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移民全球 > 第四百四十二章:河套之战(二十六)

第四百四十二章:河套之战(二十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移民全球正文卷第四百四十二章:河套之战蒙古西征是指蒙古建国后,于公元1219年至1260年的四十余年时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征服中亚和东欧的战争,第一次是1219至1231年西征,第二次是1235至1242拔都西征,第三次是1253年至1260年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既深且远。 令人谈虎色变的蒙古军西征,是亚洲人对世界史造成巨大影响的重大军事行动。它发生在13世纪前半叶,战事波及到花刺子模、钦察、斡罗思、不里阿耳、伽里赤、索烈儿、马札儿、木刺夷和阿拔斯王朝等国家。蒙古军在征战过程中的闪电式奇袭和猛烈的攻城炮火,曾使各国王公和作战军队闻风丧胆,深为恐惧,而蒙古铁骑则在横冲直撞,所向披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终,和他的继承者以骠悍的武功征服了欧亚地区,以蒙古为中心,建立起由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组成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 蒙古军西征所以节节胜利,主要是军队素质较好,充分发挥了骑兵快速奔袭突击的长处,大力利用火炮攻城,并在作战中采取了多路开进、集中攻击的战法。军队所到之处,给被征服国家的经济和文化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但客观上也对东西方交往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长期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到12世纪时,在长城以北、以南、东到、西至的广大地区,形成了许多蒙古部落。随着蒙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度逐渐解体,产生,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蒙古各部落面临着迫切的统一问题。孛儿只斤部落的首领在统一蒙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打败了塔塔儿、克烈、乃蛮、蔑儿乞诸部,统一了蒙古各部。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畔召开大会,推举为大汗,尊称,建立了蒙古国家。蒙古帝国是新兴的中央集权奴隶制君主国家,蒙古国建立后,以为首的蒙古贵族拥有强烈的欲望,希望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所以对外征战成为了最终结果。他们不断发动掠夺战争,用兵的主要方向是南下与西征,南下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南宋和金朝,西征则是征服中亚东欧各国。 另一方面,蒙古人信奉,认为“长生天”是主宰一切的最高神。凡人的一切都是由“长生天的意志”安排,成吉思汗被看作“长生天的代表”,平民都十分听从他的命令。成吉思汗认为,统治和征服世界是合乎“长生天的意志”,所以蒙古便展开一系列对外的战争。 强大的军力亦是促成蒙古西征的重要因素。当时,成吉思汗拥有强大的武装军队,军种齐全,有骑兵、步兵、炮兵和工兵。军队组织严密,纪律性强,官兵平等,不会因为财力或势力而有所差别,所以士兵都忠心爱国,形成一股强大的战斗力,为大规模的西征作好准备。成吉思汗与花刺子模帝国的决裂促成第一次西征。花刺子模帝国是一个新近成立的政治集团。虽然宗主沙或算端摩诃末的统治权很脆弱,但由于它承受了和波斯的辉煌文化,国家面积广大,故令人对她产生错觉。也将花剌子模的势力估计过高,故寻求和她建立最友好的外交和商业关系。