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118.整军,备战(二)
孙子兵法有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吕梁镇出兵贵州,已经算得上是国之大事,在吏部发出卢象升和谭良栋二人的任命文书后,兵部也派人给谭良栋送去贵州一带的地图和水西安氏的相关情况。
等谭良栋拿到兵部下发的资料后,吕梁镇各营已在柳林集结,张应宸、刘文景等人也升为千总,麾下的队正、班长也多有升迁。
真武山大堂,参谋司、五营千总、把总、后勤司余生等人齐聚。
贵州境内地势复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水西所在之地更是险要,特别是安邦彦叛乱以来,围攻贵阳,占据要地,将朱燮元阻挡在贵州之外。
吕梁镇此次赴黔,主要敌人就是安邦彦。水西安氏是贵州诸多土司中势力最大的一个,从蜀汉年间开始建制,到现在已传承了一千多年。
这一代的水西土司名叫安位,时年八岁,水西军政大权被其叔父安邦彦和母亲奢社辉掌握。而奢社辉又是已经叛乱的奢崇明妹妹,在奢社辉的鼓动下,安邦彦不甘将来屈于自己的侄儿治下,举兵发动叛乱,攻占各处要塞,兵围贵阳,欲一统贵州,重建祖上的罗甸国。
兵部给谭良栋的地图很简陋,水西安氏的资料也多是先人记载的,谭良栋只能从中得到这些内容。
谭良栋根据后世的记忆,知道贵州多山,所处地貌多为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对于行军极为不利,并且这个时代云贵都属于偏远之地,远远没有得到开发,人烟稀少,有很多地方就是古书中所写的“瘴疠之地”。
历史上,朱燮元平定奢崇明只用了两年时间,而平定水西安氏却用了七年时间。这里面除了后期明军战力不强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贵州地势复杂,水西安氏在当地实力强大,朱燮元最后还是用了四面围困的方式把安邦彦给困死。
即使这样,最终明朝廷也只是把安邦彦给杀了,水西安氏仍存在,水西宣慰司并没像永宁安抚司那样被裁撤进行改土归流,可见水西安氏在贵州的影响力。
由于手中掌握的情报太少,仅靠兵部给的资料什么也推不出来,谭良栋便让主将们回去休整部队,自己带着土工营去搞训练。
贵州多山,且多为喀斯特地貌,吕梁镇去贵州,若是要用火药作战,就需考虑到如何在坚硬的石灰岩中安放火药。
谭良栋给土工营设计武器类似于后世的兵工铲,但由于柳林本身的炼铁水平不高,工兵铲没有后世的那般轻巧,看起来更像个大铁锹。
土工营里除了专职挖坑的,还有爆破手,都在李阿信的火药局里学习了半年时间。
炮队也跟了过来,现在的炮队一共有十五门飞雷炮,炮手六十名,郭世贵是炮队的教员。
郭世贵嘴里叼着根草,吊儿郎当的走在队伍前面。自从炮队组建后,郭世贵就没有了清闲日子。
当初吕梁营四处剿匪,飞雷炮发挥出了巨大威力,谭良栋便扩大了炮队的规模,让郭世贵去训练炮兵。
但是,郭世贵这个人是天生的炮手,指哪打哪,你不能指望加入炮队的人都有郭世贵那样的天赋。结果自然不好,郭世贵根本就不会训练。
吸取教训之后,谭良栋便逼着郭世贵学习数学,仰角、三角函数、抛物线等等,那段日子是郭世贵最灰暗的日子,郭世贵大字不识一个,学数学更是头痛得厉害。要不是谭良栋直接威胁他,训练不出炮队来还当他是俘虏,郭世贵早不干了。
半年的痛苦日子结束后,郭世贵利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做成了炮表。同时,炮队在招人时,也要考察被招之人的算术能力,为此,谭良栋还专门从学堂招收了一批算术好的学生。
有了炮表之后,新炮手学习起来很快,虽然做不到郭世贵那样准确,但落点误差没有以前那么大。
由于郭世贵本身的性格,不适合担任炮队的队正,谭良栋便安排他为炮队教员,在炮队内部的地位比较特殊。
“在爆破时,火药量、爆破位置是最重要的两个地方,这次爆破的目标是石灰岩。”李阿信指挥着爆破手们,爆破石灰石。
长时间的各种实验,李阿信也不是一点收获也没有,他在做实验时做出了一种东西,把它和大量火药混合在一起,可增强火药的爆炸威力。
谭良栋也去看了李阿信搞出的新东西,可惜什么也看不出来,只能猜测它是一种催化剂,在火药燃烧的时候起了催化的作用,以此来增强爆炸威力。不过这种东西也有使用限制,只有和大量火药一起混合使用时才能体现出效果。
“轰”的一声响,石灰岩在爆炸声中被削去了一小块。谭良栋和李阿信上前,石灰岩质地坚硬,火药的爆炸威力又不足,石灰岩的大部分完好,只有在边角处被削去一些。
“将军,火药威力不足,炸不动石灰岩。”自从谭良栋升为参将后,人们就不再称呼他为千总,全都改为将军。
“没事,火药炸的不是石灰岩,炸的是敌人的军心。”据谭良栋所知,朱燮元率领的明军以冷兵器为主,安邦彦的叛军也都使的是冷兵器,在这样的情况下,吕梁镇若是用火药炸敌,对敌人也是很好的震慑。
若是实在不行了,还有李阿信搞出来的那种东西,到时和大量火药混合,怎么都能炸掉一个堡垒。
天启四年七月,在山西巡抚柯旭的帮助下,大量火药原料运进吕梁,火药局的生产全开,一个月后,加上以前的库存,谭良栋共凑齐了三万斤火药。
手榴弹也生产了上千枚,除了满足掷弹队外,全军各营也都分了些。
七月中旬,吕梁各地收获了第一茬粮食,统计司和税务司一同把各地的粮税收取了上来,卢象升过目后,又全部进了吕梁镇。
随后,谭良栋安排胡振江、李鹤轩等人留守老家,卢象升也安排好了一应事务,赶到柳林,和谭良栋汇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