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第413章
昨夜石咏到访荣府,与纳尔苏只谈了短短片刻。可是这片刻已经足以让纳尔苏辗转反侧一夜的了。
昨夜最触动纳尔苏的, 并不是石咏劝他“关乎废立”的那些话, 其实最重要的只有那一句:石咏说他从怡亲王府来。
十三阿哥是什么样的人物, 纳尔苏再清楚不过了。而昨夜石咏似乎对这次下五旗旗主进京,要求恢复“八王议政”的计划一清二楚,那么便意味着十三阿哥对此事也早已尽知。纳尔苏心里才起了担忧, 他原本认定已经十拿九稳的“逼宫”, 如今看来, 已经生了绝大的变数, 因此纳尔苏不得不为自己找找后路。
除此之外, 纳尔苏还自行脑补了七七八八, 想到福晋的堂弟贾琏当年也是靠着十三阿哥的支持,才免祸得官的。如今怡亲王的人来提点, 恐怕也是不忍贾家再次受累。当初石咏没说过的, 纳尔苏想象力丰富, 全部自行脑补到了。可见石咏昨夜采用的那“言简意深”的策略, 在纳尔苏身上完全发挥了作用。
可是下五旗旗主进京之前就已有协议, 立了攻守同盟,纳尔苏为了本旗利益, 也不好做得太明显,因此他此刻乃是站在下五旗旗主的角度上,询问廉亲王, 这“八旗议政”的祖制, 究竟应该怎样议, 议什么。纳尔苏意在逼迫廉亲王,将他的底牌亮出来,顺便也拖延些时间,等着看怡亲王那头会亮什么底牌。
与此同时,雍正心头早已是一片寒意。他事先并不知道隆科多回京,此刻亲见到了才晓得大事不好。然而雍正此人秉性刚毅,就算是明知没有胜算,在这朝堂之上也不会放弃,于是他重新一板面孔,指着纳尔苏说:“纳尔苏问得好!”
“‘八王议政’始于崇德元年,原本是议政王大臣每五日一聚,共议朝政,后来改由八旗旗主共议国政。但是上三旗在崇德年间就已由先帝执掌,三代沿袭,上三旗旗主就是朕本人,所以如今八旗旗主只有六人。八王之名,早已名不符实,如何议政?”
廉亲王听见,也从椅上起身,站到殿中,与雍正面对面,道:“臣恳请皇上勿要再扣着字面的意思,六人亦有六人的议法。”
如今雍正皇帝一人执掌着上三旗,对着下五旗五位旗主,若是当真议政,在关键大事上他便是处于被围攻的地位。于是雍正略略沉吟了片刻,当即抬起头,眼中似有寒芒,紧紧盯着廉亲王允禩开口:“既然如此,朕便命庄亲王允禄任正白旗旗主,怡亲王允祥,任镶黄旗旗主。”
十六阿哥这会儿正坐在末位,心里暗暗盘算这趟浑水到底该怎么趟,此刻听见雍正这样分任,将整个正白旗都交给了他,再也不是只让分管着旗务了,十六阿哥心头一热,晓得皇帝与相信十三哥一样,也信任着他。
十六阿哥便再不敢装聋了,立时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向上叩首谢恩:“臣惶恐,臣叩谢皇上隆恩,臣定不敢辜负皇上厚望……”
他拉拉杂杂地说了一大堆,一瞅身边的空椅子,便道:“怡亲王因故不在,臣亦代兄长叩谢我主隆恩。”
廉亲王见状,笑了笑,道:“臣亦是皇上亲封的议政王大臣……”
岂料这时候康亲王崇安突然开口了,拖长了声音道:“按照祖制,八王议政,便是八旗旗主共议朝政。议政王大臣,身负召集八王的要责,但是祖制议政王大臣并不在决议八人的范围之内。难不成廉亲王以为这八王议政,乃是‘八王爷’您议政不成?”
