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袭荆国英王反汉
时燕王卢绾闻彭越之变,已返至洛阳,遂与相国萧何进道:“王子刘恢、刘友可立之。”刘恢、刘友亦高祖群姬之子,高祖遂许:封刘恢为梁王,以定陶为都;刘友为淮阳王,以陈邑为都。
封赏已毕,丞相萧何谏道:“近闻南海赵佗兼并邻县,有欲动之心。臣思越人之俗,好相攻击,前时秦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越人杂处。会天下诛秦,赵佗居南方长治,治有文理,中县人以故长存,越人相攻击之俗益止,俱赖其力也。请立为南越王,以定南土。”
高祖道:“蛮夷之部,不知礼节,若不奉诏,斩杀使者,事反不美。”
陆贾出班道:“臣居楚时,与越人常有往来,今愿为使一行。”高祖许之,遂令陆贾捧印符往册封,叮嘱道:“古之使臣,能屈敌拒反,不辱使命,公今奉命,朕日夜守望,勿负朕意。”
陆贾拜领,遂往越地来见赵佗。
这南越王赵佗是何许人也?还需简叙一番:却说秦并天下之时,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三郡,徙秦民与越人杂处。秦二世二年,南海尉任嚣病重将死,因龙川县令、代郡真定人赵佗,年方一十三岁,才气过人,乃召之语道:“闻陈胜等作乱,豪杰叛秦相立,南海辟远,恐盗兵侵入此地。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以待诸侯之变,正遇病甚。今番禺负山险阻,南北东西数千里,颇有甚多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可以为国。吾料郡中长吏无足与谋者,故招公告之。”
即以位让赵佗,行南海尉事。至任嚣死,赵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道:“盗兵将至,诸公当急绝道聚兵自守。”众皆应从。赵佗乃以法诛秦所置吏,以其党聚兵为守。及秦已灭国,赵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王,独霸一方。
陆贾出使南越。赵佗初闻汉使至,心存傲慢,遂束发箕踞以见。陆贾以印符进之,赵佗不受,与陆贾道:“素闻汉帝乃沛中一亭长,何以封我?”
陆贾笑道:“古人言‘夜郎自大’,莫过于君也!”
赵佗大怒,喝道:“汝不惧死乎?”
陆贾道:“吾乃中国一书生,生死自可由大王主定。然请足下自量,汝将身归何处?”
赵佗道:“中国何可惧哉?”
陆贾仰天长笑,复道:“足下为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夫秦失其正,诸候豪杰并起。汉帝虽起身细微,然起于乱世,先入关中,据咸阳,当先亡秦。项籍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候皆属,可谓至强矣。然汉帝起巴、蜀,扬鞭纵横于天下,五年之间,夷灭强楚,平定海内,此非人力,乃天之所建。天子闻君王王于南越,虽无诛暴之功,却欲举兵一争天下。天子怜百姓久苦,不愿兴兵,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迎旨于郊,北面称臣。若不然,天子集天下之众,先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之众南来,驱众灭越,易如反掌。”
赵佗闻之,蹶然起身谢罪道:“居蛮夷中久矣,殊失礼义。”
因问陆贾道:“我与萧何、曹参、韩信谁贤?”陆贾道:“君王似贤。”
赵佗复问道:“我与皇帝谁贤?”陆贾大笑道:“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成就三皇五帝之业。今统天下,理中国,人口以亿计,地方数万里,所居之地土地肥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以来,天下未始有也。今君王不过数万人口,皆蛮夷之众,居崎岖山海之内,只如汉地一郡,君王以何与皇帝比贤!”
