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冤冤相报
龙宋林和周克都想报仇,龙宋林来到北海找到黄诚信,他家几代行医,掌握苗族数百年前的秘密巫术,可以教训黄诚信。但不知道为什么,龙宋林不但没有教训黄诚信,却跟他一道去了泰国,再无音信。这让周克十分恼火,但因为有公职在身,没时间到泰国打听此事。转眼几年过去,那天又是龙玉梅的忌日,他来到北海的那座村寨,于深山中祭拜龙玉梅的坟墓,哭得太伤心竟睡在草从中。梦到龙玉梅向他哭诉,要替自己报仇。醒来后,周克忽然悲从中来,发誓定要报仇,干脆在单位办了停薪留职,带着钱来到泰国,四处打听,非要找到黄诚信,弄死他不可。
想在曼谷找叫黄诚信的中国人,似乎并不难,因为他经营的珠宝店跟曼谷十几家旅行社都有业务往来,很多导游对他熟悉得不能再熟。很快周克就找到了,于是经人介绍,认识了一名泰国本地牌商,先熟悉了什么叫降头术。那牌商带着周克来到芭提雅,找到阿赞平度,想让他用比较偏门的法术给黄诚信落个死降,不容易解开的那种,于是就有了后面的事。
跟踪我们到孔敬,在阿赞宋林施法的时候,周克让阿赞平度搞死对方,非要置黄诚信于死地不可。没想到那牌商给周克打电话,周克提起现在正在孔敬某处,让阿赞平度对付那位想给黄诚信解降头的阿赞。牌商称那应该是叫阿赞宋林的师傅,以前也是从广西比海来的中国巫师。周克很惊讶,觉得有些巧合,但为了避免误伤,还是让阿赞平度中途撤回阴咒,打道回府,于是就有了那一幕。
“没想到,好几年过去,你居然还愿意报这个仇!”高雄道。
周克哼了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你们已经找到我,想怎么样?”高雄用力拍着桌子,说这是泰国,我们的地盘,有一百种办法让你上不了飞机,回不了中国,你信不信。周克默不作声,明显有些害怕。
我说:“找你的目的还真不是为了动武,只希望解决问题,你和黄诚信之间的恩怨,能不能想办法化解?你提出要求,我看能不能协调。”周克叹了口气,说这样都不能把黄诚信弄死,看来他也是命不该绝,我也不再追究了。
高雄问:“你是认真的吗?”周克苦笑说难道让我坚持到底吗,我说既周先生这么说,我们就相信了,黄诚信的事,我们也会多方了解,至少他在泰国这些年都在做正经生意,你还是放下吧。
周克点了点头。
我们三人出了冷饮店,高雄跟周克握了握手,称以后肯定会让黄诚信亲自去广西北海,在龙玉梅的坟头祭拜。周克没说什么,转身离开。我和高雄返回孔敬,说了此事,既然已经解决,阿赞平度也没什么顾虑,这才把黄诚信的降头解开。
“当年你去找黄诚信的时候,为什么没报仇反而跟他同去泰国?”我忍不住问。
阿赞宋林告诉我们,他在北海找到黄诚信的时候,却发现他正在龙玉梅跳下的那栋楼前痛哭,这才知道黄诚信对龙玉梅是有感情的。两人交谈一番,龙宋林劝他不要再参与传销,那是坑人害已的事,而黄诚信也听从了龙宋林的劝告,两人干脆离开广西,来到泰国,黄诚信用手里的积蓄到曼谷开珠宝店,龙宋林也拜泰北的某位阿赞师傅为师,在深山中修法。
高雄说:“难怪!这死奸商在泰国从没找过女人,我以为他是太监,就对钱感兴趣,没想到还有这种事,以后要仔细问问。”我帮黄诚信垫付了十万泰铢给阿赞平度,留阿赞宋林在家,我们开车南下返回曼谷,再把阿赞平度送回芭提雅。
黄诚信过了三四天才慢慢恢复,这天高雄给我打电话,说有比较重要的事要我跟他去趟泰南的马来半岛。我问有什么事,他也不说,只说肯定是好事。在珠宝店,黄诚信在吴敌的搀扶下从卧室出来,我当着高雄的事,把处理经过对他讲了,黄诚信听说是周克来找他报仇,直发愣,半天没说出话来。
“那件事已经发生多久了?”我问。
黄诚信回答:“总有五六年了吧……”似乎在想什么。高雄说都五六年了,那个周克怎么才想起来报仇,真是佩服。
我说:“人家不是说了吗,去给龙玉梅上坟的时候,在山里睡着,梦见她托梦想报仇,所以才办停薪留职来泰国的。”黄诚信沉默不语,什么也没说。我还是挺意外的,这家伙巧舌如簧,或者说是典型的死鸭子嘴硬,无论你对他怎么指责,总会有说法,但现在却完全不置一词,而且看起来似乎还有些内疚。
高雄让他把事情经过从头到尾说一遍,黄诚信却转身走进卧室关上门,还反了锁。高雄说:“靠,搞什么鬼!”他把手摆了摆,意思是可以不管了,先办正事要紧。出了珠宝店,高雄开车载着我前往火车站。我问要去泰南具体哪里,他说是洛坤府附近一个叫差旺的小镇,在普吉岛东面。那里有座小寺庙,庙里的高僧在山中发现了勒莱,他也是刚刚得到消息,必须马上赶过去。再迟几天,让更多牌商得到消息就不好。
“什么叫勒莱?”我问。
高雄说:“某种很奇特的东西,到地方就看到了。”聊天中,高雄告诉我回去后别忘记朝黄诚信要垫付的那十万泰铢费用。我说你放心吧,我们帮他解降已经是人情,这钱又不会送给他。
从曼谷乘火车南下,连坐火车带中途住店,总共行驶了十几个小时才来到差旺镇。这是个很小的镇,但风景非常漂亮,只是气温感觉比曼谷更热。走了半个小时,果然看到有座寺庙,就在树林边缘的位置,看起来很荒凉,没什么人气。进到寺庙内的院子,看到走廊下方坐着两名老年僧侣,旁边是一名年轻僧侣和一名穿便装的中年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