正因为这个目的,成吉思汗于1218年派一个庞大的商队和个人的代表前往花剌子模建立帮交。可是,当这些使者和商人抵达花剌子模的管辖区讹打剌时,讹打剌守将指责他们是成吉思汗的间谍,把他们杀了。成吉思汗知道后十分忿怒并要求赔偿,但他的要求遭到拒绝,于是成吉思汗准备攻打花剌子模,展开了第一次西征的序幕。第一次西征成功后,蒙古帝国又在1235年展开第二次西征。这次西征仍由花剌子模的余孽挑起的。花剌子模国王谟罕默德之子扎剌勒丁,在蒙古灭花剌子模时从印度逃到,成吉思汗认为他没有政治能耐,因而网开一面,没有赶尽杀绝。岂料扎剌勒丁乘蒙古军离去后,又潜回今日伊朗,而伊朗与境内的突厥族人竟奉他为领袖,让他重建了花剌子模帝国。在蒙古发动减金战争前一年,扎剌勒丁与邻近的回教国家作战,国力耗虚不少,蒙古军乘时把扎剌勒丁的军队打败。扎剌勒丁遂逃到曲儿忒地方,被当地乡民刺死,花剌子模国才真正灭亡。蒙古军打败花剌子模国后,乘势推进,占领了阿特耳佩占、大阿美尼亚、曲儿忒及谷儿只国。后再进兵,欲使这一地区的国家成为蒙古的外藩,为了这个目的而展开了第二次西征。蒙古于1253年进行第三次西征。当时,位于里海之南的木剌夷国既不肯对蒙古称臣,也不肯朝贡。这些行为对于当时已经扬威中海的蒙古帝国是极之不尊敬的,为了惩罚这个国家,宪宗蒙哥便派其皇弟担任西征统帅,带同将领布而嘎、不花铁木耳、贝住等出征木剌夷国,展开史无前例的第三次西征。第一次西征发生在1219年~1231年,由亲自挂帅出征。 起因是中亚的花刺子模国劫杀了蒙古的贸易商队,夺走了货物,而后又辱杀了成吉思汗派去责问的使臣。 1219年秋,成吉思汗以复仇为名统率20万大军攻入花刺子模,他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以及大将速不台、哲别随行。蒙军长驱直入中亚后,于1220年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干,其国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台、哲别等穷追之。大约经过3年征讨,攻克其新旧都城撒马尔罕和玉龙杰赤,追逐花刺子模国王摩诃末至里海,迫其子札兰丁逃窜印度。尔后,成吉思汗班师回漠北,派大将速不台、哲别继续进剿,先后攻破阿塞拜疆、谷儿只,跨越太和岭,进攻钦察。1223年夏,在一带击溃斡罗思、钦察联军,并深入。次年,经黑海北东返。此后,逃入印度的札兰丁闻蒙古大军离去,便返回旧地波斯,重建花刺子模国,把中心移至。成吉思汗子窝阔台即汗位后,派大将绰儿马罕率军再次征讨,于1231年灭花刺子模,并留在该地镇守。第二次西征发生在1235年~1242年,由成吉思汗之孙拔都任统帅。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灭亡西夏前不久死去,后三子窝阔台继任大汗。窝阔台于1235年派遣其兄术赤之次子拔都,率五十万大军再度西征。其主要矛头指向钦察和斡罗思等国。参与征战的有窝阔台的皇子贵由、皇侄蒙哥等,前锋主将为速不台。军队分路并进。1336年秋,诸军会师于押赤河,速不台先克亦的勒河中游的不里阿耳国,蒙哥攻取钦察。1237年秋,诸路蒙军深入斡罗思,于次年分兵四出,连破、等十余城市。1239年,蒙哥攻破北麓的阿速国,拔都长驱直入斡罗思南部。1240年,攻占伽里赤国。次年,分兵攻入孛烈儿国和马札儿国,并进军。其中一部在进至维也纳附近的诺伊施达时,被和联军击退。1241年,北路蒙军在波兰西南部的利格尼兹,大破波兰与的联军。拔都亲率蒙军主力由中路进入,大获全胜,其前锋直趋的,全欧震惊,称为“黄祸”。1242年,拔都闻得大汗窝阔台死讯,随即率诸军东还,回到亦的勒河下游营地。后来,拔都留在那里建立起钦察汗国,以萨莱城为首都。 1241年2月,拔都率领七万大军离开南俄草原,向杀来。虽然拔都以王子身份统帅大军,实际上指挥权握在蒙古名将速不台手里。速不台是麾下的头号悍将,此时已经年过六十。他成名于蒙古征花喇子模之战,一生指挥六十余场战役,没有一次失手。速不台的战役策划非常严谨缜密,蒙古征伐匈牙利是体现其风格的一个典型战例。速不台事先派遣许多间谍到东欧各国打探消息,得知欧洲各国王室贵族通过联姻结成一张密切的关系网,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於是速不台将蒙古大军分为三路,由察合台之子拜答儿和窝阔台之孙海都领兵两万组成右翼,快速北上,掠过东普鲁士,兵锋直指波兰,目的是阻止贝拉的姻亲波兰国王博列斯拉夫四世出兵救援;他和拔都亲率四万大军为中路,朝匈牙利缓慢前进;而窝阔台之子合丹领军一万在左翼策应。 