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孔明可等到你了
长安汉丞相府,荀彧拿着韩炜的和解信函,来回踱步,心中安宁了不少。比起以往可算是轻松多了,因为往日里,他总觉得闇月司就潜伏在自己周围。
韩炜在信中可谓恭敬有加,一股浓郁的礼贤下士之气息。就连准备让闇月司监视他的事都告诉荀彧,当真是推心置腹的。
荀彧对此也很感动,他没想到韩炜对自己依旧信任如初。
当年,荀彧发现韩炜从扶汉到篡汉的变化,他便利用自己与韩炜之间的深厚情谊,妄图感化韩炜,希望韩炜能够归当初的理想。
可他不知道,韩炜打心底里就没想过匡扶汉室,岂能遂了荀彧的愿?这是跟袁滂一模一样的错误。
现在,荀彧眼看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得不听取荀悦的建议,再次采取袁滂将计就计的办法,旁敲侧击的挽救汉室将倾。
这无疑不是一种讽刺,一旦韩炜更上一层楼进了王位,那就会更加肆无忌惮。这是至荀悦、荀彧乃至所有人都不可抗力的。
而荀彧对汉朝的治理,毋庸置疑的是一代贤相。故而他不想,也不忍看到自己所顷注所有理想和感情的汉朝彻底灭亡。
一个王朝的奄奄一息跟彻底灭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只要韩炜不称帝,那这江山依旧是刘氏的江山,这天下依旧是大汉的天下。这是也是忠臣义士们的信仰,亡国之痛是这些人不能承受之痛,所以他们宁愿为国捐躯。
韩炜,充其量就是一个凉王。
政治立场无好坏之分,在汉室忠臣面前,政治抱负与政治理想是高于一切的。诚如荀彧,他希望利用自己的才华来匡扶汉室,比起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从而实现野心,不知要高多少层次。
荀彧所做的一切,也无法改变什么。但也不算徒劳无功,最起码可以延缓大汉衰亡的速度。
这已经算做到极致,如今满朝文武不都是盼着韩炜平定袁术立下不世功勋,从而进位封王。荀彧却依旧不忘初心,守心克己的为大汉奉献着。
“就这么定了。”荀彧奋笔疾书将天子刘协的日常举动再次做了详细描述,准备发往徐州。
如此一来,更可以显示出对韩炜的倾心归附。
山河殿内,荀攸拿着荀彧的奏报而来:“明公,叔父他又来消息了。”
“哦?呈上来孤看看。”韩炜接过,迫不及待的阅览。
而后笑道:“哈哈!荀文若这是彻彻底底的归心了,孤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终于超过天子啦!”
韩炜期盼已久的事情发生了,可他却不知道这也是荀彧的缓兵之计。缓的是大汉衰亡的速度,缓的是韩炜野心膨胀的速度。
荀彧此时此刻已然明白,只有跟韩炜和解,韩炜才会在意自己,从而也会看在自己的面上压抑自己的野心不会过分膨胀,给天子留下更多的颜面,称王的时间也会推迟下去。
而不管韩炜是否识破荀彧的缓兵之计,都无所谓了。因为结局都一样,取汉而代之也不争朝夕,迟一些就迟一些吧。
韩炜跟荀彧此番和解,荀彧再次利用了他们之间的情谊,可以说算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了。但站在政斗的角度来说,这是一场地地道道的君臣博弈。
在这一场君臣之间的内心博弈上,荀彧稳操胜券。而在未来的年月里,却是韩炜大获全胜。
韩炜也算了却压在心头许久的郁闷,毕竟荀彧再次回到了自己身边。
心情极好的韩炜在山河殿来回转悠,此时韩凉跟贾穆一同到来,并且带来了一个让韩炜更加欣喜若狂的消息。
“父亲,诸葛亮回徐州探亲了。”韩凉淡淡的禀报道。
韩炜一听,仰天大笑:“哈哈哈哈,诸葛孔明,孤等了这么久,可把你盼来了。”
贾穆接着说道:“主上,那诸葛玄在府上颇为警惕,连置办接风洗尘的酒宴都在夜里,遮遮掩掩生怕走漏什么风声。”
贾穆显然知道诸葛玄在怕什么,可韩炜并没有问他。
“怕什么?凉儿说说这老儿怕什么?”韩炜问韩凉道。
韩凉答道:“诸葛亮若不回来,诸葛玄也就不怕了。既然回来了,那就意味着诸葛家男丁尽在父亲手中。在闇月司的监视下,孔明再想走,怕是难于登天了。”
“我儿说的不错,孔明是走不了的,孤要征辟他!”韩炜掩盖不住喜悦,说道。
贾穆即刻说道:“属下这就去带他来!”
“嗯?这岂是求贤之道呐?吩咐英雄楼安排在天字别院,懂吗?要客客气气的,显示出求贤若渴的诚意。别给孤办咂喽!哦,凉儿你跟着,胡车这厮就不用去了,让他来陪孤演武。”韩炜吩咐下来。
“喏!”
说完,二人便下去了。
路上还恰巧碰上胡车,胡车笑问:“嘿嘿,有差事了?我这就叫人去。”
“公與且慢。”贾穆邪笑看着他。
“哎!你别这么瞅我,怪瘆得慌,有事说事儿啊。”胡车一脸嫌弃,因为被贾穆戏耍怕了。
贾穆笑言:“你不是心心念念要擒那诸葛孔明吗?”
“嗯,嗯,我倒要看看这‘卧龙先生’有多厉害?”胡车说道。
“好,准备准备。主上叫你陪着演武,去吧!”贾穆若无其事的说道。
“好嘞,我……娘的,小毒蛇,又耍老子?”胡车转身就朝山河殿而去,再一回头发现韩凉跟贾穆匆匆落跑了。
徐州诸葛府,两名遮云众在门前叫门。
门分左右,老管家一探头说道:“使君抱恙,恕不见客。”说完就要关门。
其中一个遮云众一脚就把门踹开了,摔了老管家一个趔趄。
韩凉箭步一跨,耳光就到了脸上,一个大耳帖子那遮云众就顺嘴角儿流血。而后厉声呵斥:“放肆,滚下去。”
接着搀扶老管家说道:“老人家,劳烦通禀一声,就说韩凉求见。”
老管家还是知道武成公大公子之名,急忙说道:“大公子稍后,小老儿这就去禀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