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短暂安稳
皇帝是不好当的,大事、小事、烦心事,事事都得操心。只要是官员搞不定的,都会把奏折堆到你案前,等待着你去做决策。谁让你是皇帝,是这个天下的最高领导者!
赵恒继位初期,朝局相对稳定。当然,相对的意思也就是大麻烦没有,小麻烦不断。西北边陲爱折腾的李继迁、动作频繁的辽国,他们都不是省油的灯,都在做着小动作试探着宋朝这位新君主的胆识与魄力。
事实上,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兴衰荣辱,关乎着朝代的更替起落。皇帝英明神武,那么手底下必定是猛将如云,谋士多智;皇帝贪玩享乐,那么周围一定聚集着一群骄奢淫逸之徒;皇帝好大喜功,必然缺少不了阿谀奉承之徒。
宋真宗赵恒,在我看来应该算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因为在他执政后期,出现了王钦若、丁谓这些阿谀奉承的宵小之徒。但是在执政初期,表现的还算是中规中矩,不敢做太出格的事情,因为有很多人管着,比如他的老师李至、李沆,发挥余热的吕端,铁面直谏的寇准,复合型人才张齐贤,他们这些老臣驾驭着宋朝这庞大的机器平稳的前行着。
赵恒继位初,朝廷也出台了很多令人称道的措施,其中一项就是全国行政区的划分。朝廷把行政区划分成了十五路。
路类似于如今的省。十五路便是十五个省份。在这些省份内,又设帅(司)、漕(司)、宪(司)、仓(司)四个职能部门。
帅司也称安抚使(今高官),负责一路所有的军政要事,由文臣担任。
漕司叫转运使,转运使负责所在省份的财政大权,于是财、政开始分家。
宪司属于司法部门。刑事案件,民事纠纷都要和这个部门打交道。但是,很少有人才愿意加入这个部门,尤其是刑事方面的,认为这简直是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但事无绝对,二百年后这个部门就曾出现过天才式人物,他就是时任提点刑狱官的宋慈。这位仁兄凭借着精湛的技术(解剖尸体)和丰富的断案经验,成功晋升成为断案神手,名留青史。
宋慈虽没有狄仁杰,包拯等人的广泛影响力,但他在法医学上的成就可谓是登峰造极,被尊为法医学鼻祖。他的著作《洗冤集录》也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专著。
仓主管赈灾救济等多种事宜,属于后勤供给部门。
四个部门的长官职责虽说不同,但却互相牵制,因为四司都有监察官吏之权。
宋朝的安稳发展,也使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起来,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开始走向兴盛,土地耕种面积也增长了近乎一倍。(996年,耕地有29万顷,当真宗初期,增至52万顷。)
赵恒即位之初,十分勤于政事,也能注意节俭,因此社会较为安定,宋朝也进入了早期的经济繁荣期。“咸平之治”就是说的这段时期。
注:以下选自《辽史》,人物出场不分先后,发生的时间在986年到1003年这段时间内。
经过了两次规模颇大的战争,宋辽双方的损失都很沉重。宋军在经历了雍熙北伐之后,损兵惨重,不敢肆意向辽国发动进攻,被迫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辽国在战争中也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说的就是这种局面。不过,在最后的关头,辽国在占据优势情形下为什么没有向宋军发动大规模的反扑呢?
答案自然有很多种,有的说是宋军抵抗强烈;有的说是辽军无力反扑;还有的说是辽军粮草供给存在缺陷,无法孤军深入。总之,答案多种多样。
这些说的都很在理,也考虑了当时的诸多因素,但是真正的原因谁也无法知晓,恐怕就连研究《辽史》的史学家都无法给出完美的解释。
我也不清楚,但是我可以给出他们在这段时间内的相关动作。
纵观辽国在战争之后的表现,你会发现辽国在这段时间开始了变革,开始实施恢复元气,繁衍生息的政策,并且从原来的游牧民族逐渐向半农耕半游牧的生活方式靠拢。
这是一个标志,同时也开启了民族融合。
说起民族融合,不得不提燕云十六州,当年辽国(契丹)占领了燕云之地后,大肆在其领土上掠夺(打草谷),百姓没了粮食,只能忍饥挨饿,一时间饿殍遍野,到处都是人间地狱般的惨状。活着的百姓只能选择逃亡,于是大批的流民开始涌向中原,但由于辽国处处设置关卡,只有为数不多的难民逃了出去,大部分只能无奈返回原地。
然而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繁重的工作和不人道的待遇。这些难民回去后发现,他们世代耕种的土地没了,变成了契丹兵养马和放牧的地方。而这些流民们也变成了人家的奴隶,田里的农作物收成全都归了契丹贵族。奴隶们虽有残羹剩饭,但食不果腹,饿死的也不在少数。
这还不算,奴隶们的待遇还不止如此,不仅要侍候庄稼,还要负责放牧牛羊。在当年,这是一个危险性极高的活儿,一旦有羊走丢或因疾病死亡,那放牧的人都有会被活活打死的风险。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在那个时期,生活在契丹铁骑下的百姓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水深火热。
你能想象出一条羊腿换取一个黄花大闺女的事吗?
