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第 201 章
第二天一大早, 钱淑兰吃完饭就让孙大琴照顾小敏,她要去养猪场找人。
以她的身份完全没有必要藏着掖着,她只要把人专门找过来谈话, 绝对不会有人起疑。
虽然她平时基本上不管养猪场的事情, 可偶尔也会过来检查工作, 看到有人做得不好的地方, 她都是私下里找人聊天,并不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批评指责。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她这做法赢得了众人的认可,所以这几年哪怕她不管事,依旧是养猪场的会计和副厂长。
“你还好吗?”钱淑兰微微皱眉,看着面前这个摇摇欲坠的老头, 有些难以置信, 也就是几天没见对方怎么成这样子了?
元怀保的脸青一片紫一片, 一看就是被东西砸伤的。颧骨突出的地方还破了皮, 上面已经结了痂,只是依旧有些瘆人!
元怀保扶着猪圈的矮墙,头有些重。他扯着嘴角, 想要露出一个微笑, 可嘴角的伤口让他根本无法完成这么简单的任务。
“你认识方中军吗?”
元怀保愣了一下,眼睛微微眯起来, 似乎是在审视她。可突然想到她的身份, 又低下了头。
钱淑兰轻声道, “他让我照顾你!”
元怀保笑得很欣慰, 而后喃喃低语,“怪不得我会到这里呢!”
他的身子晃了晃,额头上的汗又冒了出来。
钱淑兰微微皱眉,“你这是什么病?发烧吗?”
元怀保点了一下头。
钱淑兰从小挎包里(其实是空间)拿出一盒退烧药,取出一颗递给他,“赶紧吃了吧!”
元怀保接过来,也不用水直接咽了下去。
等他吃完药,钱淑兰让他回去休息,不用再干活了。
又单独把元怀保的孙子叫过来。
虽然这个孩子才六岁,但是看他的个头还真不矮,说八岁都有人信。此时的他穿着一件破旧不堪的劳动布褂子,抱着身子瑟瑟发抖,钱淑兰把自己带来的旧衣服递给他,“拿着吧!”
这棉袄还是正军小时候的,被她拿过来重新填了棉花进去。
小男孩呆呆地看着这棉袄,好半天没有回过神来,不可思议地看着她,“这是给我的?”
钱淑兰点了下头。
小男孩见她点头,立刻把衣服接过来,然后撒腿就跑。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钱淑兰有些好笑,她还没说话呢!他跑这么快干什么!钱淑兰只好往他们住的地方走。
他们住的地方就是养猪厂空着的猪圈。
生产队自然不会为这些劳动改造的人特地盖房子,所以这些人只能住猪圈。
好在钱维汉看他们可怜,特地用泥土加盖了墙,把猪圈围城一个房间。
这房间是三个人住,倒也不是很挤。
钱淑兰过来的时候,刚好听到里面孩子献宝的惊喜声,“爷爷,爷爷,你看这是别人送给我的棉袄,你再也不用冻着了!”
元怀保咳了几下,“爷爷不冷,你自己穿吧!”
“我不冷,爷爷,你还病着,你盖吧!”
……
钱淑兰有些心酸,因为没有门,她直接走了进去,这里没有床,只有一些麦草。此时的元怀保就躺在麦草上,小男孩跪在他旁边,两手压着棉袄不让元怀保拿下来。
“你怎么来了?”
“我想找他说点事儿!”
小男孩站起来,“爷爷,刚才就是这个奶奶给我衣服的。”
钱淑兰走近几步,小声道,“时间急,我就先做孩子的棉衣,等晚上,你的那件应该能好了。”
元怀保想要爬起来道谢,钱淑兰忙阻止了他,“你不用谢我,我也是受人之托。”
钱淑兰示意小男孩跟他出来,“你先休息一下吧!我找他有事儿!”
元怀保点了点头。
钱淑兰带着小男孩到后面的猪圈,“你叫什么名字?”
小男孩脸上露出微笑,脆生生地回答,“我叫元泽阳。”
看着这孩子这么满足,钱淑兰虽然有些不忍心,可该说的还是要说出来,她蹲下身子看着他,“你以后别去养鸡场拿鸡蛋了。那里到处都是人,被人看到会被批·斗的。”
元泽阳愣了一下,而后脸色煞白,抖着嘴唇,有些害怕地问,“奶奶,你会告发我吗?”
钱淑兰摇摇头,“我当然不会告发你!我是你爷爷的朋友,以后你有什么需要可以过来找我,千万别犯错误,知道吗?”
