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运筹帷幄
但他来不及多想,按照命令办事。
夏侯惇与于禁引兵至博望,分出来一半人马作为先锋,其余皆押送粮食行走,时当秋风,害风阵阵。
人马行走之间,但见前方灰尘满天,夏侯惇将人马摆开,对向导军说道:“此地为何处?”
向导说道:“此地名为博望城,后方是壶葫口。”
闻言,夏侯惇大笑说道:“徐元直在丞相面前,对于诸葛均推崇备至,然而,依我观之,诸葛均为无用之人,我曾经在相爷面前夸下海口,杀死诸葛均,如今必能成功!”
赵云在前方等待,只带数千人马。
夏侯惇骂道:“你等追随刘备,死路一条而已,我在丞相面前许下言明,杀死诸葛均,今日可以成功了!”
赵云大怒,又想到了诸葛均的话,许他可败,不有胜!
战不几合,赵云诈败,假装不敌。
夏侯惇在后面追赶,行走不过几里,赵云再次战斗,韩诰拍马上前,说道:“此乃诱敌也,前方必有埋伏!”
夏侯惇不以为然,说道:“即使是如此,十面埋伏又有何惧?我士气正盛,悔他干甚!”
于是乎,不听人言,赶到了博望坡,一声炮响,刘玄德引人马杀了过来,两相交战,刘玄德再次败走。
夏侯惇笑对韩浩说道:“这就是你口中埋伏之人马,不过如此而已,我不杀刘玄德,绝不收兵!”
他一意孤行,驱兵前行。
刘玄德与赵云也已经退走,这时候,天色已经是越来越暗,越来越晚,连天上的月亮也不见了,夜风大起。
夏侯惇只顾杀死败兵,于禁,李典赶到了面前,于禁对李典说道:“道德狭小,山川相逼,树木丛生,倘若用火攻,如之奈何?”
李典说道:“我也如此认为,我去禀报大都督,你可命人止住人马。”
于禁勒马大叫:“后军慢行!”
人马走发,岂是可以挡得住?
夏侯惇正走之间,见于禁从后军奔走,询问其故。
李典说道:“道路狭隘,无处可去,山川树木,树木丛林,如果对方火攻,如之奈何?”
夏侯惇猛然醒唔,回马令兵马勿进入。
不久,喊杀声震天,早看见后方烧着,押送粮食被烧。
此时此刻,夏候惇十分后悔,悔不该不听人言,这下子不明白应该如何是好?
在他的背后,喊杀声四起,震惊一片,不知道如何是好?
如今后路被阻断,即使是想要退兵,也已经太晚了!
因为现在的他,并不是退兵如此简单。
虽然知道了自己中了埋伏,然而,他们已经在包围中了。
山上放下来了火箭,山上滚下来了火球,周围避无可避,全部都是树木,对于现在的他们,如同灭顶之灾!
为了生存下去,这些人开始逃走,争相进行逃避,然而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并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充满了变数。
曹军为了可以逃走,不断的踩踏同伙们躯体,顿时之间,而且死伤者无数,非是言语可以形容。
果然是中了敌人的埋伏,然而并没有任何的方法。
夏侯惇悔恨自己不听人言,心高气傲,这么下去,也不知道如何对于丞相爷交待!
夏侯惇见势不妙,全力杀出重围,已经是顾不上了马匹。
李典与于禁,见势不妙,回马赶回博望城。
路上,一位将军拦住了去路,仔细观看了一下,此人关云长也!
与关云长斗了好几个回合,关云长并没有取他小生命,也不知道为何。
曹军十万许人马大多数死于火光中,只有千余人逃走,曹军损失严重!
韩浩夺路而逃,直杀到天明,杀出重围。
夏候兰刚刚杀出重围,本以为可以顺利逃走,但是碰到了张飞,此时此刻,可以说绝不生还!
战不十个回合,被张飞刺死于马下,余众皆降张飞!
这个战斗,曹军损失严重,血流成河,逃回者仅有千余人。这个战斗也是诸葛均证明自己的第一步。并且取得了成功!
张飞,关羽羞愤面对军师,此时此刻,不知道如何是好!
见军师步步走了过来,关羽与张飞跪了下来,说:“军师果然不同凡响,这一仗好快活!”
刘玄德说道:这便是军师,第一仗,精彩!
诸葛均的初出茅庐第一仗,告捷!
获得了许多人的爱戴,刘备笑了笑说道:“军师果然成功证明了自己,别人终于无话可说!”
回到了新野,分赏将士,百姓无不称快!
唯有刘备忧心忡忡说道:“这一仗虽然是胜利了,但是曹孟德绝对不是善罢甘休之人,来日必定会商量再次进行发兵!”
诸葛均说道:“这是当然。曹孟德贵为丞相,颜面扫地,这一次吃了这么大的亏,岂肯善罢甘休,数十万士兵几乎都是灰飞烟灭!”
关羽说道:“军师之言,有理,曹孟德是什么样的人,唯有老对手最为明白。”
刘备忧心忡忡。
诸葛均说道:“想要在新野,成就大业,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对抗曹操,与之分庭抗礼,也不现实,唯今计,取荆州。”
“我观那刘景升不久便会死亡,可以乘此机会,取此地为安身立命之所,可以对抗曹操。”
刘备说道:“此事谈何容易?”
他在厅堂踱步行走,说道:“我若真的取了此地,便是十恶不赦,六亲不认,难堵天下悠悠之口,即使是流言蜚语,恐与我不利,不是我不愿意相取,而是考虑太多了,可以想一想,即使是那刘表真的死亡,他尚有儿子可以继位,刘琦那儿恐怕也不好交待。”
诸葛均说道:“我知道你想全身而退,又想适求一个好的名声,不被百姓说忘恩负义,说你是德义之本,然而,自古以来,天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任何人都是双手柒上鲜血……”
“荆州民生富足,粮食充足,要去对抗曹操,这是最好的机会。”
“失此机会,将来必定后悔!”
夏侯惇大败,回许昌,可能是在丞相面前夸下海口,但他打了败仗,颜面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