宋朝强大后,试图收复燕云之地,解救中原百姓,但横亘在辽、宋之间的还有一个北汉,宋太祖打过几次,没打下来。到了宋太宗时期,成功拿下了北汉,一路挺近燕云之地。
当时辽宋之间的交锋异常激烈,大规模的争斗时常爆发(详情见太宗篇),小规模的冲突也连续不断。在总体上,辽是不占优势的,因为除了对付宋兵外,还要耗费精力去镇压他们眼中的奴隶。
这些他们曾经视为猪狗的奴隶,纷纷投向了宋军,不仅为宋军指路、侦查、提供情报,还拿起手中锄头,来对付辽兵。
可惜,天不遂人愿,宋军的北伐失败了。
但得胜的辽国并没有欢喜,辽国高层更是受到当头一棒,奴隶们的反应让他们震撼,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这块土地上真正的主人。
虽占领了土地,却没得到人心。人心不附,要这些土地何用?
萧太后(萧绰)与耶律休哥等诸多大臣经过商讨,开始了变革之路,不仅恢复了平民的身份,还出台了很多措施,让平民耕种,收取税赋(和宋朝一样),还严令辽兵不得随意扰民。(起初,有些辽兵散将不在意,萧太后杀鸡儆猴,有人还专门为此丢了脑袋。)
不仅如此,萧太后还把宋朝的科举制也照搬了过来,照葫芦画瓢搞起了科举选才。这样一来,有才能的汉人也可以在辽做官。百姓有地种,士子也有好的仕途,这样一来,人心慢慢稳定了下来。
苍穹之下,几世沉浮,争斗不断,战事难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战争只意味着杀戮和血腥。和平才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只要能温饱有口饭吃,回家后能看到妻子忙碌的身影,孩子们天真的欢笑,父母和蔼慈祥的面孔,那么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寻常百姓就觉得这是天底下来之不易的最大的幸福。
立场问题咱们不谈,就论萧太后(萧绰)本人,不得不说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在宋辽爆发的第二次战争之后,她意识到了这些。于是在宋军退去后,她的主要精力就是化民,让燕云之地的百姓人心归附,让辽彻底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主人。
于是很多新政策纷纷出台!
燕乐、密云二州因战乱,成为了无主荒地。辽朝下诏,允许百姓耕种荒地,并免除十年的赋税徭役。这一政策的出台激发了农民极大的热情。土地是农民们的生命,十年没有赋税徭役,日子虽说清苦,但好歹不为温饱发愁了。对于世代农耕的贫农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更何况还有各种牲畜赐给他们。
百姓响应积极,更是引起了劝课农耕的热潮。
昌平、怀柔等县的民户也将无主荒地作为了产业。滦州荒地开始广植树木,用于放牧,招募的百姓也免除了十年的租税。
事实证明,这些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百姓也稳定了下来。(远近仰慕归化!)
在翻看《辽史》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因实施仁政被记录了下来。比如:节度使撒葛里因在任实施仁政,百姓请求他留任。
严州刺史李寿英由于素行仁政,任满百姓请求他留任(允许)。
长宁军节度使萧解里任职期满,百姓请求他留下,得到皇上允许。
启圣军节度使刘继琛任职期满,治下民户请求留下(允许)。
广德军节度使韩德凝在位实行仁政,任期满后,其治下百姓请求让他留任(允许)。
这一幕幕都说明了萧太后改革的成效,除此之外,科举制也吸引了辽宋边境上的很多青年才俊。据统计,在统和(辽年号)七年宋边境曾有十七人带着家眷前来归顺,其中有才德的被提为国学官,资质一般的也授予了县主簿、县尉等官职。
辽国还下诏诸道推荐有才德者,察举贪婪残酷的官吏,安抚年高德召力之人,抚恤孤儿寡母,禁止奢侈逾礼、不合法度的行为,授官给因征战而死者的子孙。总之,对辽国来说是朝着有利的一面发展。
辽国在改革中走向了兴盛,内政也呈现出一片兴旺的景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