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皇纪 > 第451章 皇庄

第451章 皇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皇帝陛下的旨意,黄金玉不敢不从,有时候就是这样,大明皇家银行与其他皇家资本可谓是息息相关,一旦皇家工业公司或皇家织造公司经营不善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亏损也会波及到大明皇家银行,使皇家银行背锅。

军械局的商业化程度赶不上皇家工业公司和皇家织造公司,他目前的订单全部是禁卫军的战备所需,甚至许多军械局的军械武器还属于保密阶段,不对民间开放,也不对大明之外的军事力量出售。

不过,朱厚照打算等到大明的科技工业发展到一个阶段,至少禁卫军的主力装备已经更新了一代后,就可以开放对外的武器封锁,允许军械局将禁卫军淘汰掉的但仍属于当前时代较为先进的武器贩卖给外邦,哪怕是西方蛮夷也行。

让敌人依赖于自己制造的武器,就可以因此间接控制敌人的武器装备。

“如今禁卫军的订单还有十个营的装备没有完成,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就是技艺娴熟的工匠很少,微臣可以接收五万人,然后加以培训,争取在今年重阳节之前禁卫军的订单,但还请陛下能让皇家银行再给军械局拨一笔款项,不然这五万人的安置很难完成。”

军械局的负责人是杨廷和,但是由于杨廷和身兼数职,又经常陪在陛下身边,现在还陪着陛下南巡,不可能忙的过来,因此实际上负责军械局的则是原兵部郎中王兴栋,此时汇报工作的就是王兴栋了。

几个皇家资本产业中,就军械局是亏钱的,甚至亏的不少,从成立以来,一直是皇家银行倒贴,尽管军械局是现今大明乃至全世界最先进军事武器的生产地,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它现在还欠着皇家银行的几千万债务。

如今又要找大明皇家银行要钱,朱厚照不能不给,便让黄金玉再给军械局一笔无偿贷款。

黄金玉直喊肉疼,但也无可奈何,毕竟军械局可是皇家禁卫军能控制大明时局的罪强有力后盾,也是产学研最典型的代表,皇帝陛下朱厚照曾经说过,宁愿少养几个藩王,也不能让军械垮。

工部林维俊提出的大工程可以满足五十万百姓的就业,皇家工业公司可接收五万百姓的就业,皇家织造公司可接收十万百姓的就业,另外,大明皇家银行也愿意接收一批学童和熟稔账务的做学徒外,大部分的百姓就只有交给皇庄来解决。

大明皇庄始于永乐年间,在正德之前,皇庄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北直隶的顺天等八府。尤以顺天﹑保定﹑河间等府为最多,明代皇庄除皇帝庄田外﹐还有皇太后及皇太子庄田。皇帝的庄田是由皇帝委派太监经营的“自行管业”的土地。收入的皇庄子粒或皇庄子粒银﹐都由管庄太监直接掌管﹐由宫廷自行支配。皇太后的庄田又名宫庄。在明代史籍中大多称为仁寿﹑清宁﹑未央三宫庄田。每年所收子粒银称三宫子粒银。所占土地数量亦相当多。皇太子庄田即东宫庄田。天顺三年﹐英宗将昌平县汤山庄﹑三河县白塔庄﹑朝阳门外四号厂官庄赐给东宫(即后来的宪宗)。宪宗时也赐太子东宫庄田﹐计五庄。

皇庄土地来源较多。其中主要有原属国家官田的牧马草厂地﹐夺还勋戚的庄田﹐侵占的民田﹐“奸民”向管庄太监投献的部分官民田地﹐未就藩的王府辞还地等。皇庄所占土地的数目无完整记载。弘治二年(1489)户部尚书李敏言﹐畿内之地﹐皇庄有五﹐共地一万二千八百余顷,由此可见皇庄的面积已经是相当大了。不过,皇庄的扩大并没有结束,自朱厚照登基之后,历经两年时间,皇庄已经占地达三万七千五百余顷!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据。如今的皇庄已经不仅仅是朱厚照的私人土地那么简单了,实际上他的本质就是一个以皇帝的名义占有所有权,将夺得的大部分土地和皇帝原有的土地分给百姓们耕种,且无偿允许百姓们具有数十年承包使用权的一种变相土改。

最大的地主是皇帝陛下朱厚照,但对于承包皇庄的农户,朱厚照并不限制他们的其他权益,按照朱厚照的最新旨意,皇庄的佃农同自耕农一样,享有参加科举、其生命和私人财产被朝廷保护的待遇。

之前,朱厚照就让李东阳、杨廷和、王鏊等和司礼监刘瑾负责将皇庄土地以正式文案的方式承包给各个百姓,但前提是无地百姓和往年纳税信用度不错的百姓,每个承包皇庄的个体户的使用权是五十年。

在这五十年来,朝廷不会干预你种什么,你收获多少,只是每到夏秋两季,会按时收取比朝廷当年赋税标准更低的租子。

自己有五十年的使用权益,不用担心五十年来不给种,而且朝廷还不干涉你种什么,且比种自己地时承担的赋税更低,再加上地又是朝廷的不会担心被抢走,所以很多百姓都愿意投献土地到皇庄,自愿到皇庄承包土地。

不过,皇庄对每个家庭个体承包的土地做了限定,还特地分为耕种和其他两种,耕种自然是单纯的种植生产粮食,而其他则包括建房、建造作坊和窑子等商业用途用地,前面所说的租子低于朝廷赋税是指的前者,而商业用途的用地其赋税并不低,甚至远远超过商税。

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保障皇庄能成为提供粮食这一重要战略物资的基地,不让他过度商业化,同样通过对承包者的土地承包规模限制而达到抑制土地兼并现象的目的。

谁再大胆,也不敢兼并皇帝陛下的土地。

但这样的举措,自然是违背了文人士大夫们的利益,毕竟这已经阻碍了他们对土地的吞并。

然而,现在大部分江南文人名士不是被抓进大牢就是被流放到大明朝的大西部下乡助学助教,再加上连续几次对文人的大动作,使得现在没人敢明着反对陛下朱厚照的决策。

……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