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独立
李氏一听杜玉娘这话,当下就笑了,伸手在杜玉娘的额头上点了一下,道:“你这是先发制人?”
杜玉娘讨好的挽着李氏的胳膊,“祖母,买铺子是有原因的。”
刘氏在一旁翻了翻眼皮,“啥原因?花钱痛快是不是?”
没等杜玉娘说话,杜河清就道:“咱闺女可不是那样的人啊!你看她啥时候大手大脚过。我闺女,会过日子呢!”
刘氏听见自个男人维护杜玉娘,一副啼笑皆非的样子,“哟哟,行了,我是恶人中了吧?你闺女手脚不大,你瞧瞧刚搬到镇上那段日子,顿顿是白面,连二合面的馒头都咽不下去了!”
“娘,我做面条是为了尝口感,是要拿来卖的好吧!再说了,又不是没有条件,能吃白面,谁吃二合面啊!您也不瞧瞧,从打咱们家生活好了以后,全家人都是大变样啊!你看看我嫂子,要是不吃好点,怎么能一下子能您添两个孙子啊!还有虎子,以前在乡下,瘦得跟猴似的,小脸黄扑扑的,您再看他现在,个子长了多少?”
刘氏被她这么一顿抢白,也不知道该说啥好了,顿了一下,才道:“那,那赵家的铺子呢,怎么说买就买了,招呼也不打一个!”大概是没说过杜玉娘的关系,刘氏的毛不太顺,又转过头对杜河清道:“你也是,这么大人了,被自个闺女牵着鼻子走,她说买就买啊,她想上天,你还给她安两个膀儿是咋滴?”
这是不讲道理啊!
杜安康想笑,又不敢笑,只能转过头去,肩膀却是微微耸动着,看起来憋得不轻。
杜河清黑着脸,实在不知道说啥了。
杜玉娘偷笑,看来娘怀孕以后,脾气渐涨啊!
“行了娘,你跟我爹喊啥?这铺子是我要买的,之前我不是跟您说了吗,家里太窄巴,住不开,您怎么转头就给忘了?”
刘氏想了想,有吗?她下午睡了一觉,不太记得了啊!
杜玉娘摇了摇头,大肚婆的忘性怎么这么大呢!
“祖母,爹,娘,大哥,我是这么想的。”杜玉娘在脑子里组织了一遍语言,才道:“你们看啊!咱家现在算上我师傅是十口人,对吧!家里总共就这么点地方,根本住不开啊!明年我娘生完孩子,家里又要添一个孩子,到时候就更挤了,虽说能将就一二,但是我嫂子还年轻吧,以后总会再给家里添几个孩子的,到时候怎么办?”
大家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个画面,个个皱起眉头,确实有点住不开啊!
“虎子也大了,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房间了。他现在读书的任务还不重,还有将就着住在里间,等以后小的出生了,晚上闹起来,还不耽误虎子读书?”
一听这话,刘氏也有些紧张了。
虎子很聪明,也很用功,读书方面挺有天赋的。教书的先生说过好几次,这个孩子好好培养一下,将来至少能考个举人。
这话让杜家人听得热血沸腾!举人老爷啊!那可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好事!整个桃溪镇出过几个举人老爷?那可是改换门庭的大事。退一万步说,将来虎子就是考个秀才回来,他们也知足了!
所以影响虎子读书这件事,是万万不行的。
“所以啊!我觉得有必要买个大点的房子了。之前我就在考虑这件事,但是一直也没有遇到什么合适的。当时我想着就算买了房子,全家人最好是能住在一起,但是铺子这边也不能扔下,挺为难的,所以我就没说。但是谁想到,刚打上瞌睡,就有人给送枕头啊!”杜玉娘说到这儿,忍不住笑了一下。
李氏受到她的情绪感染,也笑了笑。
刘氏没说话,她也不是真的反对买房子,只不过这是几百两银子的大事啊,爷俩一声不吭的就把事情办了,她心里多少有些不得劲儿。
“赵家的房子,跟咱们家的格局基本一样,只不过咱们家后院有门,而他们是砌了一道墙给围起来了。这房子买下来以后,我打算在院子里的墙上开一道月亮门,这样房子就成了东西两个跨院,不管谁住在哪边,知会一声就能听到动静,跟住在一起也没有分别。”
李氏越听眼睛越亮,不住的点头,显然很赞成这个主意。
杜玉娘又道:“再说了,咱家现在的生意非常好,有时候客人来了都没地方坐,还得拼桌子。这铺子买了以后,可以把两家合为一家。”
杜河清点了点头,很赞同这个关点。
“不过,我觉得应该把赵家铺子的后门给堵上,这样安全性提高了不少!”杜玉娘看了看李氏,又对刘氏道:“祖母,娘,我想让大哥大嫂搬到赵家的上房去!”
杜安康一愣,显然没有想到杜玉娘会这么说。
刘氏道:“别老赵家赵家的,那房子不都买下来了吗?你就说东院不就得了。”
杜玉娘笑着点头,“对,听您的,东院!我哥是家里长子,我嫂子带着两个孩子呢,地方大一点,宽敞一点也方便些。两个小家伙马上就能走路了,咱们院里又是熏肉炉子,又是酱菜坛子的,还有一口井,太不方便了。一眼照看不到,就容易出问题。要是将来东边铺子的后门封上,那后东院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院子,他们住着也能舒心些,孩子们也能少些磕碰。”
刘氏不是那种心眼小,见不得儿媳妇好的人,她把田氏当亲闺女疼,再加上两个孙子就是她的心尖尖,只要是为了他们好,刘氏什么都舍得出来,哪会不同意。
“对对,让他们搬过去,等过了年,天气好了,就让两个小的在院子里溜达,结实结实胳膊腿。”刘氏这是同意了。
杜玉娘松了口气,对着杜安康眨了眨眼睛。
杜安康觉得惊喜万分,不好意思的笑了。
“虎子也不小了,该从里间搬出来了。依我的意思,就让他住到东院厢房去。”杜玉娘看了看众人的反应,才又道:“他过了这个年,就九岁了,也该独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