赵佗大笑道:“吾因未起于中国,故王于此地;若使我居于中国,未必不如皇帝。”
陆贾道:“君王自比项羽、英布、吴芮如何?”赵佗自惭,遂受封为南越王,称臣奉汉约。谓陆贾道:“越中无足语者,至先生来,令我可日闻所不闻之事。”遂留陆贾居越,每日饮酒谈论,数月方使其归,并取千金及千金之物相赠。陆贾归报高祖,高祖大喜,厚赏陆贾,拜为太中大夫。
淮南王英布自得彭越之醢,惧为高祖所害,遂有反汉之心,于是招兵买马,营蓄势力,此后数月无事。这日,英布有一幸姬生病,便至医家就医,医者望、闻、问、切已毕,告知此病不能遂愈,必经数次治疗,配药调理,方可痊愈。幸姬从其言,便一连数日,常出入医家。
医家与中大夫贲赫对门,贲赫久闻此姬贤而貌美,早欲结识,又以自为侍中之故,可以借机相识。于是往医家厚馈钱银,得与幸姬同饮于医家,与之闲语。贲赫知其为淮南王所宠,自然不敢失礼。
幸姬归后,与英布道:“中大夫贲赫乃宽厚长者也。”
英布闻之生疑,乃问其道:“汝乃女子,由何处知之?”
幸姬道:“妾就医时,中大夫常来探望。”
英布大怒道:“竖子焉敢心术不正!”遂问详细,疑姬具言之。英布疑其**,便招贲赫入宫问之。贲赫听到消息,心甚惧怕,自称有病不来。
英布大怒,欲令人拘捕,左右解劝,英布怒暂平,恨道:“待我明查此事后再作处置。若果犯我姬,定杀不饶。”
乃令人招医家问之,一时未决。次日,有人报贲赫已逃,英布使人追之,不及而回。英布暗自后悔,疑贲赫入关告密,使细作往关中打探风声。
原来贲赫知英布疑其私通其姬,料必为不容,索性离了六安,连夜逃至长安,上书告英布招兵买马,蓄意谋反。
高祖看过书信,乃叫贲赫来问之,贲赫备述淮南之事,谓高祖道:“英布素有不臣之心,屡欲与韩、彭相通,合谋共取天下。今反相已现,可乘其未发之时先诛之。”
高祖心甚疑之,适萧何来见,遂以书相示,请问计策。
萧何道:“英布非狡诈之徒,不宜有此心也,恐是仇怨者妄诬之。请先囚贲赫,使人暗往淮南王处访之。”
高祖道:“我意亦是如此。”遂系贲赫,囚于后宫,令人往淮南来验证其反状。
细作闻得消息,遂飞报英布。英布遂聚将道:“贲赫入关告密,事已毕露,若不星夜举兵,先发制人,必遭其困也!”
朱建阻道:“未至如此,臣闻汉帝不过使人来查大王举动,若就此偃兵匿士,上书请罪,量汉无以犯我。”
英布道:“此乃迂腐之言,公不闻彭越之事乎。”
其将清简道:“汉帝兵多将勇,更兼方平代乱,军皆势气高涨,若果与之战,诚恐力不能及也。”
英布大笑,谓其将道:“皇上老也,厌于兵革,必不能来攻我。若使诸将来,诸将中我独患淮阴侯与彭越也。今二者俱已死,余者不足畏也。”
于是下令先取荆、楚为根据,再兵伐关中。
朱建谏道:“今汉方傲视于天下,纵然举事,亦当先施离间之计,传缴异姓诸侯王,并力图之方可。以臣陋见,一国之力不足以撼动汉之根本。”
英布道:“我纵横世间,无所畏惧。汉之将校,我视作草芥一般,何必借助他人。”于是不听朱建之计,派甲士将贲赦一家老小二百余口,并亲戚、族人一并杀尽。
事毕,举旗反汉,发兵攻荆国。荆国无防,一路无阻,英布遂亲引大军,渡江来取吴中。离城五十里,扎下营寨,修书一封,令人赍赴城中招降荆王刘贾。
刘贾不知英布何故犯境,正在心疑之间,使者至,将书信呈上。
刘贾览之,书略云:“足下本非汉主宗亲,只因刘氏诸子少弱,权且封王以安足下之心。今方天下归一,汉主即大图异姓,楚、燕、韩、赵、梁先后易主,足见汉主本心。足下非功高得位,又非汉主之亲,必将为所屠。不如与淮南并力伐汉,共夺天下。不然,屠城之时,石玉俱焚,悔之晚矣!”
