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来自于百姓们的热潮
预定的热潮简直是空前绝后,就算那些买来没用的人,他们也会预定典藏版的“日行千犁”与“织织不倦”。
一个原因是这个钱真的不算什么,另外的原因就是武大郎自带的人格魅力。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他们想体验一下预定于送货上门的新鲜感。
京都再次震动起来,以至于每个人见面打招呼都会问:今天,你预定了吗?
一个不了解预定的人,说明是不懂时尚的,不懂时尚,那真的是没法在开封府这个城市混下去了。
预定的热潮持续了整整一天,从武氏精品店向四面八方折射,许多人都会闻风赶来。
如此庞大的订单,很多人都会怀疑,武大郎这制造的速度是否赶得上。但即使这样,许多人不得不再次感叹武大郎的吸金能力。
如果说开封府城内住的大多数都是小有积蓄的人的话,那么开封府城外更多的则是一些真正的老百姓,他们基本都是依靠种田、砍柴、打猎为生。
清晨,天还未大亮,城外的房屋已经升起来袅袅炊烟,农民们开始做早饭,等吃完饭之后,还要去田里干活。
天终于是彻底亮了起来,已经可以看到初升的朝阳,农民们也差不多吃完饭,要出去干活了。
但这些家庭大部分都来了不速之客。
“老伯,这是你预定的‘日行千犁’,还有买一送一的‘织织不倦’,我们帮你搬进去。”
老伯有些楞,他们只是一个老百姓,何曾想过有人会对他们这么好,卖他们东西,大老远的送过来,还帮他们搬到屋子里。
老伯回过神来,赶紧过去帮两个小伙子搭把手。
东西放好之后,两个小伙子微笑着说道:“老伯,东西已经送到,我们先走了。”
“谢谢,谢谢你们”老伯看着两个年轻小伙子忙碌的背影,眼眶中有些感激的泪水。
老伯转身走进屋子,看了一眼织织不倦,也不会用,然后对厨房里的妻子喊道:“老伴,你的织织不倦到了,快出来看看。”
老妇听到老伯的喊声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手上还沾着些许水渍,在自己的身手擦了擦。
老妇走到织织不倦旁边,看着织织不倦惊讶道:“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织布机。”
“什么织布机,它是有名字的,武大人给取的,叫织织不倦。听徐老汉解释说,这这东西织布,不会累。”老伯煞有其事地说着。
“是吗?”老妇楞了一下:“那我试试。”
老妇把旧织布机上的东西放到织织不倦上面,整理好之后,又搬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
老妇开始动了起来,织织不倦也随着老妇的动作开始工作起来。
织织不倦的声音并不是很大,在老妇熟练的操作下,工作的异常快速。
老伯愣愣地看着老妇说道:“老伴,你今天的力气咋这么大,这速度就跟你年轻的时候一样。”
老妇慢慢地停了下来,爱不释手地抚摸着织织不倦说道:“不是我的力气大了,而是这织织不倦很轻巧,用起来完全没费什么力气,我只是稍微做了个动作,它都会马上动起来,省心省力,太方便了。这样我就可以多织一些布了,可以多卖一些钱。”
“是这样吗?快,快跟我出去,我也要试试我的‘日行千犁’。”迫不及待的老伯看起来有点像小孩子一样。
老妇暂时放下织织不倦,跟着老伯走了出去。
老伯扛起日行千犁意气风发的走在前头,一边走着一边说道:“老伴,这犁也不是很重,以前我们那老犁要我们两个人才能抬得动,这个我一个人就可以了。”
老妇看着高兴的老伯,脸上同样是一脸的笑意。
老伯的田离家并不是很远,他们没过多久便来到了田地里。
老伯走到前面,将绳子套在自己的肩膀上:“老伴,准备好了没有,我要开始走了。”
“好了,你开始走吧。”老妇握着日行千犁说道。
老伯听到老妇的话便开始走了起来,越走越觉得有问题,便问道:“老伴,日行千犁你放土里没有?”
“放了啊?跟平时是一样深度。”老妇在后面认真地回答道。
又走了一会儿,两人也走到头了,然后老伯放下肩膀上的绳索,回头去看自己的劳动成果。
老伯蹲了下来,看着犁出来的土地,老伯一脸的惊愕。
“这就是刚才犁出来的土地吗?我一直都想犁出这样的土地,没想到今天终于办到了。这样的土地,我想收成肯定能提高。”
老妇看着老伯说道:“看来你是对的,我们确实买了有用的东西。”
老伯抓了一把土地慢慢地说道:“本来我确实想买一头牛来着,毕竟我的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了,这土地我也拉不动了。”
“不过进城的时候听说武大人在卖犁跟织布机,你也知道,武大人是一个难得的好官,他卖的东西我们刚好有用,我们就必须要支持他的。”
“听徐老汉说,织布机织起布来不累,犁用起来能一天走个千里。我寻思着,这东西就算没那么厉害,但武大人也不至于骗我们老百姓,肯定是有一点用的,所以便买来了。没想到,真的有用呜呜呜”
老伯说着说着便低声地落下了眼泪,眼泪掉进手捧的泥土里,有些心酸与悲凉。
老伯没抱太大的希望,他只是单纯的想支持他心中敬重的武大人,即使他以后继续用自己的身子拉犁也在所不惜。但是他没想到,这一切都是真的,并不是在做梦。
太阳已经升起,太阳也逐渐散发着让人难以抵挡的热量,但太阳的这一点热完全不能阻止百姓们的热情。
城外的所有的百姓都几乎收到日行千犁与织织不倦。他们全部都疯狂起来,就算是过年都没有今天这么高兴。
这两样东西对他们的意义重大,如果他们勤快一点的话,他们现在工作一天,就相当于以前三四天的工作量。
对农民来说,他们的主要收入就是来自于男耕女织,这就相当是他们的收入也随着提高了。
所有百姓都在奔走相告,告诉那些还没预定的人赶快去预定,这一股来自百姓的热潮也开始涌向京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