前来趟这摊浑水的下五旗旗主也都是心怀鬼胎的,这天下的便宜,总不能教廉亲王一个人都占了去?康亲王崇安此刻的想法是,他们下五旗旗主大老远地从奉天至此,总要捞一点实惠,不能只是个引子,被允禩用过了之后就丢在脑后。所以此刻崇安明知允禩的心思,也要将允禩从这八王议政的局里拖出去。
议及此,情势便稍稍对雍正有利些了。雍正临时加恩,将上三旗中的两旗旗主之位分了出去,而廉亲王自己没能进来。再加上下五旗中,纳尔苏明显表现出有些松动,其余几位旗主也未必一定会听廉亲王的,这勤政殿中的情势,已经多多少少转过来些——
正在此刻,一直立在殿内默然无声的隆科多突然向前迈了一步,半个身体探出廊柱,不少臣子都见到了他。
“佟大人回来了……”
殿内响起窃窃私语。
下五旗旗主如崇安与纳尔苏,见到隆科多也默不作声,两人对视一眼,都坐了回去。隆科多历来执掌步军统领衙门,负责京畿防卫,有他在,那便意味着勤政殿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逼宫”之势已成。无论雍正在龙椅上是高声为田文镜辩护,还是将上三旗旗主分封出去,都显得软弱无力,是垂死挣扎。
只有纳尔苏知道只要十三阿哥没出现,就还会有变数。
此刻外头突然报,说是五阿哥弘昼到了。一直立在雍正身侧的弘时,此刻面露笑容,探出头对外面道:“快让他进来。”
弘时早先被皇父吓得噤口不言,但此刻他见到局面已经大定,又开始得意起来,因此在雍正开口之前,就已经自作主张,要宣弘昼进殿。他这一越俎代庖,惹来殿中不少臣子侧目,仿佛这位已经以“少主”自居,甚至可以越过雍正,跳过皇父的意见了。
但是弘时说话有用,隆科多随即转身吩咐,当真有人出去,将弘昼带进殿来。
此刻雍正皇帝脸色铁青,右手紧紧地握住龙椅的扶手,手上青筋毕现,口中喃喃地道:“这个逆子……”
少时弘昼进殿,却欢欢喜喜地向雍正磕头行礼,兴高采烈地大喊一声:“皇阿玛——”
这少年,满面风霜,眼下发青,显然是一夜奔波劳顿,眼下疲累得很,但是他精神头却很好,见到皇阿玛一张臭脸,照样高高兴兴地说:“儿子刚从清河大营赶回来。”
殿中包括下五旗旗主在内,雍正、弘时、廉亲王、庄亲王等人,全是一呆。
唯有平郡王纳尔苏一挑眉,心道:来了!
早先廉亲王说得清楚,丰台大营接管军务之事,是由弘时与弘昼亲自去办的。而雍正心头更是明白,十三阿哥教弘昼政务与办差,甚至将手下力量最最重要的信物交给了弘昼,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丰台大营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被奉天来人所控制住了。
——可是这又关清河大营什么事儿?
雍正在座上一挑眉,看见弘昼这副样子,心知刚才那句“逆子”,恐怕是骂错了。
接下来弘昼继续笑嘻嘻地回话:“皇阿玛,儿子是什么都不懂的,但是十三叔惯常教导我,要时时为皇阿玛分忧,还说三哥就做得很好。三哥带着弟弟去了丰台大营,说了一大堆什么整顿兵务的话,儿子见三哥说得有模有样的,就一一记下。然后自己跑了一趟清河大营,也依葫芦画瓢地都将那些话都描了一遍。清河大营的主副将官果然跟儿子跪下了,说要为皇阿玛效忠什么的,儿子就将他们都带来了……”
雍正心头一暖,弘昼口中的“什么都不懂的”,才是真的什么都懂了,都明白了,长大了,也懂事了。他双手一扶龙椅扶手,站起身,紧紧盯着弘昼,问:“他们都在何处?”