刘贾阅毕大怒道:“此贼欲误我耳!使我为不忠不义之人!”遂扯碎来书,斩其使,引军前来搦战。
英布闻刘贾毁书斩使,勃然大怒,乃引兵出迎。两军对阵,英布立马于门旗下,左有张顺、右有清简。荆军阵上擂鼓已毕,副将戴野、王竟簇涌刘贾出阵。
刘贾以枪指英布骂道:“背国反贼,安敢乱言?”英布道:“汝之将死,尚执迷不悟乎!”刘贾大怒,拍马挺枪,直取英布,英布绰矛迎战。
战不十合,刘贾招架不住,大败而走,英布引军随后追杀。刘贾奔至城下,大叫开门,城上乱箭射下。敌楼上一将叫道:“吾趁你出战之时,已取了你城。“
刘贾视之,乃英布之将肥铢也。刘贾欲攻城,背后淮南军追至,刘贾立足不住,只得往富陵而奔。追兵渐远,刘贾扎下营寨,戴野、王竟各自寻来,皆说英布英勇,不可力敌。
刘贾登高望之,只见淮南兵皆屯于山坡之上,延绵数十里,乃谓二将道:“英布就利扎下大营,不能攻取。不如今夜引兵劫寨,折其锋锐。”
戴野道:“以臣之见,英布不可敌,不如往投皇帝,搬兵来救。”
刘贾大怒道:“汝敢不听我令?”
戴野道:“臣不敢。若大王实欲用强,可分兵一半前去劫营,臣当谨守本寨,以作接应。”刘贾道:“汝不敢争先,还是有二心也。”
王竟劝道:“戴将军之言,亦是周全之计也。行军作战,为将者自当分兵先后,并非居后者便是惧怕,此不为过也。”刘贾闻其有理,便分兵五百与戴野守寨,自引军劫敌营。
当夜,刘贾引一支人马潜至淮南军营外,望见大帐灯火通明,英布全身披挂,正坐于案前。刘贾暗喜道:“此贼合当死也。”乃骤马杀入帐中,手起一枪,将英布刺倒。视之,却是一个草人。刘贾大呼中计,急退兵时,四下喊声大起,左边清简,右边张顺,两下夹攻。
刘贾拼死杀出重围,奔回营寨。淮南兵趁势追杀,四面围攻。刘贾、戴野支持不住,只得弃了大寨而逃。走了数里,前面一军拦住,为首一人:豹头虎眼,阔面重髯,身长八尺,膀阔腰园,骑一匹超光纤离马,持一条宾铁点钢矛,正是淮南王英布。
刘贾大叫道:“事到如今,只得死战。”遂催马向前,奋力争斗。战约数合,终究敌不过英布,乃拨马欲走,英布赶到江边,一枪正刺中刘贾后心,连人带马,滚入江中。戴野、王竟二将趁着天黑,突出重围,连夜投关中而去,余者尽降之。英布得了吴中,赏劳三军,尽收荆王人马,复图楚国。
楚王刘交,乃高祖同母少弟也,字游。好读书,多才艺,少时与穆生、白生、申公从师于浮丘伯,习《诗》道。后秦皇焚书,诸生各相别。及高祖举事,东从景驹,刘交遂从于军中,灭秦后得号为文信君,与卢绾同为高祖近侍。汉六年,高祖擒韩信,分其地为二国,刘贾为荆王,刘交为楚王。
穆生、白生、申公闻讯,皆来投靠,为刘交上宾。刘交既至楚即王位,以侯桓为大将,屯兵于僮县,以镇楚地。国中以穆生、白生、申公为中大夫,习《礼》以治国。后穆生与刘交有隙,托病辞官,而申公、白生留佐刘交,向来平安无事。
及闻英布反叛,率兵袭荆,次将及楚,便唤侯桓来商议。
侯桓道:“不须大王忧虑,只要楚国有臣在此,淮南军休想越过境来!”刘交大喜。正议间,人报英布引兵十万犯楚,已兵至徐邑。刘交于是令侯桓迎敌,候桓遂率楚军十万进驻徐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