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二章 良玉出征
袁崇焕暗自得意:亏得自己走门路投靠到叶向高门下,才得了面圣的机会。
见万历帝赏识自己,袁崇焕立即表忠心道:“臣此去必殚精竭虑,辅助杨大人,御敌于国门之外。敬请陛下安心。”
哦,还有杨镐没表态呢。
万历帝被提了个醒,立刻看向一边的杨镐。满朝文武也齐刷刷看向杨镐。目光里都充满期待:你杨镐赶紧表态啊,你新收的小弟都信誓旦旦了,你不会继续褪套吧?
杨镐垂下头,目光斜望向袁崇焕,暗骂你个二五仔愣头青,你是要把我架到火上烤啊。我是几世没积德,才招来你这么个搭档啊。
可惜袁崇焕没看到他的杀人目光,他正春风得意,沉浸在自己的梦想里呢。哪细想叶尔羌有多难对付?
杨镐不能装傻了。
皇帝都夸袁崇焕忠心可嘉了,自己再推三阻四,那就是其心可诛了。皇帝多年的宠幸也就一朝化为乌有了。
杨镐暗骂袁崇焕这个愣头青,你懂什么军事啊,老子打的仗比你听过的战役都多。虽然败的时候多,可失败是成功之母,比起连战场都没上过的人,自己可强多了。
这个时候可得抓救命稻草,白杆兵虽然善战,也不可靠。真论厉害的,还得是开荒团。
自己可是见识过开荒团以一当百的时刻,把开荒团拉下水才最有道理。
杨镐马上表了一通忠心,表示自己一定鞠躬尽猝死而后已,然后才说出自己打算:“万岁,叶尔羌国大军三十万,我军虽然有雄关作为屏障,也挡不住这样多敌人。嘉峪关一旦被破,敌军冲入我内地,那时处处烽火,恐怕一路上各自为战,都会被攻破,最终威胁京师啊。”
万历帝听了这话觉得有理,黄嘉善忍不住开口道:“话不能这样说。敌军三十万大军,不是一日抵达。我山陕两省
,也陆续调兵前往。此时嘉峪关我方大军怎么也有数万之众,怎么说就挡不住敌人了?”
黄嘉善年过七旬,本来几年前就辞官回乡颐养天年去了。现在也同叶向高一般被拉了回来,继续发挥余热。
黄嘉善知道自己就是临时应个景,所以就做个闭口菩萨。哪知道杨镐推来推去,就让他实在看不下去,好像自己多无能似的,终于忍无可忍开了口。
杨镐是万历帝面前红人,买万历帝帐可不买黄嘉善的,哪怕黄嘉善是兵部尚书,高他一级也一样。谁让黄嘉善七十多了尸位素餐呢?自己也六十多了,都是这个老家伙当道,才堵住了自己上进之阶。
如果自己是兵部尚书,也指手画脚了,还用受这腌臜气?
杨镐道:“黄尚书,话可不能这样说。食君之禄报君之恩,京师安危是万万懈怠不得的。当年也先兵围城下的旧事不可不防。
也先是蒙古二十八代大汗,在土木堡之战中,打败明军,俘虏了明英宗并包围京师。
杨镐说的当然不是也先兵围京师,而是暗指俘虏了英宗皇帝的旧事。这就是煽风点火,给黄嘉善上眼药了。
果然,万历帝一听急了:“杨爱卿说得是。叶尔羌国穷凶极恶,不可不防。务必御敌于国门之外才是正理。杨爱卿,朕封你为总兵之职,节制山陕两省兵马,统一布置,便宜行事。”
大明的总兵就是个名头,有的有名无实,有的手握重兵,杨镐这就是手握重兵了。
黄嘉善急道:“万岁不可。大明现少节制两省兵马的总兵官。更何况是重兵驻扎的山陕两省?这不合旧制。”
大明一直坚持兵权不轻授的原则,就算授了也要有个制约。比如文官领兵,武将打仗就是文武制约的方式。
一个战区,更是要安排互不统属的军队。至于说指
挥不灵,会影响战场形势,战场形势有稳固君权重要吗?
大军云集的山陕两省,指挥权交给一个人,这还真不合规矩。
杨镐正不爱接这差事呢,你黄嘉善是我顶头上司又咋样?该扫你脸照扫不误。立刻冷笑道:“黄尚书忠心体国,不如黄尚书亲带这两省兵马吧。为陛下解忧是咱做臣子的分内事,黄尚书不会推脱吧?”
本来还有许多人要随声附和黄嘉善,杨镐这一句话,把大家都噎住了:对啊,人家杨镐不愿意去,你们谁爱去谁报名。好日子才开始,谁吃饱了撑的去和叶尔羌拼命?
见大家都做了哑巴,万历帝有些无奈,只好问方从哲道:“方爱卿,你觉得此事这样安排可妥当?”
