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吴有性
“奴婢不敢,奴婢只想一辈子服侍娘娘。”小莲赶忙跪倒在地。
“你的那点小心思,本宫是知道的,在这皇宫里,就皇上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又是棵参天大树,这天下的女人啊!谁都想攀上这棵参天大树,可不是谁都有机会攀上的,尤其是在宫里,一不小心可就是要掉脑袋的事情。”任容妃微笑着说道。
“奴婢明白,奴婢不敢妄想。”小莲胆战心惊地说道。
“妄想谁都有,她们也有。”任容妃指着帮她换衣的宫女说道。
“奴婢不敢。”宫女们瞬间全部都跪下了。
“小莲,你是有机会的,帮本宫将事情办好,本宫一定会给你机会。晚上,还是你留下侍候本宫和皇上,其余的人都退下,皇上马上就要到了。”任容妃微笑着说道。
“诺。”
……
朱由校对任容妃改良的衣服并没有太多的感觉,就好像这个时候的东方人看西方人一样,感觉都长得一样的。
对于朱由校的无视,任容妃也是很无奈,她不知道是皇上看出来故意没说,还是皇上根本就没有看出来。
但小莲不能无视,小莲明白如果这次没办好,她可能会失去任容妃的信任,在宫里,没有后台的宫女,真的连草芥都不如,死了都不会有人知道。她一定要搏一搏。
小莲敢搏一搏,主要是她今天得了第一名,而且自从今年皇上康复以后,皇上对宫里人的态度就变得非常的仁慈,不但关心宫里人的生老病死,更没有人因言获罪。
“皇上,您有没有发现娘娘今天穿着有什么不同吗?”小莲战战兢兢地轻声问道。
“小莲,大胆,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还不下去。”任容妃怒斥道。任容妃愤怒是有的,在皇上面前,小莲这样的表现可以说是她管教无方,不会教导下人,但她也有些佩服小莲,当然还有更多其他感情交织在一起。
“算了,不要动不动就呵斥宫女,朕不喜欢。”朱由校阻止道。
朱由校又接着说道:“容妃,站起来让朕看看,朕一下还真没看出有什么不同。”
“诺。”任容妃赶快站了起来在朱由校面前展示自己的新衣。
“不错,不错。比以前的款式要好看多了,很有想法。”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只要皇上喜欢就好。”容妃高兴地说道。
“拿笔墨来,朕有几个大胆的想法,你们想办法把它们做出来穿给朕看看。”朱由校想到可以实施自己的想法了,他兴奋地说道。
“小莲,笔墨侍候。”听了朱由校的话,容妃更加高兴了,这意味着皇上以后还会来她这里。
朱由校这次画的是上辈子见过的长袖长款收腰连衣裙,当然他只能将意思画出来,至于尺寸、制作等方面就要全靠她们自己领悟了。
一个有木匠天赋的皇帝不做木匠了改设计衣服了!
……
四十二岁的吴有性进京了,他的瘟疫论现在虽还没形成,但是他已经行医多年,已经开始涉猎瘟疫。
根据史书记载,明末灾害不断,瘟疫更是不断,尤以1642年为最,南北直隶,浙江,山东等地瘟疫横行,十户九死,五六月间益盛,“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这也是导致明亡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原因。
朱由校不会等到瘟疫全面爆发了再来防止,他要从现在开始准备,而吴有性是这步棋局中,最关键的一枚棋子,是他防止瘟疫设想的执行者。
“吴又可,你行医多久了?”朱由校问道。
“回陛下,草民已经行医二十余载。”吴有性恭敬地回答道。
“你对瘟疫有什么看法?”朱由校直接问道。
吴有性想了一会,说道:“草民以为瘟疫应该与伤寒病有所不同,草民曾以伤寒法治疗过瘟疫,却是毫无效果。但有何不同,草民暂时无法告知陛下。”
朱由校见吴有性居然对瘟疫有了这样的见识,高兴地说道:“瘟疫的确不同于伤寒病,造成瘟疫的原因与一种看不见的病菌有关。”
“陛下,何谓看不见的病菌?”吴有性问道。
“换而言之就是疠气,瘟疫就是疠气引起的,例如鼠疫,就是由老鼠身上携带的疠气引起的。”朱由校想了想,换了一种吴有性能理解的说法。之所以朱由校说鼠疫,明末造成大规模瘟疫的应该就是鼠疫,其他的瘟疫流行速度及程度应该造成不了如此大的破坏,现在抛出鼠疫,朱由校是想吴有性能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
“何为鼠疫?老鼠身上的疠气又怎么传染给人的?”对于这样的学术问题,吴有性顿时来了兴趣。
这个问题朱由校也不知道怎么来用一种大家都能理解的方式回答,朱由校避重就轻地说道:“这些都是来自朕的梦中,而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朕找你来的原因。”
“陛下,可否详细地跟草民说说?”吴有性说道。
“大胆……”王礼乾见吴有性说话没了分寸,不由得怒道。
朱由校挥挥手,示意王礼乾住口,然后对吴有性说道:“朕现在只能想起这么多,待朕想起以后再告知于你,你暂时出任太医院大使,如果何处发生瘟疫,你亲自前往查勘以印证朕的说法,朕举全国之力,助你早日找到治愈瘟疫的办法。而且朕希望你能多带些弟子出来,治疗瘟疫乃是国之大计,光靠你一人是无法胜任的。”
“草民领旨。”吴有性恭敬地回答道。
……
有了涂文辅前期的积累,毕懋康很快就制出了第一支燧发枪,而且还是撞击式燧发枪。
朱由校决定亲自试枪。朱由校上辈子在军训的时候打过真枪,打的还是半自动步枪,五发子弹,一扣扳机五发子弹一下就全打,至于有没有打中靶子,他就不知道了。
现在朱由校要亲自试枪,众人可不敢让皇上来试枪,在明朝,现在的枪械可不是百分之百不会炸膛的,要是万一炸膛,这里所有的人轻者流放,重者可是要杀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