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炮轰鹤丸城
所谓“国崩”,最初的由来是1551年,大友家的家督大友宗麟得到了葡萄牙的舰炮,如获至宝,置于城头,命名为“国崩”,到后来,凡是口径大点的弗朗机炮都成为“国崩”。
岛津忠恒所说的国崩,就是通过与南蛮人的交易中获得的大型弗朗机炮,按琼州营的标准,属于被淘汰的货色。本来这种上世纪的火炮用于野战也只能勉强够用,作为岸防炮则完全不合格,不过鹤丸城建在海边,有距离上的便利,加上城池高度的加成,这种射程不算远的炮也能打到海上。
接到藩主启用国崩的命令后,负责维护和发射的武士不敢怠慢,非常虔诚地敬过天照大神后,再仔细擦拭原本就光滑无比的炮管国崩一般有专人维护,定期用油擦拭,保持随时可以发射的良好状态然后给子铳转填炮弹,再套入母铳。
繁琐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武士们从照门孔瞄准了最大的一艘船。
海面上,高杰请示刘烨:“城内守军一直没有交出凶手,我们是否做好炮击准备?”
刘烨看了看太阳的位置,估算了一下时间,点头道:“让所有炮手进入战斗位置,我们再等半小时,如果还没有动静,就向城内开炮。”
话音刚落,“咚”的一声,对面的城楼出传来一声炮响,一枚炮弹从城头飞出,不偏不倚落在了“广东”号的甲板上,一个正在收拾缆绳的水手被当场砸死,炮弹在坚硬的甲板上弹起后,又将一名警卫队士兵的脑袋削掉了。
船上所有人都大惊失色,高杰反应最快,大声下令:“保护将军进入船舱,对城堡进行火力压制!”
这时又是“咚”的一声炮响,第二枚炮弹再次飞向“广东”号,只不过位置有些偏差,砸到了船尾处,没有人员伤亡。虽然被称为国崩的弗朗机威力很一般,但是得益于预先装填弹药的子母铳设计,射速比一般的加农炮要快不少,短短的时间内能够连续开火。
刘烨勃然大怒,居然趁我们不注意先开炮,推开了试图簇拥着他进入船舱躲避的众人,大喝道:“日本人的小炮而已,要躲什么?他们既然敢先行开炮,就让他们承担后果。先把这几门小炮给我炸成粉末!”
见刘烨不愿入舱躲避,高杰不好再劝,只能想办法先把城墙的火炮解决掉再说。
在琼州营反击前,城头开了第三炮。估计是弗朗机炮连续发射后被后座力移动了位置,这次偏的更远,落到了“山东”号上,不过也取得了效果,砸死了两名士兵,一名水手重伤。
舰队的全体炮手本来就处在战斗位置,得到命令后立即开始了还击。大大小小的加农炮把火力全集中在了国崩炮发射的部位城门楼。
“轰轰轰轰”,猛烈的炮声连续响起,雨点般的炮弹飞向城门楼,负责发射国崩的炮手目瞪口呆,他们还从没见过这样壮观的景象一个大名拥有几门国崩炮就很了不起了,从未有人想过把几十上百门炮集中在一起使用,对一个点进行如此密集和高强度的火力打击。当然,就算想得到,全日本也没有哪个大名能做到,德川家光也没有这样雄厚的家底。
这么近的距离,这样密度的火力,让炮弹的精度和试射校准的步骤都不重要了。即使有四分之一的炮弹飞到了别处,剩下的炮弹仍然对城门楼进行了超饱和攻击,两门国崩和十几名炮手连同这一段城墙都在猛烈的炮火下化为了齑粉,灰飞烟灭。岛津家视为镇城之宝的两门国崩就这样报销了。
其余守军被这铺天盖地的炮火吓破了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赶紧连滚带爬地跑去向藩主报告。
岛津忠恒此刻从病榻上坐了起来,正在儿女和重臣的簇拥下等待着好消息。没想到好消息没来,隆隆的炮声倒是传过来了。最开始是很久没有听到过的国崩发射的响声,众人正陶醉在这美妙的声音中,回忆起当年用这种利器击退强敌的峥嵘岁月,紧接着传来了暴雨般的炮声,打碎了他们所有美好的回忆。
众人面面相觑,岛津忠恒疑惑不解:“这是……敌人的大筒?可是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动静啊,这样程度的声音,那得有多少门大筒啊?”
这时一名武士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哭丧着报告:“国崩炮……玉碎了!”
众人哗然,岛津忠恒更是一头栽倒,差点滚落在地,幸好被守护在旁边的岛津千代扶住。
岛津忠恒连喘了几口大气,颤颤巍巍地问:“诸君,敌人如此强悍,该如何是好,谁可出城迎敌?”
刚才叫嚷着出城迎敌的岛津光久没有吭声,似乎没有听到这句话,其余的臣子和武士倒是不失彪悍本色,纷纷回答:
“臣下愿往!”
“请主上下令,愿出城与敌决一死战!”
……
不过没等他们做出决定,“轰轰轰轰”,密集的炮声再度响起,这次的炮弹似乎是冲着城内来的,所有人都听到了炮弹划破空气时的“呜呜”声。这种声音越来越近,最后近在咫尺。
“轰隆”、“哗啦”,各种声音响起,似乎是房间倒塌的声音,紧接着剧烈的震动感传到了天守阁内,有年纪大的臣子站立不稳坐倒在地,头上的瓦片开始“哗啦啦”地往下掉落,然后摔的粉碎。
这种感觉凡是日本人都不陌生,作为火山密布的国家,地震是家常便饭,这样的感觉只有地震才能遇到。可是眼前的这一幕明显不是地震造成的,而是敌人的炮击造成的。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慌失色,岛津忠恒更是面如死灰,喃喃道:“敌人的大筒,居然可以做到这样子吗?”
“广东”号上,在周围震耳欲聋的炮声中,刘烨咬牙切齿指着鹤丸城,“给我狠狠地炸,我要把萨摩藩的这座破城夷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