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 第一百零四章 请神算挂(一)

第一百零四章 请神算挂(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安神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小车不倒只管拉——你就拿出老黄牛精神,哈下腰,猛使劲儿,为队上的人们多谋福利吧!

不过,腊梅知道,现在只是不提倡信神鬼,人们背地里信,管得也不严。

但到了“破四旧”的时候,这就是牛鬼蛇神,是一定会被上纲上线挨批斗的。

为了把影响降低到最低,没人烧香的时候,就把牌位及香炉藏起来,桌上放上别的东西。直到有人来烧香,才摆出来。

有了“白头发老奶奶”的保佑,队长王贵兰心里有了底儿,虽然各生产队都吃起了牛眼窝头,有的甚至光吃红薯和胡萝卜。

十一队仍然蒸平常的大窝头,仍然是大人两个,孩子一个,晚上有时减半,添上四块熟红薯、四根熟胡萝卜。人们倒也能吃饱肚子。

只有王大肚吃不饱,队上特别照顾,每顿饭多给他一篦子熟红薯或者熟胡萝卜。

人们心里都有杆秤。全村十三个生产小队,唯独十一队的伙食好,在整个王店村已经人人皆知,别的队上的人羡慕十一队,每逢说起话来,人们总是说:“十一队上的人们算是托生在福窝儿里了,到了大冬天还吃干粮!”

十一队的人自是引以自豪,也听说了队上囤里的粮食不见下。在感谢队长王贵兰有算计的同时,也把心理儿倾向了“白头发老奶奶”。人们的想法与保管郑金栋几乎一样:

白头发老奶奶是小傻妮儿腊梅的保护神,小傻妮儿住在队部,她也就把队部当成了小傻妮儿的家,保护起队上来啦!

队上最主要的就是管一百多号人的吃饭,她通过她的神力,不断给队上的囤里添粮食,保住了人们有窝窝头吃。

在人们的心目中,“白头发老奶奶”成了他们的大恩人。

不知从哪时候兴起,冬天没事的时候,人们喜欢做一件有点儿神奇的事情:请“田小姑娘”算命。

具体做法是:晚上用家里的畚箕翻过来,口朝下,倒盖一块干净的土布,由两个人做成抬轿子的样子,到田里去请田小姑娘。

人们抬着簸箕来到田头,先烧几张冥纸,再给田小姑娘说一大串好话,哄她高兴。

唠叨一会儿,抬畚箕的人突然手上一沉,感觉有了份量,高兴地说:来了,田小姑娘上轿了。

于是一群人兴奋起来,紧紧地跟着畚箕,来到附近人家避风的墙壁下,捧来一大把草木灰,细心地铺在地上——这就是田小姑娘写字的“纸”了。

然后在畚箕上倒插一只筷子,当作田小姑娘写字的笔。再有两个人抬着簸箕,让“笔”尖够着草木灰(纸),然后一动不动地停在上面,认真地听问事人的口述。

田小姑娘的“笔”在簸箕底下,晃晃悠悠地“写”着字。

问事人口述完毕后,拿掉簸箕,草木灰上出现的不是字,而是不规则的图案。

解读图案需要有灵气的人,一般都固定一个未出阁的女青年,让她根据图案,讲解所问事件的吉凶祸福。

一个完了,再抚平草木灰,进行下一个。

但解读人都往好里说,逗笑了为止,有时根据图案的方位、样式,再加上解读人平时的了解,也能说个大概齐,这也是得以流传下来的一个原因。

往回送也有讲究:要小心翼翼地抬到田头,下轿前要不停地说好话,谢谢她,田小姑娘就顺利下轿回去了。

据说,有一次送的人不说好话,也不谢她,田姑娘就不肯下轿。抬轿的粗心大意,把畚箕拿回家,往墙角下一扔了事。

那知到了半夜,这只畚箕不停地跳,吓得这家人一夜睡没睡。当家的还因此生了一场大病。闹的人们都愿意去请,谁也不愿意去送。

冬天没活干,又没有娱乐活动,十一队的人们听说别的队上都在请田小姑娘,也想拾起来,到田间去请。

有人建议说:“还请什么田小姑娘,咱队有白头发老奶奶,比田小姑娘不灵的多!要请,还不如到到腊梅屋里请白头发老奶奶呢!”

“对呀,放着大神不请,还冷冷刺刺地去地里干什么?送的时候还你推我,我推你的。在腊梅屋里,连请带送都免了。”

于是,人们纷纷集中在腊梅屋里,在白头发老奶奶牌位前问事。

解读图案需要未出阁的女孩儿,腊梅正好够条件,又是白头发老奶奶罩着的人,自然而然地当了解读员。

腊梅也愿意担当。这样她可以接触更多的人,为更多的人排忧解惑,从而树立自己的威望。

她是重生的人,从这一世走过一次,自是知道各家的情况。谁有几个孩子,男孩娶了哪里的媳妇,女孩嫁了哪里,通过几个月的回忆,再参考前世现代的情况,她都能记起来。

为了了解人们,她也曾下了一番功夫。在这世,看着人们的现状,回忆前世的情景;

在前世现代,为了避嫌,她虽然不串门,不给人们打交道,好奇心驱使,她就在空间通道的笼罩下,到人群里去捡耳朵,熟悉人们,了解人们的情况。

实在弄不清的,就装作说话拉呱,向前世的弟弟王贵勇询问。几个月时间,把前世现代的人们都了解了个清清楚楚。

谁是五十年前谁家的后代,都能对上号,甚至把他们的经济情况也掌握了起来。

让她解读“白头发老奶奶”的图案,没有不准的道理。

也与请田小姑娘一样,人们在白头发老奶奶牌位前的桌子上铺上一层草木灰当做“纸”,在一个簸箕上倒插上一根筷子当做“笔”。

由于腊梅在这个屋里住着,又是解读员,也就充当了抬簸箕“写字”的一分子。另一个可以随便叫一个人,有的是问事人亲自抬。

抬簸箕也有技巧。别看两个人都稳稳地抬着,一动不动。其实用的劲儿并不均匀,簸箕一直在不停地晃动,这才出现了下面的图案。只是动的十分轻微,人们看不出来罢了。

如果一方想达到什么目的,可以暗中使劲儿,让簸箕随着自己的心意抖动,这样,就能画出自己想要的图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