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坐等
由于有贾琮这个少年秀才珠玉在前,所以贾政与家塾中的先生商议之后,决定让贾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今年一同下场参加京都顺天府二月的县试,若是能过皆大欢喜,若不能过也只当提前熟悉了县试的流程,为下一次做好准备。
荣国府三个儒童要参加县试,如今已是荣国府上下最为关注的大事,贾宝玉,贾环,贾兰三人如今被家塾的塾师每**做八股不休,除了贾兰心存上进不以为苦,贾宝玉贾环这两个做叔叔的反而叫苦连连,但是这是贾政的决定所以也反抗不得。
就是贾琮如今也被派下了监督三人课业的重任,只不过由于与贾宝玉心有阶梯,贾环又是不爱读书的,所以都最后,同样只有贾兰一人认真请教贾琮。
贾琮不是圣人,也从来就不会觉得自己能够改变世界,如今贾宝玉与贾环既然一味敷衍,所以贾琮也从不强求二人如何,有时间就去稻香村与贾兰一起温习四书八股,李纨只当贾琮因为自己父亲的关系而特别关照贾兰,倒是让李纨因此对贾琮更亲热了许多。
就在荣国府中贾氏子弟纷纷每日读书不倦之际,时光飞逝很快就到了二月二十五那日,这一日也是京都顺天府县试正式开考之时,而此时许多别的郡县的县试都已经先考过了。
县试的前一晚,整个荣国府彻夜灯火通明,无数下人这一夜通宵不睡,就为贾宝玉,贾环,贾兰三人这场县试而忙碌熬夜。
就是贾母今晚也没有睡,任谁也相劝不住,也不过是在太困的时候才胡乱闭上眼眯了一会儿,然后很快又醒过来问问时辰,再问问哪里是否还有欠缺等等。
贾母不睡,那跟着伺候的人自然也没有先睡的道理,王夫人因为贾宝玉要下场,因为心里期盼所以倒还熬得住,这道理放在李纨身上也是一样,倒是那邢夫人也要陪着熬夜,心里咒骂脸上还要表现出关心之色。
贾琮现在贾母处打了几个转,然后就回了凸碧山庄安心睡下,到了第二日卯时,就有贾母的丫鬟过来叫贾琮起床,香菱与秋雨小红又服侍着洗漱更衣之后,贾琮这才神清气爽的来到了贾母处。
这时只见贾宝玉贾环贾兰三人都已先到,此刻正在贾政面前听候最后的训斥,又有各自的丫鬟手提着早就准备好的长耳竹篮,里面自然是放的有笔、墨、纸、砚、与一些充饥食用的精美点心。
贾琮先去贾母那里请了安,贾母笑道:“琮哥儿你外面行走惯了的,这次又是他们三个的具保人,待会儿出去以后还要多多照顾他们,听说每年这个时候外面那都是人挤人的,宝玉虽是你哥哥,但却一想不太会做这些事的,那里面有什么法门你可得多多提点提点他们。”
贾琮笑道:“老祖宗放心,到了里面好歹只是考一日,考题一出来想着做文章一晃就过去了,有我们这么多人跟着绝对不会出什么差错。”
贾母想想也是,这才多少有放下心来。
之后又交代了几句之后,贾琮就带着贾宝玉贾环贾兰三人出了荣国府,大门之外早有林之孝准备好了两辆马车,贾宝玉贾环一辆马车,贾琮与贾兰一辆马车,被荣国府的下人们前呼后拥的往顺天府学署后面的考棚龙门外而去。
待四人到时,只见考棚龙门外已是人山人海,其中有总角小童,也有白发老者,如今都为求取功名而齐聚一堂。
贾宝玉一下马车,立即就用袖子掩住了口鼻,贾环也道了一句:“哇,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啊~”唯独有贾兰一人面带兴奋之色。
只有贾琮在心中感叹,遥想自己当年何尝不也是这样,只是如今自己已然能够换过一个身份,以一种过来的人的身份俯视着这些儒童。
没过多久,就有胥吏在龙门外的高台上开始捧着名册点名,叫到一个儒童的名字,再念具保廪生的名字,然后由那廪生认看要下场的是不是自己具保的本人,相认无误,廪生就应一声:“某某人保。”这样下场县试的资格算是确认了。
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的秀才,方能取得廪生名义,而只有廪生才能为儒童的县试具保,所以这也是秀才们每年赚取外快的好时机,由于很多郡县的廪生原就不多,所以一人具保十来人的也大有人在。
贾琮不耐烦按照名册慢慢等待,让林之孝以荣国府的名义悄悄打探了一番之后,很快既有胥吏轻轻上台伏在那点名胥吏的耳朵边说了几句,然后那点名胥吏就径直翻到了贾宝玉三人的那一业,然后做做样子这个具保的环节就算是过了。
之后又到了搜检之处,可能是差人们因为知道三人乃是荣国府子弟,于是更不敢过分,装模作样了一番之后就让三人进了龙门。
贾宝玉贾环贾兰三人正要这般进龙门,之后贾琮自突然想起自己己当日在金陵种种,看着不再有人注意自己一方之后,当下又招呼了三人一句:“进去之后,只要对得住堂号,你们就先去找,座位随便坐,找那光照明亮、不风吹曰晒的座位,也能够做出更好的文章来。”
贾琮待三人都进了龙门之后,与县令施了一礼,然后就晃晃悠悠的先回了荣国府。
荣国府中贾母处此刻热闹非凡,姊妹们轮流着说些开心的话让贾母高兴,贾琮也在一旁凑着趣,大家只待自己府里的有功之臣回来之后欢聚。
大家掐着手指算着时辰,时间很快就到了放头牌之际,当下考棚外人头攒动,等待这人伸长了脖子想要看看自己儿郎出来时脸上可否带笑容。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一项上,无论贫贱富贵都是一样的。
这次贾琮就呆在马车里不再出去等候,只在马车上闭目养神,好不容易听见一声炮响,然后就只见路口仿佛是小吃不要钱似地,无数前来科考的儒童们纷纷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