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枭雄 > 第74章 第四二九章 勤王诏令

第74章 第四二九章 勤王诏令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崇祯十六年的正月显得格外的冷,寒风一阵阵的从西伯利亚经过西北的大漠吹来,随着而来的便是一阵阵白雪飘零,整个北国都处在一种白色的银装世界。

大明朝的京师也被覆盖在满白的世界里面,从正月开始,新年的雪花便飘满了整个北京城,紫禁城原本金碧辉煌的红墙黄瓦已经全部覆盖了一层白白的厚雪。

似乎就像是这寒冷天气一样,紫禁城里面这个正月也没有任何的喜庆气息,反而显得冷冷清清,在大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凄凉。

在崇祯皇帝朝会的大殿上,坐在正大光明下的崇祯显得有些有气无力的样子,看着跪在下面的一帮大臣,整个人都不复刚刚继任皇帝时候那种意气风发的锐气,三十多岁的人反而显得有些暮气沉沉。

整个大殿只剩下大殿两边的炭烧发出的孜孜声音,不管是崇祯还有那些大臣,似乎没有谁愿意开口说话,整个大殿显得冷寂又冷清。

至从李自成在去年消灭了孙传庭的大军,占领了西安之后,这朝廷里面的大臣们几乎所有人都对整个时局感觉到了悲观,认为李自成的叛军或许很快就要发兵围攻北京城了。

果不其然,才进入崇祯十六年的正月,盘踞西安的李自成便是发兵北上,进军北京,朝着大明朝的皇都杀来了。

此时的北方,经过这几年的征战,明朝军队基本上在这几年被李自成的军队消磨干净,再也抽不出兵力进行围剿李自成了。反而现在是李自成派兵进军北京,在北方居然拉不出一支可以对抗的大军阻挡李自成的步伐了。

所以得知李自成进军北京城,整个北京城几乎乱套了,得到消息的北京城一些富商从正月开始便大肆举家离开北京城,朝着南方而去。至于那些达官贵人,也开始秘密转移家产,后来要不是崇祯下令紧闭城门,所有人都走不了了,才让整个北京城安定了下来。

不过就算如此,整个北京城对李自成大军北上已经抱着悲观态度,认为大明朝就要快灭亡了,群臣就算是上朝也没有那种忙活的态度,人人都变得萧条和悲观。就像是这寒冷天气一样,人人等待最后的时日到来。

就连大明朝的皇帝崇祯朱由检似乎都没有以前那种神气了,时而脾气暴躁,经常打死太监宫女,时而对那些大臣大发脾气,动不动的怒骂大臣,甚至还有几个大臣遭到了崇祯直接下狱。一时间,这紫禁城也充满了一种哀嚎怨气在里面。

“李自成的叛军到哪里了?”不知道过了多久,坐在龙椅上的崇祯才幽幽的发出一句话,打破了这有些死寂的沉静,终于让这大殿多了一丝生气。

“回皇上,李自成的叛军已经出了通关,百万大军兵分两路正朝着山西和河北进军。”兵部尚书陈新甲听到崇祯的话,终于硬着头皮站出来回答着。

陈新甲这个兵部尚书做的确实憋屈之极,上任不到两年,这大明朝的天下似乎越来越糟糕,就连最后的军队都全部玩完了,现在李自成这个造反头带着造反大军前来准备围攻北京城了,可他这个兵部尚书居然调不动一丝兵力解围,实在是让人感到悲哀。

“两路大军准备来了么?”崇祯听着陈新甲的话,只是喃喃自语,随即才扫视了一眼大殿下面的大臣,然后有气无力再次道:“诸位大臣,认为该如何退敌,将这李自成一举剿灭?”

不过崇祯的这问话下面的大臣似乎就像是谁也没有听见一样,人人都低着头谁也不愿意站出来说话,整个大殿居然没有人响应这崇祯的话,显得死气沉沉。

崇祯看着大殿下面居然没有人回话,脸色终于变化了一下,那双眼睛就像是探照灯一样来回的在这些大臣身上扫视,心中冷笑暗骂这些老狐狸居然人人做了缩头乌龟,但最终还是忍不住点了一个人,也是崇祯很信任的一个大臣。

只是现在就算在信任的大臣,面对此事崇祯的脸色都不会好看,语气很冷的问道:“薛国观,你认为该当如何?”

被崇祯点名的薛国观不得不站出来,其实薛国观对时局也是十分的悲观,就算对着大明朝忠心耿耿,可他也变不出百万兵来解决问题。薛国观站出来之后,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皇上,现在为今之计只有暂避这李自成大军的锋芒,等待时机在一举歼灭,扫平这些贼寇。”

崇祯只是微微皱了皱眉,问了一句:“如何暂避锋芒?”

“暂时迁都南京。”薛国观只是缓缓说出了一个答案。只是薛国观刚刚说出这个答案时候,整个大殿便引起了一阵嗡嗡的声音,那些原本沉寂的大臣都忍不住抬起头看着站起来的薛国观。

崇祯冷眼看着薛国观,对于薛国观的提议只是冷哼了一下,盯着薛国观道:“你让朕迁都南京,让朕就像是丧家狗一样的离开这北京,逃到南京去?至从成祖迁都北京以来,我大明朝定都北京两百年,天子守国门,威震宇内,你现在要我迁都回南京?”

