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鼻尖上的宝藏 > 第60章 泥味

第60章 泥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闻一鸣突然想起前几天师傅聊天时的话,轻声道:“汤有三大辨、十五小辨。一曰形辨,二曰声辨,三曰气辨。形为内辨,声为外辨,气为捷辨。”

“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如初声、转声、振声、骤声,皆为萌汤,直至无声,方是纯熟。”

“如气浮一缕、二缕、三四缕,及缕乱不分,氤氲难绕,皆为萌汤;直至气直冲贯,方是纯熟。”

“妙哉!”

严四海拍手大笑,深以为然道:“古人总结的很精辟,实际上就是观察水的沸腾,没到100c,水中的汽泡由无到有,有小到大,由断续冒泡到连续冒泡。”

“小大泡附于器壁,叫“虾眼“,一般水一受热便会出现。然后汽泡渐大,似“蟹眼“,似“鱼眼“,最后“连珠“涌出。这时候汽化现象达到高潮,水温升至100c,则如“鼓浪“,即沸腾是也。”

“以沸点为界,未沸叫“萌汤“,又作“盲汤“,已沸叫“纯熟“。这是形辨。宋代黄庭坚《踏沙行》内有一句“银瓶雪滚翻成浪“就是描写水沸腾时情状。”

“宋代以前烧水用“鍑“,形似釜式大口锅,方耳,宽边,鍑底中心突出似“脐“,因无盖故可形辨。宋以后改用有盖铜瓶烧水,是否沸腾只有靠“声辨“。”

“所谓“初声“、“转声“、“振声“、“骤声“皆是未沸时水汽与器壁共振发出的声响,无声则沸。如俗语所说“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水沸腾时一般汽化现象基本中止,共振亦随之中止,所以开水不响,这是声辨。气辨是看汽化现象强弱,水温达100c便蒸气升腾,直到烧干为止。当蒸气直冲,并掀开瓶盖时,水定已沸腾。”

闻一鸣点头称赞,不愧是高手,几句话深入浅出道明原理,笑道:“清代名士李南金写有一首咏煮茶火候的诗:砌虫唧唧万蝉催,忽有千车捆载来,听得松风并涧水,急呼缥色绿瓷。”

“妙哉!”严四海大笑道:“松风桧雨到来初,急引铜瓶离竹炉,待得声闻俱寂后,一瓯春雪胜醍醐。”

“古人云:老与嫩,皆非也!老指水烧过头,有益矿物质溢出,有毒物质亚硝酸盐含量因蒸发而升高,水无刺激性,味滞纯,说水老不可食有一定道理。嫩指水未开,矿物质未析出,水不好喝,因温度不够,茶叶中有益物质未充分溶解,香气和滋味均不佳。”

老爷子看着闻一鸣,红光满面兴奋道:“今天得遇一知己,人生快事!”

说完正好铁壶发出第二遍鸣叫,急促短暂,再看水汤,大小气泡如连珠般涌出,很是漂亮。

“好了!”

闻一鸣和严四海异口同声,相视一笑,老爷子拿起铁壶,熄灭炭火,等水微微沉淀,拿起桌上第一把紫砂壶道:“你们看此壶如何?”

凌天成看一眼壶,无奈道:“老爷子是难为我?壶不懂,说出来丢人,一鸣,你看如何?”

都是熟人,严四海知道凌天成不懂紫砂壶,主要是问闻一鸣,看看这个年轻人还有多少神奇之处!

闻一鸣接过紫砂壶,入手温润如玉,包浆厚实,宝光深蕴。打开壶盖,幽香扑鼻,感叹道:“百闻不如一见,严老果真是大行家,好一把顾景舟的西施壶!”

“黄龙山绿泥,所制壶质感朴拙,砂质细腻而富有颗粒美感。壶品光彩米黄泛青,泡养后逐步转为温润的亮色,包浆感好而易于泡养,发幽然青光。产于黄龙山矿脉,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

闻一鸣轻轻抚摸着壶,侃侃而谈道:“适合乌龙生茶,轻焙火系列最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为上!”

“好!”

严四海面露惊喜,赞叹道:“难怪小友能捡漏曼生壶,果然眼力惊人,老朽佩服!”

然后拿起第二把壶,递给闻一鸣道:“此壶如何?”

“半月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闻一鸣放下西施壶,接过半月壶道:“半月壶一直以质朴无华、典雅端庄而独占一席之地,从古到今长盛不衰,正所谓弱水三千,仅饮一瓢。”

“顾景舟所制半月壶线条和谐、舒张简洁、前呼后应,一张扬、一内敛,张弛有度,仿似一篇美文,越读越醉,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半月万里思更浓!”

打开壶盖,深吸口气,赞叹道:“优质黄龙山原矿朱泥,泥色朱红微嫣,具绵密柔滑之砂感,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遽现,神秘迷人风韵令爱壶人神醉。以之冲茗之茶汤明亮活泼、快意果决、易展扬香而聚甘柔甜。”

“不错,这把壶也算难得之物!”严四海介绍道:“朱泥泥性重,故不易成砂,需采自嫩泥矿中较坚硬的部份。年代较久,且成陶后色调较红艳,古称石骨,再经敝古陶研究所繁复全手工的练制程序后,始能成陶,尤为不易!”

闻一鸣放下壶,暗自感叹:“这才是隐藏土豪,随便两把都是顾景舟精品力作,上拍每把最少七八百万!”

“至于第三把?”闻一鸣直接拿起第三把,笑道:“陈曼生的石瓢壶?造型上小下大,重心下垂,四平八稳,壶嘴矮而有力,出水畅顺,壶身呈金字塔式,端庄大方。”

“小煤窑纯朱泥,红泥贵重品种,目前非常稀少。因收缩比高和含浆量高的原因,高目数的矿土烧结之后会呈现皱纹,粗看壶的表面是平整,但细看侧面却有很多微细紧密天然收缩的流淌纹理,似鱼鳞,如水波,美不胜收!”

凌天成暗自点头,他见过这把严四海珍藏的曼生壶,对方手里上百把古今名家精品,现在最火的顾景舟作品二三十把。好多都是当年私人定制款,现在随便一把拿出去拍卖都是重器!

自己没少动员老爷子上拍,毕竟手里壶太多,以藏养藏更好,可老人宁可自己少花点,生活简朴点,也不舍得出售任何一把心爱之物,这才是收藏家的品格。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

严四海拿起曼生壶,爱不释手道:“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年他被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又有梁的砂陶铫用来煮茶,便是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