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在红楼修文物 > 第156章 第156章

第156章 第156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扑卖”与“拍卖”,一字之差, 教薛蟠听了去, 登时错会了石咏的意思, 待石咏连比带划地解释完, 薛蟠才明白过来,反过来给石咏好生科普了一下如今这个时空里的“扑买”与“扑卖”。

中华在“拍卖”这种竞购方式进入之前, 早有了“扑买”与“扑卖”。“扑买”就是投标夺买, 薛家作为皇商, 竞争内务府几项货品的特许供应权, 便是“扑买”, 这与后世的招投标差不多,由内务府考察皇商的资质与财力,最能确保皇家贡物质量的一家胜出。

“扑卖”则是以赌|博的方式来招揽生意,例如小贩让主顾掷钱,视钱正反面的多少定输赢。赢者得物, 输者失钱①。

而石咏说的“拍卖”,则与薛蟠所说的“扑卖”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待他向薛蟠解释过,薛蟠皱着眉头想了一遍, 扭脸望着石咏, 犹豫着说:“要不,我们先这样卖上几件, 试试看?”

别看薛蟠此刻犹豫, 隔天一转脸, 他立马现出热忱, 说:“没多久就要进腊月了,再加上今年年底有官吏考评、升迁调任,京里走礼的人极多。送书画文玩是最有面儿的事,想来这门生意是做得。”

石咏听了一喜,心想难得薛蟠也有这样的见识。岂料下一刻,薛蟠嘻嘻一笑:“我妹妹说的!”

石咏无语扶额,心想这薛蟠真是个“妹宝男”啊,幸好这位妹妹还算是有些见识。

说到便做,石咏当即与薛蟠的人开始商议筹备此事。石咏每天要上内务府衙门,他便只大概写了个方略,将一些要点面授机宜,教给李寿,所有的具体事务都让李寿去跑。

李寿原先在正白旗旗署随正白旗子弟练过一阵骑射,身体早已练得很壮实,再加上他和旗下子弟交道打得多了,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偶尔打打官腔。因此他和薛家那些精明事故的老掌柜们打起交道来,也还算顺逐,毕竟在这时候的“商”是天然怕“官”的。

待到事情准备的有七八分眉目了,石咏做主,将这件事透露给相熟的几家知道,十三阿哥没说什么,贾琏则表示很有兴趣参与,想要再买几件拿得出手的书画古董,毕竟他身上还有个捐的五品同知,这又到了他三年一次寻门路补缺的时候了。

十六阿哥听说了这事儿,却咋咋呼呼地跑来找石咏商议,他也很想掺和一把,只不过他并非是想趁此机会淘上两件好东西,而是想参与,把他手上的一些东西也通过这机会高价“卖”出去。

“内库没银子了!”十六阿哥在石咏面前严肃地搓着手,无奈地说,“四哥户部那边也紧紧巴巴的,钱全紧着冬令的黄河河工呢,皇上就让爷自己想法子!”

石咏颇有些无语,忙问十六阿哥如今缺口有多大,十六阿哥伸出两个指头:“缺的不算太多,也就二百万两!”

石咏:……这叫不算太多?

他无语得很,心想:现在就这样了,等再过一两年西北战事一起,内库与户部岂不是就穷得要连底裤都不剩了?

但即便如此,康熙老爷子好面子,他以前说过的,“盛世添丁,永不加赋”,这话既然说出了口,也就死撑着不肯靠增加赋税令财政增收。

“怎么样?”十六阿哥有些紧张地望着石咏,低声问:“有希望没有?……你要爷怎么帮你,你尽管说。”

石咏不由想起了后世的拍卖。

后世他见识过正儿八经的古董文物拍卖,知道这样的拍卖能够激发出多大的能量——小小一只成化年间的鸡缸杯就能够拍出两个亿的天价,凭什么眼下的“拍卖”就拍不出同样震惊世人的价格呢?

他知道现在这个时空里,社会财富集中在最上层的王公贵族、官宦人家以及一部分富商巨贾手中。皇家已经被好面子、好旅游的皇帝折腾得没什么钱了,最底层的百姓也是苦哈哈没什么钱的。为今之计,确实是该从这些人的口袋里好好掏些银钱出来,让这些银钱在社会上流通起来。

既然如此,要干,就干一票大的。

石咏当即点头:“没问题,十六爷,不过,我得先问问您,这回拍卖,您打算拿什么出来?”