方从哲一心求退,万历帝不允。到这个地步谁愿意得罪人?立刻和稀泥道:“万岁圣明!黄尚书是公论,杨大人是忠心,所言都有道理。任命总兵一事必须陛下圣裁。”
这话说了和没说一样,这一下有样学样,一帮大臣立刻唱起圣明歌来。
大家已经明白杨镐得的是苦差,哪还有什么嫉妒心,有心人甚至阿谀起杨镐来,气的杨镐真想对这几人呸上几口。
杨镐见推是推不出去了,只能退而求其次,争取获得更多资源,于是申请道:“万岁,敌军势大,仅靠边军怕不济事。不如从京师调几万大军前往。尤其是火器营,一定要带足火炮弹药。如此才可西部无忧。”
国家危急关头,万历帝也不吝啬。这两年被开荒团逼迫,大明朝廷还真下心思强兵了。尤其是财政宽松些,火炮真造了不少。
更搞笑的是大明军方发现自己造的火炮造价高,性能比不上开荒团,干脆找上开荒团商谈购买。
李易也不搞什么技术封锁,把军方淘汰下来的各式火炮刷上新漆,卖给大明不少
。
就算开荒团淘汰下来的火炮,还是比大明自己造的要好。
开荒团有些人有异议,觉得这是资敌,万一哪天和大明撕破脸,就会给自己增加麻烦。
李易一笑置之,只要大明有需求,照样满足。他没想和大明大规模火拼,军火的利润这样丰厚,大明愿意出钱买,不卖不有些傻?
后金想购买开荒团的淘汰炮,李易都答应了,大明更是毫不犹豫。
提建议的见李易我行我素,军方也不以为然,也就懒得多说了。也知道淘汰下来的这些火炮,肯定是军方看不上眼了。
开荒团看不上眼,不等于大明看不上眼。这些火炮经过测试,远好过大明自己造的老家伙。裁军已经让军方吃了大亏,采购些火炮增强军力也无可厚非。总不能把军方预算都剥夺了。
于是许多火炮被采购过来,一部分送到边关重镇,一部分留在京师。
还别说,这一次叶尔羌国入侵就显示出大明的决策很英明。嘉峪关上如果不是布置了二十门威力巨大的开荒团火炮,恐怕早陷落了。
杨镐见赖茅送进京的报告里特意提到火炮的作用,当然希望多多益善,得到更多的支援。
万历帝大家大业的不差那点儿小钱儿。现在火炮在他眼里已经不是大国重器那么神圣了,只要有钱,开荒团那边就多得是,想神圣也神圣不起来。
万历帝当即准道:“杨爱卿,那就调五万禁军给你,再从火器营调百门火炮……”
不等万历帝话音落地,黄嘉善不乐意了,插嘴道:“杨侍郎,大军调动非一日之功。如果你随着大军出征,必然误了军机。这责任你担得起吗?”
杨镐眼里都快喷火了:好啊,合着黄嘉善你特么的是想让我光屁股上任?我杨镐逢年过节对你都有孝敬吧?碍你什么事了?你对我下这样狠
手?我这样出京不要说叶尔羌大军,路上说不定被哪个小毛贼给害了。那可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呢。
不等杨镐发作,他的新小弟袁崇焕眼神热切,挺身而出道:“杨大人,不如属下先行一步,到嘉峪关协调各部,等待杨大人如何?”
袁崇焕是真心希望能先去边关过过官瘾。四品游击将军赖茅和三品白杆兵领袖秦良玉,原来都是他仰望所在。现在都要听他调遣,想想就激动。
杨镐大喜。
彼知良药我之砒霜,他是二品大员,用不着在三品四品杂毛武将面前抖威风。
你袁崇焕新官上任,这点小心思正合我意。
杨镐立刻道:“万岁,调拨京中人马,正需臣统筹而为,不如令袁崇焕先赴嘉峪关。”
众人目的已经达到,不用担心自己出京御敌,也就不为己甚。万历帝再征求意见,几乎异口同声表示这样安排正合适。
大明文人也是够可怜。本来乱世需要草莽英雄,治世需要文人墨客。可是大明文人领兵制度,逼得一帮舞文弄墨的文人战战兢兢,生怕投笔从戎的典故发生在自己身上。
万历帝准了杨镐所奏,处理完这个棘手事,满朝文武皆大欢喜。
杨镐和袁崇焕,这两个后世分别入狱问斩的军事长官,终于又凑在一起,向着未知的前程开拔了。
秦良玉得到朝廷调拨她的军队上前线很高兴。这就是武将和文人的区别,哪怕这个武将是女人,也一样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觉悟,也有功名合当马上取的热血。
更何况练兵就是为了打仗,秦良玉最得意自己练出的部队,只在四川打转,胎死腹中就太没意义了。
秦良玉在石柱誓师,派兄长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领两千兵马为先锋,自己统帅五千中军出发了。
一代巾帼英雄,终于又有了展现自己风采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