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府试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此时这一刻便是冲刺的时刻,府试的最后一场考试在诸位学子复杂的情绪中开始了。初来府试共有学子九百余人参加,第一场正场后刷掉了大约六百人,第二场招覆后又刷掉了一百余人,到现在这最后一场考试仅剩下了二百余人来参加,到最后还要刷掉百余人。
最后一场考试是策论,考验考生的政见时务,和前两场不同的是第三场策论需考两天,过夜的棉被也由考场提供,每名考生都被隔开,各占一席之地。所谓“策”是在时事中挑一个问题,让你出一个主意,例如题目是“肃清匪患”,你就条陈几个办法,并且详述利弊,显出你有经邦济世的本领。所谓“论”就是议论是非长短,或者评论下历史人物,诸如诸葛亮和司马懿究竟哪一个谋略更高深;或者让你点评下史事,诸如项羽究竟该不该过江东。这些文章你要显出自己满腹经纶、治大国有如烹小鲜般的经邦济世之才,说出道理,自圆其说。
当然乍一听,还感觉明朝科举也并不是传说中的那般不堪啊,然而这类文章然并卵,仅是考试而已,明朝八股取士,策论也不例外,这类文章有固定的写作模式,在体式、内容、语言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没有什么价值。试卷发下来,巡考有人举着红纸覆盖的木板,上书策论题目,共有三道。据说会试及以后的考试策论会有五道。
第一题“安国全军之道”取自《孙子兵法》,原文是:“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翻译过来就是慎战,但不畏战的意思。
杨越沉思着,崇祯二年,十月,发生的“京畿之战”,皇太极率十万清兵绕道蒙古,十月戊寅日(12月11日)突破长城喜峰口,攻陷遵化,斩明军副总兵申甫以下约7000人,击败明援军4万余人,明总兵满桂,孙祖寿皆战死沙场,着实让朝廷上下都被皇太极打怕了,甚至传出“女真不满百,满百不可敌。”的说法。杨越决定侧重描写慎字,在忍字上面做文章,总不会错的。策论不仅要策要论重要的是要在言之有物的策论间能装逼会歌功颂德,********。杨越洋洋洒洒的开始写道:安国全军之道,在于能忍。若晋平公、司马懿。非惟能自安其国,且终以危人之国;非惟能自全其军,且终以破人之军。是皆能以忍自守。所以,《孙子兵法》曰‘善为治者蓄其怒;善为兵者积其愠。’故,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总的意思是不能临事而承一时匹夫之勇。要安国全军,单靠“忍”,显然是不够的,但是,如果连这一点也做不到的话,第二阶段的“怒”,也就没什么威力和意义了。能“忍”者,必在养其“浩然正气”,必然能“一怒而天下之民”;不能“忍”者,不过是徒有“血气”的匹夫之勇而已。
第一题草稿写好以后,恰好到了府试中间提供吃食的时间,饭菜并不怎么好吃,勉强下咽而已,果腹之后喝了一碗热水,便将桌子收拾了一下,趴在桌上眯了一会。眯了一个时辰左右,起来后便感觉神清气爽,宛如满血复活一样。虽说考试为两天,但是第一的精神是最好的,所以杨越赶在第一天里把所以的题给构思好。
后面两题,一道是治水的,还有一道是廉政的。在治水那道杨越从大禹治水开谈,廉政则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开始,先是在心里构思,第二天开始小楷工整的草稿,一番如花妙笔、文章锦绣......将草稿从头到尾再次认真检查一遍,确认没有纰漏之后,便饱蘸墨汁,开始将草稿一字一句、工整认真的,用小楷慢慢抄写到答卷上。字若游龙,自海中乘风破浪而来,给文章也添了不少彩。当杨越工整认真的将三篇策论抄写在试卷后,此时已经有人陆续开始交卷了,杨越将抄写好的答题卷仔细检查了两遍,确认无误,便也拉动手边小铃铛,示意交卷了。
杨越出了考场,发现原本考场外三三两两对题的考生都不见了。凡事出了考场的考生都匆匆忙忙的往回赶。杨越还在纳闷呢,仔细一看,原来考场出来的考生各个都是,蓬头垢面,疲倦不堪,形象甚是有点好笑,真乐着呢,突然想起,自己现在的模样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想到这里杨越也赶紧准备回客栈了。
“杨越,杨越兄弟,洒家可候你好几天了,前几天兄弟备考都不敢过来打搅兄弟,今天最后一场考试结束了,大哥就过来看你了,走走走,大哥带你去放松放松压压惊,就当提前为兄弟庆贺。”说完那汉子就过来搂住杨越的肩,往酒楼走去。
杨越一看那汉子,一脸凶相,满脸还是麻子,身后还带着两个男孩,大一点的十五岁的样子,小的也要十三,四岁的样子都是相貌堂堂,仪表端正魁梧,很是讨人喜好。
杨越仔细一看,“尼玛的,那不是王麻子吗?这个时候这个点,王麻子应该已经和张献忠一起组织了农民起义军响应王嘉胤暴动了呀,张献忠都应该已经独掌一军,自号“八大王”成为众多义军首领的其中一位了。王麻子和李铁柱作为张献忠最早的兄弟,还不水涨船高,忙里忙外,忙得不可开交,怎么会出现在府城,还特地来找杨越,杨越再看看王麻子后面两个男孩,再看看王麻子的模样,怎么都不像亲戚,历史不会出了岔子吧,张献忠,王麻子和李铁柱干起拐卖儿童的买卖了吧。”杨越边恶想着,边观察四周企图寻找张献忠和李铁柱的踪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