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国文娱 > 第212章 大型广告片时代

第212章 大型广告片时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1983年6月,新电杯迷你四驱车大赛的参赛者和观众创下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世界不少国家的媒体,也将迷你四驱车大赛当作新闻简讯报道。

种种因素,刺激了迷你四驱车的销量节节攀升。四驱车大赛期间,香港当地迷你四驱车新增销量30多万。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订单销量也开始激增,预计5月份的出货量突破300万台,6月份则有可能继续增长……

这样的成绩,已堪称是玩具行业的奇迹。

目前,世界范围内而言,除了迪士尼、乐高积木和孩之宝公司之外,罕有玩具公司能拿得出跟新电公司的迷你四驱车相媲美的存在。

当然了,历史上迷你四驱车原本是天宫模型公司的产品,现在,天宫模型只感觉懊悔,这么好的点子,这么就被香港的一家公司占了呢?所以,天宫模型公司没有在迷你四驱车上下功夫,反而准备做各种机器人和仿真枪等等玩具,跟日本另外一家玩具巨头万代公司继续相爱相杀。

历史上,80年代万代公司也是靠着“大型广告片”推销高达系列机器人玩具。当然了,高达很长一段时间要面临孩之宝公司的变心金刚,因此,并没有像迷你四驱车一般风靡世界,而其手办的销售市场主要是以日本市场为主。

而日本的玩具厂商,一度都是以机器人玩具为主,各大厂商纷纷推出“大型广告片”,以至于,动画时期的机器人类型被搞死了,很长一段时间,观众一看是机器人类型的动画就跳过,因为,大家都看吐了……

就跟国内小说市场,武侠一度成为了“禁忌”,因为,从60年代~90年代,两岸三地创造了一堆的武侠小说,大量曾经名家的作品,已经足够读者去看,而且,读者估计不会看完所有武侠名家的作品,就会对整个武侠题材审美疲劳。

很多少之后,经过玄幻、仙侠也越来越套路之后,武侠稍微出现复苏苗头,但跟当年的盛况也是不能比。

机器人题材的作品,巅峰就是80年代~90年代的各种高达类型的动画,之后,就是走下坡路。

从整个玩具市场的格局而言,机器人类型玩具自然是最大一块肥肉。但新电玩具公司目前没有进军机器人玩具市场,显然也是明智之举,美国、日本一堆的玩具巨头,都是在这个最热门的类型市场厮杀,想要脱颖而出的难度确实很难。

别看《变形金刚》从中脱颖而出就觉得很容易赚到钱,然而,跟变形金刚玩具类似,并且,营销策略也是差不多的类型玩具,多不胜数。大部分却都没能取得变形金刚那样的成绩,某种程度上,变形金刚的成功也堪称是运气好到了极点。

……

“目前,《四驱英豪》动画通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播出。再加上,新电杯迷你四驱车大赛,影响力也随着动漫的播出而放大。”梁飞兴奋的说道,“经过这一轮推广,四驱车从去年动画未播出之前,平均每月10万台销量,提升到了5月份过300万台的销售量,在动画播出周期以内,销售量还是在持续的增长。而今年的迷你四驱车大赛,全球报名人数超过10万。各国和各地区的比赛,也逐渐激烈起来。俨然成为一项正规的比赛……”

“今后,新电玩具公司,会继续把,《四驱英豪》动画向更多地区推广。与此同时,我们和上美影计划,将会继续制作《四驱英豪2》,虽然,漫画版剧情已经结束,没有可供借鉴,但是,我们有信心按照第一部的风格,制作出质量稳中有升的续集……在《四驱英豪》第一部在各国家结束之后,第二部将会接力,继续维持热度……当然了,现在vcd出现了,也使得动画多了一些发行渠道,通过发行vcd光盘,可以把影响力扩大到电视台覆盖不到的区域。”

《四驱英豪》应该是首部制作成vcd销售的动漫,实际上,vcd是否赚钱都是次要的,关键是能卖出更多份vcd,也等于是给迷你四驱车打广告。

80年代是“大型广告片”的年代,不做玩具周边的动画公司不是好广告片投资商。

整个动画行业这段时间,都是玩具公司的傀儡。直到这个模式逐渐不赚钱,大量淘金者黯然退出之后,动画行业才摆脱了广告片横行,每一部动画都是为了促销玩具的畸形状态。

当然了,即使是这种氛围退潮了,但影响还是很深远的,至少,让动画行业的商业运营理念不再局限于拍动画片,靠版权来赚钱。

林棋点了点头说道:“有没有考虑电影推广?”

“电影?”梁飞觉得有点诧异,“动画的成功,是因为,玩具是卖给青少年的。电影的观众和四驱车的玩家重合度不高吧?”

“不能这么看问题!”林棋微笑说道,“《四驱英豪》改编真人电影,有可能的全家一起看,不仅仅巩固了核心粉丝,让其有成就感、认同感。与此同时,让一些不了解迷你四驱车的成年观众,也通过电影了解,也许,这些成年人家长,会因为看了真人电影,一小部分转化为迷你四驱车粉丝,另外,一些则有可能顺手买迷你四驱车玩具送个小孩。”

“听起来确实具备可行性!”梁飞闻言心动说道。

这样作为大型广告片投资商的新电玩具公司,随着祸害了动画行业之后,又把邪恶的触角伸到了影视行业。

在后来,很多“大型广告公司”纷纷效仿,制作这种“大型广告连续剧”、“大型广告电影”时,新电公司早就上岸,逐渐发展成为以制作精品文化产品为主的公司。虽然,距离迪士尼那样的前辈还是比较遥远,但是,其格局也远远超过后来的模仿者,后来的模仿者,仅希望拍片卖玩具,赚它一笔快钱。但是新电玩具,却已经有足够的资本,开始玩起文化了。

真正想要持久的通过“广告片”来赚钱,粗暴的投资和播放,肯定是不行的。而是需要把作品做成文化,让观众即使知道其有一对的周边产品,也不会厌恶的将其当作“广告片”。

动画无疑是跟玩具周边消费者重合度最高的题材,但是,并不代表影视不能起到促销的效果。

另外,制作动漫而言,受限于此时国内和香港的动画制作人才的数量和水平限制,短期内难以大规模的制作出高水平的动画。

但电影就不一样了,在80年代香港有2万从事电影行业。一些电影投资者,甚至只要拿着钞票在街坊一吆喝,就能从左邻右舍中凑出拍一部电影所需的业内人士。

拍电影在香港显然是门槛相当低的一种投资,甚至可以说,此时的香港投资拍电影,比后来的横店还要容易的多。

另外,香港最大的两家电影公司嘉禾、新艺城,跟新创业系都属于合作伙伴关系。定制一部水准以上的电影,只要给足了钱,并不成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