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收服吴越
自秦至唐一千年中,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北方。在藩镇割据、连年战乱的时代中(仅910-953),北方的经济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人口锐减,加上水灾、暴政、战乱,经济一度陷于停滞状态。
与此同时,南方的割据政权由于环境相对稳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这些南方诸政权中,吴越国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在钱王“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基本国策指导下,大力发展基础建设。农田水利,手工业、商贸业等行业逐渐开始昌盛起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吴越国的经济走在了这个时代的前沿。我们今天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杭州等地的繁荣始于钱王开创的吴越时期。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其手工业的发展做个宣传。作为手工业中的特色,制茶、制瓷、纺织业那都是享誉海内外的,不仅内销,还外带出口(远销日本、朝鲜等地)。时至今天,杭州等地的手工业仍然凭借着优良的做工、华丽的装饰、精湛的工艺为现代人们所喜爱。
说起来,这一切一切的繁荣都要归功于当时完成这一重大转型的开括者——钱镠(liú)。
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年少从军,因其战功卓著,被任命为了杭州刺史。当时恰逢中原局势混乱,各地枭雄并起,钱镠也不甘寂寞,于923年割土自立,建都于杭州,管辖两浙之地,雄踞一方。
钱镠是一位合格的都市管理者,特别是在他统治区内修水利、筑海塘,疏浚湖泊、灌溉农桑、开拓海运,发展贸易,奖励垦荒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应该算是一代贤王的典范。
钱镠去世后,由他的继承者继续掌权。钱氏政权经三代五王的不懈努力,于最后一任国主钱俶(原名钱弘俶)手中到达巅峰。
钱俶虽没有先祖那样的高瞻远瞩,功勋卓著,却也可称得上贤明二字。在位期间依旧实行原有国策,繁荣超越之前。
【佛教文化】
作为一个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吴越文化,佛教兴盛是其高度发展的一个突出标志。
吴越国的统治短短不到百年,可在杭州境内兴建的寺院与塔幢竟达数百之多,可谓是当时绝无仅有的记录。吴越国民深受佛法熏陶,自然也愿意为佛事贡献一份力量。于是在短短百年的时间内,一座座著名的名刹古寺纷纷拔地而起,如杭州比较著名的雷峰塔、灵隐寺、保俶塔、六合塔、临安的功臣塔等等都是吴越时期修建的。时至今日,每逢旅游黄金周,人们依然会去这些景点参观游览,可以说它们见证了当时吴越文化的昌盛。
随着佛学的兴盛,文化的发展,印刷业也迎来了它的春天。印刷术记载着文化的传播。实际上杭州已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大印刷中心,几十年后的活字印刷术由毕昇发明也绝非偶然。
吴越国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世人所称道。可你要知道,当时的背景是乱世,只有强大的军事武装力量才是王道。由于军事作战能力一般,地狭兵少,实力不足,吴越一直以效忠于中原王朝为主要军略。
宋军的南征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多个地方割据政权相继被消灭,这让南边一些小的政权国家感到了潜在威胁,但由于实力弱小,无力抗衡,于是他们动起了心思——请降。
其中吴越国主钱俶就非常懂得变通。当看到强大的宋朝崛起时,不再犹豫,毅然决然的决定归降朝廷。
变通并不是“背叛”,而是审时度势之后作出的正确选择。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英雄择主而事”说的便是这个意思。
懂得“变通”的人,绝不会固执的一头撞到南墙,绝不会凭感情办事。司马迁懂得变通,忍辱负重,才有《史记》的流传;爱因斯坦懂得变通,高瞻远瞩,才有“相对论”问世;鲁迅懂得变通,弃医从文,才有中国的新文化享誉海内外;钱俶懂得变通,才能让吴越国繁荣依旧,不受刀兵之乱。
公元978年,钱俶奉诏入京,自献疆土于宋,而宋太祖赵匡胤也非常的够意思,对主动归降的钱俶以礼相待,依旧封其为吴越国主,领天下兵马大元帅(虚职)之职。
【精兵】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迷惑:为啥宋朝对阵后蜀、南汉总是会轻而易举的取得胜利?在我看来,主要还是归根于赵匡胤的精兵政策!
