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会兵大同
“都督大人,这是怎么回事?这……这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张岳此时有些心虚,特别是看到漠王那半死不活的模样之后,他更是有些害怕,不过尽管如此,他还是想借着孙东远在此的情况下,赶紧撇清自己与漠王的关系。
孙东远没有答话,冷冷的瞥了张岳一眼,转身就走了,张岳身手虽好,但是他此时绝对不敢再放肆,因为连孙东远都发话了,他再敢动手,那就是不想活了。
想到这里,张岳有些后悔,刚才自己就不应该与吴进纠缠,直接离开此地跑路即可,这样可能反倒是最好的结果。
吴进看着张岳那哭丧的脸,笑道:“指挥使大人,刚刚小的就说了,要你跟我走,你不愿意,看来是非要都督大人亲自来‘请’你才行,现在都督大人亲自来‘请’你了,怎么,还不赶紧跟着走?”
说完这番话后吴进也不在此多做停留,他也要回去向丘聚复命去了。
………………
朱厚照到达宣府之后,并没有选择主动去找鞑靼开战,而是以“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的职位向边关重臣发布命令: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率军驻守聚落堡、天城。”
“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周政,率军驻守阳和、平虏、威武。”
“以上部队务必于十日内集结完毕,随时听候调遣,此令!”
这些命令看似和宣府并不相关,张宗与李福桐也闹不明白,皇帝陛下此举既没有表明要重点防守宣府,也没有表明要重点防守居庸关,反倒是将这些军队全都集结在了大同一带,这真是有些出乎这些将领们的意料之外。
唯有陈德成知道陛下此举的意图,他还知道,之前在行军途中,陛下虽然向所有将领征集了他们的意见,但是实际上,恐怕陛下心中早已做好了打算。
大同总兵王勋得知陛下的命令之后,顿时有些目瞪口呆,此刻,他所听闻的,朝中所疯传的那个嬉戏玩闹的少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久经沙场,沉稳镇定的指挥官。
但是令他更为目瞪口呆的是,一直并无战事的大同,却接到边关探子急报:蒙古鞑靼部首领巴图蒙克(也即是小王子)率军进攻,人数五万,俱是精兵。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进攻,王勋不敢自作主张,现在皇帝陛下就在边关,出了什么事情谁来负责?他连忙急报皇帝陛下,希望朱厚照可以早点远离宣府,以免卷入战争,他向皇帝陛下表示,他自己死了也无所谓,乃是为了保家卫国,但是皇帝陛下可不能在此多做停留,如果陛下出了什么事情,整个大明都要遭殃了。
大同总兵王勋的奏疏写的很不客气,当然了,这也与他本人读书不多有关,他并不是很清楚奏疏礼仪,好在皇帝陛下早已知晓这一情况,因此并不怪罪于他。
不过当王勋知道皇帝陛下接到自己的奏疏之后,所做出的行动,他宁愿见到皇帝陛下大发雷霆的责备他!
因为朱厚照在接到王勋的奏疏后,非但没有离开宣府的打算,他还在奏疏中批复指示王勋,必须立刻集结部队北上主动迎击鞑靼军队。
王勋疯了,自己这边有多少人马皇帝陛下难道还不清楚吗?这些边军的战斗力如何皇帝陛下还不明白吗?就算是加上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以及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周政等将领的兵马,恐怕也难以与精锐的鞑靼骑兵正面对抗!
但是此时可没有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毕竟皇帝陛下就在边关呢。
所以王勋只能是苦笑,他认为,这位不懂军事也没有上过战场的皇帝是在瞎指挥,自己这么点兵力,能守住就不错了,还主动进攻?
尽管如此,他还是安置好了家人,然后率部出发了,只是在他看来,此战可谓是凶多吉少,弄不好自己的性命也要交代在那里了。
朱厚照在命令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以及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周政,再加上王勋率部北上之时,他自己也没闲着,皇帝陛下亲率大军自宣府出发,去往阳和,那里是明军与鞑靼对战的最前线,朱厚照相信,鞑靼部小王子的脑子只要是正常的话,这里是他的必经之路。
早在土木堡之时,当得知孛日帖赤那于阳和败退,朱厚照就料定小王子的重点进攻对象就是大同,这其中的缘由,除了陈德成分析的那些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孛日帖赤那是巴图蒙克最为信赖的心腹,此人虽然自大轻狂,但是却最为支持巴图蒙克,因此,小王子在孛日帖赤那败退之后,为了平复心腹手下的感情,他也要在大同附近赢一场,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自己主动袭击大同,会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者,他不会感情用事,感情只是他收拢部下的一部分,但不是让他做出决定的全部因素。
远在居庸关的许进得知朱厚照亲率大军去往阳和之后,他震惊了,皇帝陛下此举实在是太过草率了,阳和不是土木堡,小王子不是奥敦格日乐,换句话说,阳和那里现在是凶险万分!
不过许进想要阻拦朱厚照的步伐已然是来不及了,因为宣府距离阳和更近,现在陛下带兵去了阳和,宣府还需要有人坚守才是,若不然被敌军钻了空子,那他们可不仅仅只是杀头了,还有可能诛连家人。
百里之外,率军入侵的小王子似乎也感到了什么,他一反常态,舍弃了以往的进军路线,改行向南,向王勋的驻扎地前进,巴图蒙克的这一做法相当明智,因为如果按照他以往的行军路线进攻大明的话,等待他的将是明军的多方埋伏。
不过尽管巴图蒙克的做法明智,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大明的锦衣卫在其改变路线之后,就得知了这一情况,这些在外探取情报的锦衣卫立即向皇帝陛下做了汇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