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言不合 二
勾大往旁边一闪,勾二勾三立即散开,将这二人围在了核心。
遗石在这五人起争执之时,便已悄悄地退在了一旁,此时见他们打了起来,暗暗大喜,向其战团看了过去,就见一团五彩浓烟将这五人重重笼住,而在其内隐约可看到那两个儒家之人背靠着背,在抵御勾家三兄弟。
这五彩浓烟色彩缤纷,绚烂之极,遗石只看了几眼,便觉得有些头昏目眩,心道好厉害,知这是巫教有名的烟瘴,其不禁有毒,还会迷乱心神,一个不好便会心田失守。更厉害的是这五彩浓烟不知是不是由蛊虫所组,若全是蛊虫的话,那就更为难缠了。
那两人识得厉害,忙撑起道域,不叫这五彩浓烟近身。但听得“沙沙”之声不绝于耳,就如蚕噬桑叶一般,而自己的真气正不断地流失,似在被这无数的蚕虫给吞没。
两人心里一惊,他们不是没有与巫教高手交过手,但那还是在很久以前,今天乍一相逢,却是修道有成以来的头一次,料不到他们的道域竟有如活物一般,可以啃噬对手的道域,心里惊道:“莫不成道域也可以修炼得像虫兽那样?这巫教的法门果然诡异,人所难测!”忙催使真气源源输去,力使道域不溃。
他们双方甫一上来就以道域倾轧,此便如普通武士的短兵相接一般,最是凶险不过。勾大三人恨这二人多管闲事,又素来有怨,再加上鸡鸣寺就在不远,动手若久,只怕会惊动十方寺众僧人,因此仗着人数占优,便想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将这二人击溃,是以一上来就是雷霆手段。
那二人明白情势凶险,以他两人之力决难对付这三人,更遑论取胜,他们之所以一心想救弘毅,一是大义所趋,二是还有那个佛门弟子在。虽然他们也看出了那和尚似乎身上有伤,但加上他勉强也算人数相等。但哪料双方交上手后,那人却无动静,两人忍不住想道:“这和尚难道受伤太重,不能上阵,还是认为不是十方寺人,就对那小和尚袖手不理?抑或是他想在旁伺机而动,还是趁此之时,脱身去往了鸡鸣寺报讯?”
他们无暇多想,但觉浓烟滚滚,围在他们的四周,犹如一只五彩怪兽一般在挤压他们的道域。此时他们形如困在一只气泡里,随时有灭顶之灾。
这犹还罢了,那五色交织亦是迷人眼,动人心魄,直瞧得他们两个目眩魂摇,精神恍惚,此真是里外交困。好在他们素来克己守礼,在心性上极有把控之力,因此心念一动,也即宁静,收回了心猿意马,但昏晕之感依然不减。
那方正之人猛地一省,说道:“师弟,快屏住了呼吸,这浓烟有毒,已消蚀侵进了我们的道域里来了。”
那长髯之人亦即醒悟,说道:“这五彩烟瘴好不厉害,难怪我的真气有些运转不灵!”
那方正之人又道:“师弟须得小心了,那烟瘴里说不定有蛊虫,有些蛊虫极是细微,人眼难见,被它们近了身可就糟了。”
那长髯之人蓦地长笑一声,道:“我儒家自有一股浩然正气在,料这等邪术毒虫也难近我身。”身子一振,青光熠熠,一股气息沛然而出,直冲霄汉。
那方正之人为他的豪气所感,也难得一笑,道:“好,今天我兄弟俩就来破破他这烟瘴疠气,鬼魅邪术,看看是他三兄弟魔高一丈,还是我儒家道高一尺。”亦是气息大涨,身放青光。
这青光乃是儒家所特有的浩然正气,儒教一心为国为民,治理社会,教化万民,自有一股气运加身,这就凭空给他们增添了一份力量,堪堪抵住了四周的重压。
儒家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是内在之修,也即相当于道家佛家所说的性修。乐既是礼仪性乐舞,用以祭祀,又可以用来制敌,便如佛家的梵唱一样,及一些门派的音击之术。而射、御、书亦是克敌制胜的诸多法门,数即为理数、气数,是以上诸般妙用的基理,是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气运亦在其中。
此时这二人一运起浩然之气,不仅多了一份力,便是那五彩浓烟也消退了不少,但闻二人道域之上“毕剥”之声不断,却是一些蛊虫纷纷辟易,或被杀死。
那勾家三兄弟蓦觉得此二人力量大涨,渐有均势之势,在感诧异之时俱心意一动,陡然间五彩浓烟里鬼影幢幢,有无数的身影带着厉啸扑向那二人。
儒教二人蓦见得道域上扑满了狰狞的脸孔,及无数只手爪在上面狠命地抓挠,纵为道域震伤杀死,也是悍然不退,饶他们艺高胆大,也不禁一惊,忙运力抵挡,同时心道:“这就是他们的道域之神妙吗?炼成这样的手段也不知要拘来多少的鬼祟邪灵方能如此,果是邪门得很!”
那方正之人道:“巫教驱灵役鬼,虽使世间少了许多祸患,但此举亦不为正道。”取了一笔在手,在空中写了个“退”字。
就见一字写罢,那些拼命冲撞二人道域的鬼怪好似突然间遇见了什么恐怖之事,抑或有一股不可抗拒之力驱使得它们纷纷向后退去。
这般写字退敌,便是儒家的六艺之一“书”。儒教执掌政治,一言以决国事,无论口言或是手书,皆言出法随,令行禁止,因而一字写下,恰如圣谕下达,天下无有不遵,可谓君道浩荡,莫不服从,便是邪魔宵小也概不能外。
其实此道与正一派的符道有些类似,儒家也提倡遵照天理,格物致知,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盖也称之为道教。后因一个出世,一个入世,以及其它观念的不同,大家才将儒教与道教分开。写字与画符皆是同理,都是遵循天机之变,因此才具有了大威能,只不过二者的区别是,儒家却在其上附着了运道,也即“数”之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