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无巧不成书
夏国历史悠久,五千年泱泱历史雄冠现今任何一种现存的文明。因此王朝更替难以胜数,因此也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古都。但无论怎么讲,这座汴水边上的汴梁古城都能够当之无愧位列前五之数。
一路上聊天聊地,也消磨了许多旅途上的枯燥,兴致起处,起哄请了班中美女唱几首流行歌曲,更是使得氛围推上了高潮。
大巴九点多抵达汴梁,时间还早,按照班长大人苦心孤诣的策划,一班人熙熙攘攘开始奔向景点。
汴梁因为某些历史原因,很多古建筑都已湮没无存。时至如今,汴梁城中,大部分古建筑都为复建,所以,相比豫州同为历史名都的洛城,少了一些历史的敦厚感。
但好在它自有自己的优势——以着景区各种经典而极具历史文化氛围的节目表演而取胜。
位于中京东西,沿袭汉魏雄风,继承了大唐风采的洛城积淀了足够的历史底蕴的洛城的静,并着秉承北宋风采、士子风流的汴梁的闹,恰成了豫州最明亮的明珠。
话扯远了。
也正是汴梁景点多为复建历史建筑的缘故,很多景点都比较密集的凑在了一起,这也方便了大家的路程规划,免了许多车马劳顿之苦。
就这样,一天时间在逛吃逛吃之中很快度过,渐渐夜幕降临。
“咳咳,晚上清明上河园正好有东京梦华的演出,大家谁去。”一班三十多人吃罢晚饭,班长大人拍拍手,问道。
说着,他将目光投向高兴义。
高兴义,寝室就在吴起隔壁,而且家就在汴梁市区,因此对于汴梁很是熟悉,此次行程规划,没少出力,也充当了半个导游。
大家目光向他投来,高兴义笑着点头:“来汴梁一定要看东京梦华演出。它经典的八首宋词串联而成,演出围绕宋词的意境而渐次展开。剧中熙熙攘攘的宋代市井风情,都城东京汴梁的繁荣与奢华,尽在其中。”
“都去,都去!”话音未落,立马有人应和道。
吴起皱起了眉头,晚上七点可是他一贯登入游戏的时间,而且如今正是燕赵堂快速发展的阶段,外患不断,更是一刻都不能分身。
念及于此,吴起苦笑着抬起了手:“班长大人,我晚上还有些事情,可不可以不去了?”
“嗯?”班长王博宇诧异看向吴起,这厮策划了一手汴梁之旅,为什么最热闹的东京梦华演出不想看了?
注意到大家的目光,吴起只好坦诚道:“玩得游戏里面有一个活动,脱不开身,只好忍痛割爱,放弃观看演出了。”
此时已是大三阶段,大抵上大家对于班中每个人情况都有些了解。吴起网瘾少年一枚,依靠游戏赚够自己学业的钱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对于吴起而言,游戏就是工作。
因此,王博宇听了解释,点点头,刚准备同意。另一边却有人不大乐意了。
那人阴阳怪气的道:“早上自己说好的活动一起参加,结果晚上却又想溜走。五哥,这样不大好吧。”
气氛突然为之一滞,吴起拿眼看看那人,已在意料之中,姚之平。
一般而言,大学同学之间除却室友之外,因着鲜少朝夕相处,虽然感情淡一些,但都能保持着表面的友好,见面打打招呼,碰面聊聊天,帮一些举手之劳的小忙,大抵都是这样。关系不会多好,但鲜少会出现冷脸相对,抑或反目成仇的情况。
但吴起跟姚之平却好巧不巧,关系就属于后者——基本上冷脸相对,仇家一般。
事情说来好笑,但又恰如“无巧不成书”所言。
首先背景是姚之平家境不错,典型富二代一枚,也养了一些娇惯的脾气。而我们的小五同志,从小家里父母忙于小生意,爷爷奶奶过世的早,因此早早体验了自由的苦于乐,也渐渐养成了自尊自立性格,后来很早形成经济独立之后,更是将自立自尊的性格发挥到了极致。
而故事发生在姚之平追求学校其它专业一个妹子,那妹子却对这位公子哥不怎么感冒,接二连三拒绝仍遭到死皮懒打之后,终于在一次姚之平苦心孤诣制造的表白现场爆发,美目一横,顺手拉过旁边吃瓜看好戏的男生声称这就是她一直暗恋的人。
而同样吃瓜的各位想必可以想的道,好巧不巧,这位被拉住的男生,正是因为忽然嘴馋且大发兴致,而不辞辛苦夜晚下楼去不远处餐厅买了烤串的小五同志。
于是,当时的画面诡异的定格在了,因为吃到美食而美滋滋的表情僵在脸上,又新鲜挂上了懵逼表情的小五,穿着人字拖,大裤衩,大背心,一手烤面筋,一手烤肉串,活脱脱屌丝少年形象的他被萌萌哒的妹子搂住了胳膊,看呆了其余吃瓜群众。
本来这种误会,说开了就好了,可是不等吴起出口,喝了点酒壮胆,又因为再次遭拒心中不忿的姚之平同志,看到自己女神搂住了自己一向看不惯的吴起,登时恼羞成怒,对着吴起一阵羞辱。
什么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类侮辱之后,后面更是上升到了人身攻击,问候父母,问候家庭的话语不带重样,骂了一通。
好家伙。
我们的小五同志,小学扛把子,初中高中,江南江北一条街响当当的“人物”,哪里经受到了这种侮辱。
因此,等到班中同学急匆匆赶来之时,画面已经定格在了,我们威风霸气的小五同志,一手烤肉串,一手烤面筋,美滋滋的享受着,大背心,大裤衩因着习习夜风而微微飘扬。
而一身帅气打扮,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的姚之平同学,则被吴起的人字拖踩在地上,鼻青脸肿,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从此以后,我们小五同志的“美名”从此流传在中京水利大学的各个角落,而悲催的姚之平同学,却只能光荣的成为了背景板,为着每一个新来的学弟学妹所仰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