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1621之大变革 > 第137章 137.改造飞雷炮

第137章 137.改造飞雷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遵义府,余生和民夫们在遵义府的码头处稍事休整后,便再次出发。走陆路比不得水路,需要民夫们用独轮车推各种物资。从船上卸下物资后,整整装了一千多辆小车,在码头上排成一长串。

朱燮元在重庆府征召了两千民夫,本来余生还觉得两千人有些多,现在看来只是勉强够。这些物资里除了供应吕梁镇的外,还有民夫们的吃食。

“打仗就是打钱啊!”余生暗道,在重庆府给吕梁镇筹备的物资只有一半是粮食,剩下的以各式装备、衣服为主。

跟随余生的火药局大师傅在京城见识过上万军队的后勤供应,相比较那,吕梁镇的这点就只是小场面了。

从遵义府出发,沿途经过蔺州城(古蔺州),然后转道进入普市所,便到达目的地赤水卫。

在赤水卫的谭良栋得知余生带着一批物资从重庆府而来后,便派出牛凉前去接应,双方在蔺州城相遇。

在牛凉的协助下,余生带着民夫们顺利抵达赤水卫。

赤水卫,谭良栋看到余生后面长长的小车队,拍了拍余生的肩膀,道:“余司,辛苦了!”

余生摇摇头道:“我不辛苦,就是跑跑腿,倒是帮助运送物资的老百姓辛苦了!”

谭良栋默然,古往今来,人们只注意到得胜而归的大将军,却从来没人在意过在军队后方默默运送物资的普通老百姓。一场战争的胜利,需要各方各面的条件,但不管怎么说,后勤都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后勤司早已安排好各项物资的存放处,物资抵达后,余生开始安排吕梁镇留守赤水卫的士兵和民夫们卸下物资。

“这位先生,还请到炮队一观。”谭良栋得知跟随余生来的是成都火药局的大师傅,并且这位大师傅对吕梁镇的火器部队很感兴趣,便邀请道。

“将军客气了,当不得先生一称,我名李海生,称呼我名即可。”大师傅摆摆手道,先生一般是对读书人的称呼,火药局的大师傅虽属顶尖的工匠,但也不敢受这个称呼。

谭良栋哪知道这些礼仪,道:“李师傅,那请。”

“好。”

炮队在赤水卫轰击了张彤的先头部队,实现了吕梁镇第一次步炮协同,发挥的作用不小。在从毕节卫回来后,谭良栋曾想着把炮队用到进攻毕节卫,但被两个现实问题难住。

一是交通问题,从赤水卫到毕节卫,需经过一段山道,以郭世贵的经验来看,飞雷炮是过不了山道的。

二是飞雷炮自身的问题,早在吕梁的时候,飞雷炮刚一出来,原理是用弹射的方式发射火药包,这在平地或者吕梁那样的战争场合下还能使用,换到毕节卫就不是很适合了。

毕节卫的大小堡垒全部都是就地取材,使用的石灰岩,质地坚硬,飞雷炮的轰击要想起效果,必须增添火药包的数量,但那样一来就大大影响了本就不远的射程。况且,一旦火药数量过多,火药包不一定能弹射出去。

交通问题好解决,谭良栋已经在召集人手,准备把那段山道拓宽,并加上护拦,所考虑的只是消耗的人力物力问题。真正难以解决的是飞雷炮的问题,谭良栋前世是做工程机械的,解决不了炮队面临的技术问题。

李海生听了谭良栋关于炮队的问题,细细思索了一番后道:“将军,我有个想法,不过需要到了炮队看过后才好确认。”

谭良栋闻言大喜,不愧是京师火药局的大匠师,经验就是丰富,立刻道:“好!”