蒙古入侵匈牙利选择的时机相当不错。此时的匈牙利正处于无政府状态,各地封建领主武装割据,王权旁落已经有二十年。贝拉仅仅即位六年,正殚精竭虑巩固权力。此时贝拉能够调动的军队有两部分,首先是效忠国王的禁军,由国王出资供养,大约包括四万欧洲风格的重骑兵,和一些归附的突厥部队;其次是各个封建领主的部队,根据协议封建领主们在大敌当前之时有义务率兵勤王,但是这些部队通常得不到保证,质量也参差不齐。本来新近归附的钦察汗忽滩有四万突厥劲旅可供贝拉调遣,但不幸的是开战前钦察人和匈牙利人在首都布达城发生冲突,结果钦察汗忽滩被杀。钦察人愤然离开布达城南去,一路上烧杀劫掠,和北上驰援的匈牙利地方部队大打出手,搞得贝拉焦头烂额。贝拉此时唯一的指望,就是他的女婿波兰国王博列斯拉夫。第三次西征发生在1253年~1260年,其统帅为蒙哥汗之弟旭烈兀。 蒙哥于1251年即大汗位后,令其弟旭烈兀率兵西征。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亚地区,主要对象为木刺夷国和阿拔斯王朝。大军于1253年出发。1256年,灭亡了木刺夷国。次年进军报达,1258年,攻陷报达城,灭亡了阿拔斯王朝。1259年,西征军又兵分三路攻入,于次年4月连克阿勒波,大马士革等城,并追擒其国王。随后,旭烈兀得蒙哥汗死讯,便班师回到波斯,但留下大将怯的不花领兵2万继续进行征伐。1260年9月,怯的不花军被密昔儿军队击败,西征至此结束。 从公元1219至1260年近半个世纪中,蒙古帝国以蒙古大汗为中心,通过三次西征,先后征服了今咸海以西里海以北的钦察、花剌子模和东起西至的西辽、畏兀儿,建立察合台汗国;上游以西至巴尔喀什湖的乃蛮旧地,建立窝阔台汗国;伏尔加河流域的梁赞、弗拉基米尔、莫斯科、基辅等公国,建立钦察汗国;两河流域的伊朗、、,建立伊利汗国;形成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首先,蒙古西征在客观上把亚洲的先进文明传播到了欧洲,尤其是来自中原地区的先进科学技术,将欧洲的文明进程提前了三至五个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由旧大陆上最落后的一个逐渐跃居首位,可谓“功不可没”。 其次,蒙古三次西征,沟通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联系,把中国的发明,如火药、、、罗盘等传到西亚及欧洲等国,是前欧洲生产力最伟大的一次飞跃;同时亦将西方的天文、医学、历算等传入中国。由此可见,蒙古西征确实对中国史有极深远的影响。 更具有历史意义的在于,欧洲人从蒙古人,甚至身上看到了一种思想的火花,一种精神,那就是----人,有选择信仰的自由!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之后,将在开封等地虏获的工匠、作坊和火器全部掠走,还把金军中的火药工匠和火器手编入了蒙古军队。1235年,蒙古大军发动了第二次西征,新编入蒙军的火器部队也随军远征。1236年秋,蒙古大军攻至沿岸,在这里击溃钦察部后,进入腹地。在随后的几年中,装备火器的蒙古大军横扫东欧平原。1241年4月9日,蒙古大军与3万波兰人和人的联军在东欧华尔斯塔德大平原上展开了激战。根据波兰德鲁果斯一书的记述,蒙古大军在这场会战中使用了威力强大的火器。波兰火药史学家盖斯勒躲在战场附近的一座修道院内,偷偷描绘了蒙古士兵使用的火箭样式。根据盖斯勒的描绘,蒙古人从一种木筒中成束地发射火箭。因为在木筒上绘有龙头,因此被波兰人称作“中国喷火龙”。 蒙古西征的胜利,主要原因是在战略上采取由近及远、相继占领的策略,以蒙古大漠为中心,向外一步步扩张。在战术上注重学习汉人的军事技术,用汉人工匠制造大炮,提高了战术优势,西征时集中优势兵力,如拔都西征就全是长子,窝阔台认为“长子出征呵,则人马众多,威势盛大”。骠悍的蒙古骑兵适合远距离作战,战斗力相当强大。 而封建社会的欧亚各国则是分裂独立,如俄国当时分裂为许多小公国,相互争斗,不能一致对外,花剌子模虽是大国,但分兵守城,消极防御,不能集中兵力迎敌。因此,在蒙古军队进攻下相继灭亡。 