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八十三、凶手
按照传信来的时间算一算, 高晏是在三日前被找到的。
高晏落水, 云喜昏迷,一时高家上下慌了神, 好在高晏的管家稳重, 暂时稳住了大局, 但因为当时太过混乱,高家出事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
不过也因为混乱, 管家编造的高晏和云喜一道昏迷的谎言没有被戳穿,除了高福小巧跟当时被他们叫住帮忙的几个人, 还有制造事故的凶手, 没人知道高晏失踪。
管家原本担心凶手会在这个时候搅风搅雨,但凶手似乎这会儿变得聪明了, 没有趁乱散播谣言, 否则可以顺着这一点查到蛛丝马迹,当然也有可能他们根本不在意管家隐不隐瞒,为的只是要高晏的命。
高晏顺着水流被冲到了下游, 恰好有住在山林里的猎户路过救了他,然而猎户的家并不在傍河附近, 而是在隔壁山林里, 加上管家顾及为了稳住高家编造的谎言,不敢大肆寻找,等肃王到了之后, 假借销毁罂粟的名义四处搜罗, 才将人找到。
找到的时候高晏刚刚清醒, 但因为伤了腿,不能走动,加上不知道外界是什么情况,不敢贸然联系,肃王找去的正是时候。
元清帝看到这长松了口气,只要高晏还活着就好,只要活着,其它都不成问题。
肃王知道他担心高晏,所以一找到人就派属下快马给他送来了消息,关于事故的幕后黑手还没有查出来,得再等一等,不过按照暂时得到信息,肃王认为跟他之前推测的相近,虽是预谋犯案,但背后指使的人并非他们以为的那些人,恐怕是高晏与河间府当地几个势力的冲突,他暂且锁定了几个目标,正在调查中。
元清帝看完当即提笔写了回信,然后又立刻让人送走。
其实冷静下来,他也觉得这一回的事故约莫是“意外”,若是半年前使出这样的手段还有可能,但经过这半年,他的声望、朝廷的声望在民间极好,皇后说的舆论学他已经运用的炉火纯青,加之今年出奇的风调雨顺,至今未听到有哪里受了灾,那些人不会傻到在这个节骨眼上跟他作对。
而且就算为了盐改跟他对抗,那也得等他提出来再说,他如今什么都没有做,高晏虽然将新盐制了出来,但除了上贡给宫里用之外,还没有开始出售,这些人不至于这般着急,也不至于如此没有远见。
所以很有可能那幕后之人针对的只是高晏。
但不管怎么说,事情已经发生了,高晏也没有事,这个机会却递到了元清帝手里,只要操作的好,能趁机解决不少事情。
于是元清帝和太傅一番商议,通过时报,将高晏遇袭的事透露了出去,头版头条加粗加黑。
历代都有过官员受到袭击甚至被暗杀的记载,大魏也不例外,但对百姓来说,这只是朝廷的事,是皇帝要关心的事,与他们没有多大干系,但这一次不同,时报不再只是歌功颂德,或者专注民间小事趣闻,十分明确清晰的将政治阴暗面掀开了一角,展现给众人。
操纵舆论这种事,几个月下来,皇后已经给了元清帝最好的示范,以大魏目前的情况,不需要做的太过,仅仅只要在发表新闻时调整一些语序,或者加入一些稍微带有引导性的词语,便很容易调动百姓的情绪。
高晏这件事便是如此。
大魏如今的盐价虽比周时要便宜许多,但也不是足够寻常人家肆意挥霍的,至少不够让他们在冬日用盐大量来蓄存腌菜腌肉,所以文章中明确写明高晏带领一众属下研究出了新的制盐法,这种制盐法能够促使盐大批量产出,同时隐晦表明陛下有降盐价的意图,然而高晏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受了重伤。
文章丝毫没有明确提及高晏的重伤跟新盐的出现有关,但结合上下文,任谁听着都有一种高晏是因为发明了新盐,所以才被人加害。
盐不是别的东西,它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每家每户每日每餐都会用到,不管是高晏制出了新盐,还是陛下有降低盐价的意思,都让百姓欣喜,而想要阻止的,在百姓眼中都成了恶人,顿时激起不少民愤。
随着时报的传播,各地学子纷纷站出来批判,一些自认清白的官员也跟着发声,等议论纷纷时,那些没有发声的忙接二连三站出来表态,对重伤高晏的幕后黑手进行了谴责,仿佛不表态就是反对,就是不清白一样。
元清帝冷眼瞧着,将舆论扩散牢牢掌握在能控制的范围内,眼见发酵的差不多,便将热度渐渐散了下来,舆论虽可以操作,但不能太过,否则一个不好就会被反噬,这一点皇后十分郑重的给他讲过几个反面例子,叫他引以为戒。
未来盐改的趋势便借着高晏遇袭一事冒了个头,但要真正施行,还得再等一等。