弘昼挺起胸脯答道:“不经传召,兵将不得入园,因此他们都在园外伺候。”
此刻立在雍正身边的弘时,万万没想到这个此前被他玩弄在手掌之上的五弟竟然摆了这么一道。弘时脸色发白,无声无息地往后退了一步。
这时候隆科多已经悄没声息地退了回去,转身出了勤政殿。自打弘昼回来,他已经隐隐约约觉得不对,待听说清河大营的事,方觉大事不妙,连忙出殿。可是隆科多刚一出正殿,已经是两柄利刃架在颈间。
此时殿外一个虚弱的声音响起:“臣弟允祥,求见皇上!”
雍正疾向前两步,大声道:“快大开了殿门,让怡亲王进来!”
此刻勤政殿的殿门打开。一名年轻官员此刻正背负着怡亲王允祥,一步一步地迈上勤政殿前的石阶。此人不是别个,正是石咏。
石咏此刻穿着一身借来的官袍,袍角早已被晨露打湿。此刻他小心翼翼地负着背上的十三阿哥,迈过高高的门槛,进入殿中。
雍正见状登时怒道:“石咏,你这小子也忒不知变通,朕早就许了怡亲王在宫中可以用坐轿,你就算扶轿进来,又有何不可?”
石咏压根儿还来不及请罪,旁边十六阿哥已经抢上来,与石咏一起,将十三阿哥扶到座椅上坐稳。
“皇上莫怪石咏,他是为臣所逼迫……”十三阿哥坐在椅上,一阵喘息,面上泛起一阵潮红,依旧艰难开口,为石咏说项。
雍正怒气未消,心里却已经转了过来:隆科多既然回京,石咏也回京便也不是什么怪事。而眼前石咏背着十三阿哥进殿的情形,让他想起当初那桩“矾书案”之后,石咏背十三阿哥出宫的情形。这份情谊,多年来到底是没有改变。
可巧,十三阿哥正好坐在廉亲王允禩的对面。允禩故意别过脸,转开眼光,不欲看他。十三阿哥却盯着允禩,凄然一笑,道:“八哥,你想必已经听到消息了。九哥……九哥就快要到京了。”
允禩听着心头一震,脸上肌肉一跳,似乎有些绷不住。
“几位旗主,允祥来迟,诸位勿怪!”十三阿哥这时候挨个向几位旗主打招呼。所有人之中,纳尔苏与广灵都比十三阿哥要晚一辈,此刻不敢大意,都起身向十三阿哥行礼表示敬意。
“几位旗主的属下,丰台大营没能好好招呼,是允祥的不是。”十三阿哥缓缓地道。
下五旗旗主听见这话,脸色全变了。当真是越有实力的人,说话越是低调谦和,不事张扬。十三阿哥越是说“没能好好招呼”,那意思便是已经弥补,已经“好好招呼”了一回。眼见着十三阿哥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丰台大营,想必已经在他一人的掌控之中。在加上此前弘昼带来了清河大营的人,京畿兵力已经多聚于此,他们的八旗兵马,哪怕再想蹦跶,也蹦跶不了了。
这一场“八王议政”的风波,几乎在十三阿哥一句话之间,便宣告平息。
十三阿哥说着,强撑起身体,向纳尔苏点了点头,道:“龚额正在收拢关外来的旗丁,眼下正在南苑整顿兵务……多谢了!”
纳尔苏心底一松,虽然旁边几位旗主的眼光纷纷向他转过来,可是纳尔苏却知道,这一关,他总算是过了。想必是龚额机灵,临时倒向十三阿哥,这也让他的镶红旗在下五旗中脱颖而出。以后镶红旗的日子,应该要好得多了。
纳尔苏一想到这儿,突然想起龚额,记起龚额好像是说他有个寡居的妹妹,外甥也在朝中为官的。这么一想纳尔苏好像想起来了——龚额的外甥,莫不是姓石吧!再转头瞅瞅石咏,纳尔苏的脸色登时古怪起来:他这次的运气,究竟是好,还是很好呢?
