛气冲天,与韩腹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而他手上的八万大军虽然名义上有着八万,但是实际上真正听命于他的就只有自己的心腹颜良文丑所率领的一万劲旅,这一次韩腹直接就将大营之中五万最为能征善战的兵马调走,现在的袁绍只能算是一个光杆司令了。
“韩刺史当真不识大局,岂不知这只是董贼的计谋。”李休往自己的掌心打了一拳,露出了一抹痛心疾首的表情,看着如此模样的李休,陶谦和孔融都感到一股淡淡的惭愧,他们饱受君恩却没有李休那般不计较个人得失。
“重光,给你们透个底吧啊,我手上只剩下了一万兵马,剩下来的人都是老弱病残不堪大用。”袁绍苦笑的说道。
在权衡了一下自己方面的实力之后,袁绍最终下定了决心前往酸枣与曹操等人会和,一来曹操是他的发小是绝对支持他的,二来他也怕董卓会趁着这个机会攻打黎阳,比如李休孔融等人是不可信的,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在关键时刻撤兵。
黎阳大军拔营而走,行至路途之中,便传来一个消息,董卓手下大将徐荣,华雄二人连夜偷袭颍川,刺史孔秞猝不及防之下被杀的大败,十万颍川诸侯联军顿时就变成了一盘散沙,四处流窜。
袁绍此时深感无力,但是大军还是向着酸枣行进,打算联合酸枣的兵马再和董卓周旋一二。
袁术大军威慑武关,打算进取关中,而镇守关中的李傕郭汜也不是好惹的,手中兵马十万从武关杀出,袁术兵败撤回南阳。
此时的诸侯联军变成了一盘散沙,在酸枣虽然也集结了二十万兵马,但是却是各怀鬼胎。袁术在遭遇了失败之后点齐了兵马三万进驻酸枣,途中会和被击败的孔秞,手中的筹码大大的增加。欲要与袁绍争夺天下诸侯盟主的位置。
月明星稀,李休看着天空不由得长叹一声,他没有想到声势浩大的诸侯联军居然会败得那么快,剩下来的都是些争权夺利之徒。
”主公,可还是在为国事烦恼?“一个身穿淡灰色衣衫的中年人走了过来道。
“公台,你来了,天下诸侯各怀鬼胎此次讨伐董卓怕是会以失败告终,也不知道我大汉何时才能清明。”
陈宫笑了笑道:“主公不必担忧,此次董卓为了对付诸侯联军手中兵力已经派出去的差不多了,这也是主公建功立业之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