*

石咏他们原本筹划的“拍卖会”,只是打算帮薛家将多年的“死当”变现,此外石咏还有些小私心,他还想帮着郑燮宣扬宣扬,将板桥的名气早些打响。

随着内务府的加入,这次“拍卖会”的性质便大为不同,档次便一下子升了上去。同时石咏还得了十六阿哥的“特许”,可以利用上衙的时间帮着筹备拍卖的事儿。

很快,这第一次拍卖的货品筛选已经完成。石咏拿着皇家大内拿出来的货品清单直咋舌:皇家私藏,真是非同小可。这次皇家打算“拍卖”的文物级别,已经足以令他这个来自后代时空的人瞠目结舌了。可就这,还只是十六阿哥口中所说“第二等的”、“总是锁在库房里的”、“摆着也是积灰”。

“十六爷,这些东西,若是由‘拍卖’这条道儿走出去,皇上那边,不会说什么吧!”石咏问。

他以前听说过有内侍与宫女将宫中的东西偷出去发卖,被查出来便是死罪。十六阿哥管着内务府,这样不知会不会算是“监守自盗”。

十六阿哥摇摇头,笑道:“爷这么谨慎的人,你道连这个都想不到吗?放心吧,爷特地请了旨意,才将这些东西从内务府账上给销去了的。再者,这些都是前朝的东西,也没有皇家御览或是内造字样,流到市面上,也不会有人知道这些曾经由内务府收藏过。若是能收拢这些银子,也是一桩好处。”

石咏却觉得略有些可惜,若是他当真能打着内务府处理存货的名头去叫卖这几件古董,叫价准保可以再高上三成。

然而他也可以理解,皇家颜面最为重要,皇家都捉襟见肘成这样了,可也决计不愿让外人知道自己血槽已空。这就和红楼里贾家已经寅吃卯粮,偷偷当老太太的东西之时,面上却依旧勉力维持,是一个道理。

不几日,吏部开始对六部与外放官员考评。石咏在内务府当差,因此暂时不在被考评之列。再过一阵,外省督抚进京陛见,随着外官进京,各种孝敬也终于送到京官手中,众人手中一时都宽裕起来,在京里走动跑缺的人也更多了。

恰与这个时候,京中第一次“拍卖会”的名录与帖子于这时送了出来。

“名录”原本是石咏的贯用手法,只是这一次,这拍卖名录做得比织金所和当年自鸣钟的名录做得更为精致,所用的材料也更为豪奢,宝蓝绒封面,烫金的大字,一本名录,似乎由内而外地散发着一股子金光灿灿的气息。

这每一份名录上,先是三言两语简单描述了“拍卖”的过程,接着是所有拍卖之物的清单,每一样东西都标明了器物名称、种类、年代、尺寸等详细信息,最后标上底价。竞买价格,必须高于这个底价。除了这清单以外,“名录”上所有底价高于五千两的器皿与书画,还有都由高手匠人所绘的“古董写真图”或是小幅的临摹件,附在名录之后。

除了名录之外,拍卖会还特地做了限量的请帖,请帖一共只有三百份,与“名录”一样,也是一色的宝蓝烫金,请帖上还专门烫印上了编号。由十六阿哥出面,往京中各家王公贝勒府邸,每家送去了五份,便已经去了一百大几十份。除此之外,便是由薛家出面,往京中熟识的各家皇商那里递了过去。最后还剩下一小部分帖子,则给了松竹斋一个面子,由松竹斋代为发卖,买者需要实名登记,并且要在薛家指定的票号里存有一定银两,才能入场。

石咏他们待名录流传出去,惹起全城热议的时候,才适时将名帖送出去。

早先名录在市面上流传开,已有人专门去请教了琉璃厂古董行那些积年的掌柜,晓得这次拍卖会所出的底价大多略低于这些古董字画的市面价格,于是不少人抱着掏便宜货的心情,打算去这新鲜场合见识见识。待到名帖送出去,旁人才晓得,竟是限量,有条件才能入场的。

因有这“眼前就有便宜却捡不着”的心理摆着,不少人开始转托门路,去各处求购请帖。各家王府所得的帖子大多走了人情,送与相熟的亲友,也有分与重要门客的。薛家凭着以前的皇商人脉,送去的都是巨贾之家,寻常东西他们都看不上眼,但见不少东西起价就是五千一万的,反而生了兴趣,都将帖子捂在手里。

最后便只剩松竹斋那里还有几十张帖子,大约作价一百两银子往外发卖。买者也大多是精明之人,有京堂有外官,也有想借此机会买上一两件好东西走礼的候补官员,也不知他们是怎么炒卖的,到了这拍卖会开场之前的一天,这帖子已经炒至近五百两一张。饶是如此,这帖子兀自求而不得。好些人直到拍卖会开场之前,兀自在场外等着,看看有没有人愿意高价出让。

石咏作为筹办方之一,在拍卖会这日,早早就赶到了拍卖会的场地松鹤楼。这次的名录与请帖两件事都走得很顺利,然而石咏却不敢有丝毫懈怠——毕竟一场成功的拍卖,前期准备都只是其次,关键则在于现场会不会流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