元泽阳点了下头,而后低着头,眼里很快蓄满泪水,“奶奶,我也不想偷的,可爷爷被人打了,我听卢爷爷说,鸡蛋可以消肿,所以我就去偷了一个。”
钱淑兰摸摸他的头,一脸欣慰地道,“我知道泽阳是个好孩子,只是那毕竟是公家财产,你私自拿就是不对的。”她笑着道,“这事知道的人不多,你以后改正错误就行!”
元泽阳点了点头。
钱淑兰想到刚刚元怀保脸上的伤,便问道,“你爷爷怎么会受伤呢?”
提起这个,元泽阳也顾不上羞愧,他握着小拳头,五官都狰狞起来了,“被公社领导叫过去批·斗,被人扔了好多土坷垃,都朝脸上砸,爷爷就受伤了,回来就发了高烧,我没办法,只能去求大队干部,可他们说这边没有退烧药,只能到镇上买。我爷爷身上没钱,只能回来了。”
钱淑兰叹了口气,倒也怪不得王守泉。这边还没开卫生站,所以老杨头能拿得药非常有限,退烧药这个自然不包括在内的。
从养猪厂回来,钱淑兰就回家重新填衣服。元怀保身上的衣服太单薄了,所以才会发高烧,既然她已经答应方中军帮忙照顾这对爷孙,自然就不能大意。
不过她也不能只给他们两个准备,也得把其他人的一起准备了。
钱淑兰找了老大他们几个剩下来的破棉衣,直接打补丁往里塞棉花。
做好之后,钱淑兰便把棉衣拿给他们,让他们穿着。除了穿的,她还特地给他们送了几十斤粗粮。应该足够他们吃一阵子的了。
第二天,钱淑兰就开始忙碌起来,主要是盘账。这次她让家里几个孩子以及孙大琴都过来帮她。
务必帮她把两个场子的账目理得一清二楚。
可能是人多力量大的缘故,到了第二天就全部算完了。
“这么多钱,咱们队要发了!”孙大琴两眼放光。
钱淑兰却觉得很少,平均下来一个人也就一百来块钱,比她想得差远了。
只是没想到,小一辈的长起来了,人口也增加不少,1200多口子,比1958年的时候多了200人,这多的就是新媳妇以及新生儿。
在那几年别的生产队少的死个十分之一,多的一半。但只有王家村生产队最低,除了几个年纪大了正常死亡外,没有人饿死。
所以这就导致了人口增多。
人口变多,养鸡场的鸡却跟不上这速度,这怎么行呢?
钱淑兰觉得她作为养鸡场厂长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
在发分红的时候,开始把之前投资的本金也发了下去。
一开始大家还有些舍不得,毕竟这养鸡厂这么赚,投得太划算了。钱淑兰摇头,跟他们解释清楚,“以后没有私人入股这事了。所以还是拿回去吧!”
她把县城发生的事情跟他们讲了一遍,听说上面要强制收回店面,众人顿时没了那心思,纷纷把自己的钱拿了回来。
等分完红之后,钱淑兰又召开会议,“咱们养鸡厂要扩建业务!”
众人纷纷议论。
“是不是还要扩大养鸡场的规模呀?这事我同意!”
“我也同意,种粮食哪有养鸡划算!”
也有的反对扩大,“劳力都去养鸡场了,夏收的时候,谁来割麦子!别再扩大了,担心被人举报!”
支持扩建的人不同意了,“咱们光明正大的开养鸡场哪里就能被人举报了!咱们又没违法!再说咱们还交税给公社呢!周社长也是支持的。”
钱淑兰见他们吵起来了,忙上前打断他们,“我不是说要扩大规模,我是说开展业务,比如说孵小鸡,专卖小鸡给别的生产队,带领大家一起干!”
众人纷纷议论。
“谁不会孵小鸡呀?干嘛要花钱买咱们这里的?”
钱淑兰笑着回答,“因为咱们的小鸡不会生病,咱们是用蚯蚓喂的,不用粮食!”
众人都琢磨起来,别说这事还真是可行。他们生产队的养鸡场不要太省心。鸡就没怎么生病。而且买鸡就送养鸡秘诀,只要不是傻子,肯定都愿意。
于是这项计划被社员们一致通过。
既然要干这样的事,那就要跟其他生产队谈,于是钱维汉,王守泉,钱明华都被她指挥起来。
全部出去找人谈判,让他们去跟人家谈,买他们的小鸡。
效果出奇的好,别的生产队早就对他们的养鸡场羡慕地不得了,现在有这么好的事情全都答应下来。
几乎都要五千只以上,就连最穷的孙家村生产队也要了两千只小鸡。
王守泉是不赊欠的,要钱的都是孙子,他才不干那种掉份儿的事!所以被逼无奈,这些生产队的干部们像是商量好似的,愣是把今年的分红扣下来,全部投进养鸡场。
底下的社员倒是没什么意见,反正也发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全投进养鸡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