终明一朝,不管是在朝廷还是民间对火药、火器的研究一直都有,但限于儒家文化特别是程朱理学的限制,对这类东西的研究无法成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各地的匠人单打独斗,导致在嘉靖之后明朝的火器技术开始落后于西方。

现在辽东战场上使用的红夷大炮就是明朝廷购买自葡萄牙,后面通过红夷大炮自己又仿制了一批,改作红衣大炮。

炮队营地,郭世贵得知谭良栋要来后,早已等候在一旁。

见到郭世贵,谭良栋介绍道:“李师傅,这是我炮队的教员郭世贵,极善使炮。”

李海生拱拱手道:“郭教员有礼了。”

郭世贵赶紧回礼:“得知大师傅要来,炮队上下早已恭候多时!”像郭世贵这样的天生炮手,最佩服的不是谭良栋这样的领兵将军,而是像李海生这样的火药大师傅。

在后金军队的正白旗下,郭世贵跟李阿信被分配到一起,就因为二人能互补。对于一名炮手来说,质量上佳的火药和炮弹就是他的生命。

李海生道:“谭将军,郭教员,我需要看一下飞雷炮的整个发射过程。”

“郭世贵,把炮队平日里表现最好的小队叫出来,来一次实弹射击!”

“好,将军!”

炮队现在一共有十五门飞雷炮,也就是十五个小队,郭世贵召集了平日里表现最好的小队,沉声道:“今天有外人来我炮队,大家一定要表现好,不可堕我炮队的威风!”

“是,教员!”

确立了要射击的目标后,整个小队立刻行动起来。观察员唰唰的计算了飞雷炮的射击诸元,告知炮手,在准备妥当后,站起身来,举起手里的红旗。

看到观察手的红旗举起来,郭世贵左手上的红旗向下一挥,同时右手的蓝旗向右绕一圈。郭世贵的动作做完,观察手把手里的红旗向下一挥,大声道:“发射!”

负责点燃捻线的炮手立刻点着捻线,另一名炮手则推动飞雷炮的底部,将火药包弹射出去,“轰”的一声,火药包在目的地爆炸。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

李海生在火药包爆炸后,便上到飞雷炮前,一边观察飞雷炮一边给谭良栋分析道:“将军,这飞雷炮构造简单,运输方便,在这黔西山地要比一般的火炮好使得多。不过飞雷炮是用弹射的方式,限制了它的射程,也限制了它的威力。”

重头戏来了,李海生既然能指出问题,那就多半有了解决方案,谭良栋在一旁静静的听着。

果不其然,李海生继续道:“将军,不知你有没有放过爆竹?”

“放过。”

“在爆竹中有一种炮仗,点燃后可以迅速升空,然后再爆炸。”

李海生刚说完,谭良栋就明白过来,火药自身就具备有推射力,本身就是很好的发射药,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

“还请李师傅详说。”以火药作为火药包的发射药,有了这个思路,但具体怎么配制发射药,谭良栋不懂,还得专业人士来。

李海生倒也不藏私,直接道:“将军,火药的推进能力要强于弹射。不过,用火药把火药包发射出去,对这火药得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我试验一番。”说着,李海生报出了一连串的名字,都是他试验所需要的原料。

谭良栋立刻对郭世贵道:“去找后勤司,李师傅要的东西,全部都送上来。”

“是,将军!”郭世贵也很兴奋,以火药为发射药,飞雷炮的威力能更强,他们这炮队也就更名副其实。

另一半,在余生把物资安排下去给后勤司的人后,自己便去看康军伟。在余生未回来之前,谭良栋是想着自己安排人把康军伟送到成都府,余生回来后,谭良栋便让余生带着康军伟去。

“康千总,好点没?”余生去看康军伟时,康军伟已经醒过来,胳膊上的伤经过了医疗兵的简单处理,但脸色仍旧很苍白。

康军伟也没想到自己受的这个伤如此严重,若是再不治疗,轻者丢掉一只胳膊,重者连命都保不住,不由苦笑道:“余司,让你见笑了。”

“康千总,我今天下午就走,到时带着你一起去成都府。那里的外科大夫颇有名气,你的伤不成问题。”

“那麻烦余司了。”

“客气,千总也是为吕梁镇而受伤。”

下午,余生和康军伟离开了赤水卫,走的时候余生只带走了一千民夫,剩下的一千被谭良栋留了下来,雇他们拓宽山道。为了让人们好好干活,谭良栋除了管饭外,还给人们发工钱,这让民夫们异常高兴。