其余几名旗主虽然对纳尔苏又妒又恨,可是十三阿哥口中说是他们的人眼下都在南苑帮着“整顿兵务”,想必是不欲重罚。再加上早先康亲王崇安堵住了廉亲王参与议政的口,所以这一次下五旗有功也有过,但到底是没有犯下大过失,皇上看在他们被人“欺瞒”的份上,至少应该能让他们全身而退。
对面廉亲王的脸色却好看不到哪里去,盯着十三阿哥道:“十三弟,这还真要感谢你,为了‘八王议政’之事东奔西走。你许是还不知道吧,刚才皇上金口玉言,将镶黄旗许给你了,你就是镶黄旗的旗主了!”
正白旗倒罢了,镶黄旗一向由皇帝亲掌,眼下竟然也分了出去给十三阿哥。
廉亲王允禩的话里满是酸味儿,暗指十三阿哥亦是为了八王议政之事而来。岂料雍正与十三阿哥之间的情分,哪里是允禩一句话可以挑拨得了的。此刻雍正与十三阿哥对视一眼,君臣兄弟二人什么都没说,雍正已经忍不住流露出笑容,他知道十三阿哥之后断不会接受这镶黄旗,可是他对十三阿哥也一样,什么都可以给,哪怕是要他给正黄旗,又有何不可?
这时候弘昼在勤政殿中蹭了蹭,蹭到十三阿哥身边,亲亲热热地叫了一声:“十三叔!”
十三阿哥望着弘昼,又是欣喜又是感慨,冲他点点头,道:“五阿哥,做得不错,多亏有你!”
弘昼能以一己之力,说服清河大营的主副将官,带兵来援,这次他在危机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已经隐隐约约有了些十三阿哥当年的风范。
然而弘昼的出色表现,却直接将弘时推去了最尴尬的境地。弘时见势不妙,突然倒戈,貌似后知后觉似的大叫一声:“原来竟是这么回事!”
“皇阿玛,儿臣现在才明白,这件事竟然是借整顿八旗军务的机会,想要夺取丰台大营,并且妄议八王议政的祖制,想要从皇阿玛手中分权那!”弘时痛心疾首,一脸“皇阿玛您要小心呀”的表情。
雍正冷冷地看着他,不说话。
弘时心底一慌,一眼瞥见廉亲王允禩站在下首,当即伸手一指,道:“皇阿玛,此事全是廉亲王图谋不轨,为了一己之私利,纠集兵力,妄图逼宫。”
他想起旁人,登时一指殿门外,道:“对了,还有隆科多。要困住圆明园,没有步军都统衙门的参与,决计做不到。皇阿玛,待儿臣去擒住隆科多,为您护驾!”
说着,弘时抬脚就往外走。雍正刚刚开口道一句:“慢着!”只听这勤政殿中,廉亲王允禩突然哈哈哈哈地长声笑了起来。
“老四啊老四,你处处不及皇阿玛多矣,此话当真不假!”允禩像是想起了什么绝顶好笑的事,几乎连眼泪都要笑出来了。
雍正立在龙椅跟前,依旧铁青着脸望着允禩。允禩却毫不在乎,转身向外走,一面走一面大笑着道:“单看你这生出来的儿子,就知你与皇阿玛这天差地远的距离!”
