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守望者
崇祯三十八年九月,朱由检亲率八万大军翻越乌拉尔山,迅速击溃十字军前锋,一万多欧洲十字军伤亡过半,剩下的人慌忙逃往圣彼得堡。
明军没给敌人任何喘息之机,大军乘胜继续向西进攻,兵锋直指圣彼得堡。
此时深秋渐渐来临,战事如果拖到十二月,屯兵于坚城之下,伏尔加河、顿河、的聂伯河之间上千公里无险可守的旷野,没有足够的骑兵部队掩护,步兵部队不可能独立撤退这么长的距离,因为与哥萨克骑兵几次血战,明军骑兵损失惨重,崇祯皇帝带到西伯利亚的一万多骑兵现在只剩六千多人,损失将近一半,考虑到骑兵连续作战三个多月,从勒拿河到顿河,攻略两千多公里土地,付出四千多人的伤亡代价,已经算是很轻了。虽然崇祯皇帝不是这样想的。
朱由检此时能调动的骑兵不过五千多人,如果战败,在这苦寒之地,五千多骑兵是无法为七万人的步兵部队提供作战掩护的。
朱由检手中预备骑兵不是没有,不过此时都在乌拉尔山移动防备捻军与白莲教,白莲教与倭寇勾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万一让他们死灰复燃,明军又要疲于奔命了。
和东欧平原相比,出没于北直隶河套地区的捻军与白莲教,才是明国的心腹大患,如果放任他们在北方胡作非为,远征明军便可能被截断归路,这当然是朱由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留有一支五千人马左右的骑兵威胁河套,辅以上万步兵,这些宵小便折腾不出什么大动静。
如果北直隶有失,大明帝国基业便会出现不稳,远征俄国或是西欧,都将失去意义,其中利害关系,孰轻孰重崇祯皇帝还是分得清的。
西伯利亚疆域辽阔,段时间内实现真正有效占领,几乎是不现实的,不仅不现实,而且甚至会有现实的危险。
所以在跨越乌拉尔山后,朱由检下令继续进攻,他希望用一两场辉煌的胜利来鼓舞人心,让大明将士们恢复锐气。
然而皇上的计划总是那样不切实际,虽然明军已经击溃了十字军前锋,然而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军队涌入,这些充满宗教狂热的小孩少年甚至还有老人,他们身着简陋的铠甲,武器同样落后,然而他们的斗志却激情昂扬,至少要比那些白莲教捻军厉害多了。
明军有这样的对手,从乌拉尔山到默示录,每一步走注定异常艰难,根据作战部做出的推演,照五十万敌军的规模来看,明军要想全歼这股敌军,至少要付出三万人的代价,这其中还不包括在即将到来的严冬中死去的人。
出于对士兵人命的珍惜,当然更多的是对战争结果的不确定性,崇祯皇帝决定先礼后兵,派人去和这个彼得大帝谈一谈,看看能不能通过和平手段解决西伯利亚问题,虽然这种可能性非常渺茫。
大军在乌拉尔山西侧山麓驻扎,不再前进,崇祯派遣已经投降大明的哥萨克骑兵首领伊万·沙利克前往莫斯科,亲自面见彼得大帝,向俄国人传达大明帝国的和平愿景:
“如果彼得一世愿意投降,大明皇帝可以封他为顺明王,封地在温暖如春的日本列岛,哪里有数不尽的美女和肥沃土地,还有缤纷的樱花,美味清酒·······”
“乌拉尔山至伏尔加河之间的平原城邦,须放弃对邪神的崇拜,从此以后,只能服侍唯一的神——真武神”
使者准备说出第三条和平建议时,一把冰冷的斧头已经架到了他的脖颈上。
“天主啊,圣母啊,原谅这个罪孽的人啊,把他脑袋砍了,送还给他们的大明皇帝,我要率领俄罗斯勇士和野蛮人决战了,愿上帝保佑我们,”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