“皇上恕罪,臣不敢。”薛国观连忙跪下去磕头大声道,一边磕头还一边忍不住开始辩解:“皇上,北方我们已经没有兵力可以阻挡李自成大军,为今之计只有速速南下,有着长江天险,南方更有着足够的兵力,我大明朝还有百万大军在长江以南,等皇上退到南京整顿山河,待时机来时候在率兵北上,像太祖一样扫平北方一切反抗势力,再造江山永固啊。”

“更何况南京开国以来便是我朝南都,迁都南京便没有违背祖制,皇上啊,臣请皇上迁都南京,暂避李自成大军锋芒。”

薛国观一边磕头一边大声申诉着,薛国观的话也引得大殿里面众多大臣的赞成,似乎对于迁都南京的这个提议很符合这些大臣的意见。

其实迁都不仅仅只是今天薛国观提出来,早在李自成消灭了孙传庭大军,占领西安之后,便有了迁都南京的议论。

在李自成占领西安之后,北方局势越发紧张,所以京师里面便是分成了两派人马,一边以兵部尚书陈新甲为首,坚决要留守北京城,然后召集全国各地明朝军队北上勤王,扫平李自成的叛军;另外一部分人则是以薛国观等人为首,建议崇祯暂时迁都南京,暂避北方李自成大军锋芒,等待时日扫平一切动乱。

两派人手从去年年末时候便是开始争执,只不过都是私底下争执,倒也没有在朝会上公开。不过随着李自成果真发兵北京,现在看起来倒是正式在朝会提出来了。

“皇上,臣反对薛大人的意见,定都北京,天子守国门乃成祖制定的国策,怎么能轻易迁都。更何况迁都兹事体大,更不能随意。要是为了暂避李自成大军锋芒便要迁都南京,实在是有违背祖意,更是轻易动摇社稷江山,动摇百官对朝廷的信心,所以臣不认同薛大人的意见,臣认为应该坚守北京,召集全国军队立刻北上勤王,围剿李自成的叛军。”兵部尚书陈新甲这个时候再次站出来大声道。

迁都一事确实不容小口,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所以陈新甲的意见还是得到很多大臣的赞同的,因此大殿里面也有很多人表示赞同。

一时间,两派大臣便是在这朝会的大殿上相互争吵起来,你说你有道理,他说他也有道理,倒是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大殿一下子热闹起来,不复刚才那种气氛了。

不过不管两派人马如何争吵,一直坐在龙椅上的崇祯倒是一直沉默着,似乎在听下面大臣各自说着自己的意见,但怎么样看,似乎都像是看小丑在表演一样。

不知道争吵了多久,或许是发觉皇上还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这些争吵的人也知趣了,双方的人马终于慢慢消停下来了,全都闭嘴等待圣裁。

“吵啊,怎么不吵了?”看着已经安静如初的大殿,崇祯终于开口道。

“皇上恕罪,皇上息怒。”众大臣听到崇祯的冷声嘲讽,顿时纷纷下跪大声求饶着。

“哼。”崇祯面如表情的脸终于开始变化起来,人也站起来,扫视了一眼大殿里面的大臣,再次道:“朕就在这北京城,在这紫禁城,我倒是要看看这李自成有没有能耐杀来北京城,杀来紫禁城和朕争夺这把椅子!”

“皇上。”众大臣听到崇祯的话,纷纷变色,连忙再次磕头似乎想要劝崇祯改变主意,不过还没有说出口,便听到崇祯再道:“天子守国门,这是成祖定下的规矩,谁也不能更改,谁敢再提迁都之事,定斩不饶。”

听着崇祯这话,所有人都知道崇祯意已决,不可能再更改了,因此再也没有任何人再敢提出迁都的事情了。而陈新甲等人则是高呼“皇上圣明,吾皇万岁。”

崇祯的这个决议,倒是遂了陈新甲一帮愿意留守北京城与北京城誓死存亡的大臣的意愿了,当然让这些大臣觉得欣慰了。虽然大明朝局势已经败坏到了极致,可还是有很多忠臣的大臣愿意抱着这个腐朽的朝廷一起存亡的。

“陈新甲,给全国各地总兵和督抚发去勤王诏令,让所有总兵和督抚即日起兵北上勤王,剿灭李自成!”崇祯似乎做出了自己最后的抉择,整个人也变得精神起来,说话的语气也严厉了几分,盯着下面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大声的下着诏令。

“臣遵命。”兵部尚书陈新甲脸色微微有点红,似乎是有些激动,也是站出来大声应承了下来。

崇祯十六年的正月,作为大明朝这个帝国最后的帝王崇祯皇帝终于做出了自己这一身最后最大的抉择,那便是面对已经十分糜烂的北方时局,坚决不迁都南京,而是选择了留守北京,看起来倒是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誓与北京共存亡的豪情壮志。

或许这也是大明朝至朱棣迁都北京做出了天子守国门的国策之后所有大明帝王的都始终坚持的尊严,也是这个王朝最后可取的地方。那便是就算要灭亡,也要坚守到最后,永远不做逃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