弘时一张脸,登时涨成猪肝色。
允禩这句话狠狠地骂了弘时,顺带损了雍正,还连带抬高了他和他的兄弟们。可是这句话骂得一点都不错,康熙膝下九子卷入夺嫡,每一人都有过人之处,没有一个孬的,至少没有一个如弘时这般,又孬又无耻……
大约也就是因为允禩这样的态度,这位廉亲王从勤政殿中走出去,竟没有一个人敢去拦他。
殿中一片死寂,众人面面相觑。弘时也愣在当地,实在不知该继续这样强装,还是干脆跪下,抱着皇阿玛的腿痛哭流涕。
*
石咏自打进了殿,就一直默默地立在群臣末位,一言不发。弘时在叫着要替父除害,去外头擒住隆科多的时候,石咏却知,与廉亲王同谋的人都已经大势已去,隆科多自然不会漏网。
得亏他跑了一趟树村,在八旗出城驻防的行营里寻到了几个熟人,将事情按照轻重缓急一说,虽然这里的八旗旗丁都是半信半疑,但还是听了石咏的话,全员出动,在圆明园周围布防。
待到隆科多带步军都统衙门的人赶到,这些八旗旗丁就只说是奉了“三阿哥”之命,在此驻防。隆科多一听觉得是自己人,也没在意,只管带着步军都统衙门的人进圆明园,围住了勤政殿。然而石咏带着的这一群八旗旗丁,则在圆明园外又围了一圈,围得水泄不通,因此丰台大营那里赶过来好几个报信的,全部被逮个正着。
待弘昼与十三阿哥赶到之时,石咏终于松了一口气,晓得清河与丰台大营落入掌握,便是大局已定了。允禩布这个局,远算不上是□□无缝,但是石咏大致能理解,允禩永远都会站在雍正的对立面,无论机会多大,他都会去尝试,大不了没成功便是一死。只是石咏还有些想不通,为什么弘时与隆科多都心甘情愿地为允禩驱使,甘愿跳进这个坑。
——权势大位,真的有这么大的诱惑力么?
这边雍正也想不通,他目送允禩出门,见他的背影消失在勤政殿外,念及隆科多,再将视线移到弘时面孔上。
弘时确实如允禩所说,不及康熙诸子多矣,此刻他扛不住皇父冷冽目光带来的压力,上下牙轻微地的的互击,越来越频密。弘时这才意识到自己早已在情不自禁地发抖,腿一软,便拉着雍正的袍角跪了下去。
雍正目光如刀,紧紧盯着弘时的脸,唇角却情不自禁地向上抬着,带着笑容:“弘时,看起来你与你八叔处得很合适,处处以他为先,他说什么,你便听什么……”
见到皇父这样的笑容,弘时心头一下子慌了,攥住雍正的袍角,道:“皇阿玛,儿子知道错了,知道错了……”
岂料下一刻雍正从牙缝里挤出几行字:“既然如此,朕不如将你过继给允禩?”
此前允禩不是还笑雍正的儿子都窝囊吗?那么雍正便干脆把他最窝囊的一个儿子送给允禩,他不要也得要!
这一句几乎让弘时当场昏死过去,将他过继给皇父最厌恶的政敌,自己将来哪里还能有半点指望。弘时骇得魂飞魄散,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只觉得自己的手指正无力地攥住皇父的袍角,可是皇父无情地将那袍角一抽,弘时整个人的身体便彻底向后软倒。
“允禩甚至不配为朕的兄弟,皇考当年就曾斥其柔奸成性,妄蓄大志。朕即位以来,允禩依旧怀挟私心,播弄是非,动摇百官,他不仅不配为臣,亦不配与朕的兄弟们同列。他根本就不配叫允禩,他就该叫做‘阿其那’……”
雍正这话说得大声,声音远远地送出去,允禩正步出勤政殿。雍正的痛斥声他听得一清二楚,脸上却始终没有丝毫表情,只在雍正说到“阿其那”时脚步顿了顿:
——四哥,你既如此刻薄,却与我全然无碍,不过一死而已。但你一时之怒,只怕会真正伤到重视这份兄弟情谊的人,伤到你最要紧的人。
允禩这么想着,抬脚继续向前。
果不其然,下一刻,勤政殿内传出一声惊呼:“姑父!”
接着无数个惊慌失措的声音响起:“怡亲王——”
其中夹杂着雍正皇帝急切的命令:“传太医,快传太医!”
允禩一声冷笑,抬脚行得更快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