在早年间,赵匡胤的成名之战(高平之战)中,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将不在勇而在谋,兵不在多而在精”。这便是赵匡胤探索出来的新道路——精兵强将之路。
首先咱们先从“强将”说起。众所周知,赵匡胤在当上皇帝后,没用多长时间,便有了大动作——削权,即所谓的杯酒释兵权。这个历史书中也提到过,通过削权成功消除了掣肘皇权的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可我要说的是,在削权后,赵匡胤又在悄然间开始了一次洗牌,对那些忠心又颇具能力的将帅们,赵匡胤仍然选择了重用,比如慕容延钊、李处耘等人,依然手握大权,依旧是赵匡胤所依靠的左膀右臂。
不仅如此,赵匡胤还积极提拔年轻将领,比如曹彬、潘美、米信等人,都成为了宋初时的良将。
事实证明,赵匡胤的眼光很是毒辣老道,他所选择的这些人都没有令他失望。在他的带领下,这些人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匕首,以各自的使命将宋这个新生的王朝,带向了成功,带向了强大。
还是那句老话,一个人再怎么聪明,他的力量毕竟有限,想成大事,身边必须聚集一群人才。赵匡胤能成为一代雄主,除了本身的聪明才智外,他的身边还聚集着这群英才良臣。这是北汉、南唐、后蜀、南汉等国所不具备的优势。
再说精兵。如果你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宋史足够的了解就会发现,赵匡胤自打建立宋朝后,无论是平叛还是征讨荆南、后蜀、南汉以及后来讨伐北汉,出兵人数总是维持在2万到6万之间。这并不是要说明在宋朝管辖下缺兵少将,事实恰恰相反,这些出征的人数虽少,却都是精锐,即所谓的精兵。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便是精兵的精髓所在。比如春秋时期魏国的魏武卒在名将吴起的率领下,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尤其是他的巅峰之战——阴晋之战中,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己的敌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
可以说“精兵”的最早来源便是春秋战国时代。在那个热血动荡的年代,每个英明的君主手下都有着一支人数不多,却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例如魏国的“魏武卒”、赵国的“胡刀骑士“、齐国的”技击骑士“、秦国的”秦锐士“,都是经过战争的洗礼,浓缩出来的精锐兵团。
赵匡胤也不例外。在当上皇帝后,也开始了对精锐之师的培养。”收其精兵“政策的效果就很显著。不仅在京城还是地方都大力筛选那些体格健硕的士兵,以这些人作为精锐的备选资格。
你不要以为长的高大,块头健硕就是精锐,如果有这种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精锐选拔方法极为苛刻:首先是体魄关,即士兵手执一支长矛,身背二十支长箭或手持盾牌、全副甲胄武装,总重在三十斤左右,连续疾行三十里还能立即投入激战者,方可为精锐。
此关通过,那说明你的体格方面是合格的。接下来训练的便是团队作战意识。要知道打仗不是你一个人在拿刀拼杀,是成百上千乃至万人的集团大作战。你一个人再厉害,也不可能杀死敌人上百,可是经过各项严格训练的精兵却能做到以一抵十(或许更多),也就是说一百个精锐士兵可以和千人的普通士兵比肩。
厉害了吧!这就是精兵的彪悍之处。不仅熟悉各种阵战,懂得配合,还精通马战、步战。这种士兵不仅士气旺盛,战斗力也很强悍。
赵匡胤大力培养的便是这种士兵。所以说他之所以能够做到一统天下造就半壁江山不是没有道理,宋军能够做到兵锋所向,无往不利也不是没有原因!
追其根由,可归其为一个”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