朱燮元征召民夫为军队运送物资,这属于百姓们要服的徭役范围之内,被征召的老百姓除了管口饭外,其余什么也不管。包括老百姓若是不小心被战斗波及到死亡,那也是白死。

谭良栋让民夫们协助吕梁镇拓宽山道,给他们发工钱,已经属于雇佣他们干活,这比强行让他们服劳役强得多。

后勤司,李海生需要的原料大半都是成品火药,少部分是原料,由于数目不多,后勤司的人很快凑齐。

李海生拿到需要的东西后,便在炮队驻地上开始了试验,谭良栋和郭世贵在一旁协助,炮队的人给李海生跑腿。

在李海生的设想里,火药包的发射药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推力足够,可以推动一定分量的火药包飞行足够的距离,二是发射药所在的部分必须和爆炸部分开,不能相互混淆。这不是在放炮仗,一旦火药包出了问题,直接就是出人命的大事。

经过了三天时间,李海生不断的调配各项原料的比例,不断的试验,终于做出了能使用的发射药。

李海生让炮队的人给自己准备了一个火药包,填充了发射药,在发射部和爆炸部之间再隔以他物。

对于新作好的火药包,郭世贵亲自去试验。试验用火药包的引线很长,郭世贵选了一处开阔地带,架好炮筒,将火药包填充进去,点燃引线后迅速跑开。

“嗤……”后面观察的人看到火药包快速从炮筒里射出去后,“轰”,直接在半空中炸开。

“成功了!”炮队的炮手们欢呼道,弹射火药包相当危险,远远不如用了发射药的火药包。

李海生也满面笑容,自己多日来辛劳的成果取得成功。

谭良栋看到新式火药包发射成功,朝李海生深深地鞠了一躬,道:“李师傅,多谢了。以后你若有什么事,来吕梁镇找我谭良栋,帮你解决!”

李海生受了谭良栋的一礼,心情也很高兴,继续道:“谭将军客气了,我这就去把新式火药包的发射药配方写下来,还望将军能妥善保管。”

“多谢李师傅了。”

新式火药包成功试射,但还不能直接用于战斗。在谭良栋和李海生离开炮队阵地后,郭世贵把炮队的观察手和炮手都集中起来,让他们把发射药和爆炸药按不同的比例搭配,一一试射,计算发射距离,记录射击诸元。

在吕梁时,郭世贵和炮队的人一起做了弹射式火药包的炮表,换成新式火药包后,还需再做新的炮表,并且这次的炮表更为复杂,里面除了射击诸元外,还有发射药和爆炸药的比例。

谭良栋和李海生来到参谋司处,李海生把发射药的配方写了下来,交给谭良栋。谭良栋当即把配方交给后勤司的人,让他们大量配制发射药。

炮队,自郭世贵开始做新的炮表后,炮队驻地天天都是爆炸声,有时候做得多了,后勤司赶制发射药的速度都赶不上炮队的消耗。

经过十天的不断训练,郭世贵做好了新式火药包的炮表,并把它交给谭良栋过目。

新的炮表上面添加了发射药和爆炸药不同比例下对射程的影响,谭良栋很满意。

参谋司,谭良栋召集了留守赤水卫的千总和各部长官,道:“自上次敌人进攻以来,现已休整半月有余。”

“现命令,牛凉、屈华两部继续驻守赤水卫,保证粮道和物资的安全。炮队、掷弹队,此次随我一同去毕节卫!”

“是,将军!”

半个多月的时间,在一千民夫的努力下,赤水卫和毕节卫之间最难走的山道已经被拓宽不少,山道的危险地段也加上了护栏。

在拓宽山道时,谭良栋召回了土工营,直接用大剂量火药炸开了山壁,加快了工期。不然若是光凭着人工锤子砸、凿子凿,一年也别想着完成。

在土工营火药的助力下,山道整整被拓宽一倍有余,虽然新开拓的山路很不好走,但让炮队的飞雷炮通过已是绰绰有余。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