肃王这一去便是大半个月,期间元清帝和穿越者们各自忙碌,普及新式织布机的事,蜂窝煤和煤炉改造的事,还有开采煤矿铁矿金矿等等矿物的事也提上了日程,有穿越者们提前的预知,哪里生产什么矿石,他们一清二楚,包括其它国家,听得元清帝恨不能立刻就派人去将那些矿石挖回来。
还有扩大生产玻璃,生产镜子,督促练兵……而且冬日来临,皇后几个又鼓捣出了一系列保暖用品,围巾手套口罩棉衣等等,各式各样。
因为没有实物,听到要求的针工局最初不知道如何做,幸而有元佩,他的换装系统很快将一套现代冬装兑换了出来,男式女式都有,有了实物,照着复制便简单多了。
元清帝也得了一套,从头到脚,帽子围巾手套保暖内衣毛衣羽绒服长裤短靴,连内裤袜子都有,还有两种颜色供选择。
他穿着试了试,确实暖和,不过在殿里穿一穿无妨,面见朝臣上朝肯定不能这样穿,倒是可以给皇叔送去,想起上次回来消瘦的皇叔,他将深色的那一套派人快马送去河间府,相比坐在暖室里的他,皇叔才最需要,当然还有各种补品。
这期间,由杨仲仁牵线,太医院跟元佩和梁平安进行了一次商谈,不论过程如何,最后达成了友好合作,就两人提出的新医学开始了探讨研究。
而梁平安也终于能够得到权威指点,深入学习起了中医来,毕竟整个大魏最好的中医资源都在太医院,他之前光凭自己死读医书总有不懂,这下子积攒的许多疑问都有了解答。
整个十一月便在各自忙碌中度过,到了月底,肃王派人传来消息,谋害高晏的幕后凶手被找到了。
果然如他们所猜测的,这幕后凶手是冲着高晏的来的,若说跟盐有关系,确实有那么一点。
谋害高晏的是河间府当地的官员,背后有没有其他官员推波助澜还在调查中,不过已经牵扯出了几个。
高晏当初带着一腔冲劲去了河间府,太过着急想要做出一番成绩,以至于不知不觉间得罪了当地官员士绅,还与其中两家发生了冲突。
临海各省历来有收集海盐的举措,不过多依靠天然,等海水退潮去收集岩石上露天暴晒出来的,而不是像高晏这样,开辟盐田建立堤岸,有预谋有规模的晒制。
高晏的盐田建好后,吸收了不少当地盐民去为他劳力,导致原本私下默认划分了海岸盐岩的士绅们原本通过海盐与商贾们换取的收入大大减少,因为高晏有圣谕,那些官员士绅们也没有办法,只能忍下。
这一忍就是半年,期间各种摩擦不快逐渐累积。
尤其主谋那位张老爷,他宠爱的庶女看上了高晏,一心想要嫁给高晏,结果被高晏拒绝,张老爷一口咬定他是为了女儿,他想害的是云喜,而非高晏,根本没想到高晏也在马车上。
他认为是另一个主谋周老爷蛊惑诓骗了他,是周老爷给他提供的消息,然而周老爷根本不承认,表示他只是随口说了几句,完全没想到张老爷真的会按他说的去做。
两人互相攀咬,在被肃王收拾了两次后,乖乖招了,张老爷说对了八成,他确实是存了害死云喜,然后让女儿嫁给高晏续弦的打算,但更多是想要找找高晏的晦气,挫一挫他的气焰,他当时收到的消息,确实是只有云喜一个出城上香。
而在这其中捣鬼的,自然就是周老爷了,话是他故意递给张老爷的,也是他故意刺激的他,去撞马车的人也是他安排的,他的目的不是云喜,而是高晏,但他同样表示只是想挫一挫高晏的傲气,并不是想要他的命,否则当时就会让人在水下动了手。
不得不说他安排的确实缜密,肃王很是花费了一番功夫,连他越来越敏锐的直觉都用上了,才查到了蛛丝马迹,然后顺藤摸瓜将人揪了出来。
但周老爷说的他不全信,周老爷敢这样做,背后肯定有人,或者说他仗着有人能给他撑腰才敢这么做,高晏没有刻意隐瞒身份,只要稍微一查就知道他是谁,皇帝奶兄,天子近臣,敢对他动手,已经不是胆大的问题。
元清帝略一想,干脆叫皇叔将人押送到京城来,他亲审一审,他有听心之术,便是再嘴硬也没有用。
说到听心之术,这一月观察下来,他发现看到画面这一项只对皇叔有效,皇叔离开后,他再没有从别人那里看到过他们心想的画面,只能听到声音。
叫他不禁想念起了皇叔,一月不见,不知皇叔是不是又瘦了,这一月过得如何,当然,咳,不得不承认,还有皇叔临走前对他做的那件事,没有享受过的时候,他从不觉得如何,但享受过了,临睡前每每都会想起,然后忍不住回味。
连皇叔幻想的那些画面都被他从记忆里调出来,时不时回顾一下。
一如此时,因着傍晚在太后那里吃了些补品,他辗转反侧睡不着。
元清帝从来不喜欢自己动手,从前他自认并不热衷情/事,也极少需要自己动手,梦里与皇后都是简单了事,如今想来果然是梦,根本没有感受过真正的快意,如今感受过了,不免想入非非。
终于有些理解为何祖父会热衷于这种事。
忍了忍,终是没忍住,脑海里回放着皇叔跪下去亲吻的画面,还有抬眼看他的表情,伸出了手。
唉,皇叔快些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