蒙古军队将草原游牧民族的轻骑兵战术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蒙古民族坚韧强悍的素质,弓马娴熟的技能,加上成吉思汗无与伦比的组织才能,造就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见的一支雄师。 蒙古军队全部由骑兵组成。军队按十进位制组建,即十人队、百人队、千人队、和万人队。千人队以下将领由下属军官士兵选举产生,万人队将领由大汗指派,因而蒙古将领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将,这和欧洲军队将领由世袭贵族充任形成鲜明对比。一个万人队中,轻骑兵大概占六成,重骑兵占四成。轻重骑兵装备几乎一样,都是一面皮制盾牌,两张组合反曲弓和数囊羽箭,一支长矛和一柄战斧或马刀,头带铁制头盔和皮制护颈;所不同的是轻骑兵几乎不被甲,而重骑兵则身披轻便的鳞片甲。 蒙古士兵习惯穿丝绸内衣,其目的绝不是为了舒适。数层丝绸制成的内衣质地相当坚韧,远距离射来的弓箭穿透蒙古兵的皮制战袍以后,往往无法继续穿透内衣。近距离发射的弓箭透至丝绸内衣时,箭簇会被丝绸包裹着进入人体,这样有效地防止了箭簇可能携带的毒素扩散,而丝绸包裹的箭簇可以轻易地取出来,上面的倒钩也无法发挥作用。丝绸内衣使蒙古士兵在战场上的伤亡率大大低于其他军队。 蒙古军队的野战充分体现轻骑兵战术的特点。蒙古军队布阵时通常将部队分为五个分队,前二后三排列,前排部队是重骑兵,后排是轻骑兵。进攻时后排的轻骑兵越过前排首先出击,冲锋时以千人队为单位逐次冲到敌阵近旁发射弓箭,然后折返,这样循环往复,连续不断地将敌军笼罩在蒙古人的箭雨之下。等到敌军承受不住弓箭的攒射,阵线散乱时,轻骑兵向两侧撤退,让出空间给重骑兵完成致命一击,同时向敌人两翼迂回包抄。蒙古军队另一个惯用战术是佯装退却。当遇到强敌时,蒙古军队会故意乱糟糟地撤退,显得丧失斗志,引诱敌军紧追不舍,然后趁敌人队形散乱时,突然回头痛击。实施这个战术需要部队具有非常强的纪律性和战术素养,欧洲军队就根本做不到,因为他们一旦后退,步兵就会立刻溃散,一发不可收拾。蒙古军队的指挥通常用旗帜,偶尔用鼓点和响箭,部队调动迅捷无声,让对阵的欧洲军队摸不着头脑。 蒙古军队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战术,就是在寡不敌众、战况危急之时会全部下马,以皮制盾牌布阵,蒙古士兵们在盾牌后面的用重弓极其精准地射杀敌人,这时蒙古士兵往往会战斗到最后一人。因为蒙古军队在波斯和吃了几次败仗,蒙古人的这个战术才被人载入史册。 蒙古人以弓马娴熟闻名天下。蒙古马虽然体型矮小,但耐力惊人。蒙古骑兵通常每人配备三、四匹马,可以一天行军一百公里,因而蒙古军队经常演出长途奔袭的好戏。蒙古骑兵配备的两张弓,一张是轻型弓,用于策马飞驰时快速发射,箭身短,射程近;另外一张是强弓,弓重箭长,用于射击远程目标,蒙古骑兵通常下马以站立或蹲踞姿势发射。蒙古强弓远远优于欧洲弓箭。这里不妨用欧洲弓箭的最高水平英国长弓做个比较,英国长弓的拉力通常在80磅左右,射程约250码;而蒙古重弓的拉力可达166磅,射程达350码。蒙古优秀射手甚至可以达到更远的射程。根据蒙古文献记载,攻灭花喇子模以后大摆庆功宴,宴席上一个叫额桑杰的蒙古贵族,射中了600码以外的目标。 蒙古士兵的全部家当都在他的马背上,并不依赖后勤支援,从而保证了蒙古军队高度的机动性。蒙古士兵都是武士,能够熟练使用多种武器,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独力作战能力强的优点。蒙古军队的战役指挥非常灵活,蒙古将领经常自作主张,独力寻机歼敌。1224年蒙古名将哲别和速不台领军两万前往南俄草原执行侦察任务,就主动捕捉战机,在哈尔卡河全歼基辅大公米基斯拉夫的八万大军。 蒙古人在占地成“既得利益者”持续至16世纪的俄罗斯和中亚,仍旧有蒙古政权、国家存在。 *1205–1209年蒙古一统各部战争 *1205–1227年蒙古征服西夏 *1211–1234年蒙金战争 *1218年蒙古征服西辽 *1219–1222年蒙古征服花剌子模 *1220-1223年及1235-1330年蒙古征服与战争 *1222–1224年蒙古侵略钦察 *1223–1236年蒙古侵略 *1231–1259年蒙古高丽战争 *1236–1242年蒙古征服基辅罗斯诸国 *1241年蒙古征服波兰、、 *1241年蒙古侵略 *1241年蒙古侵略和东北 *1242年蒙古侵略、和 *1241-1244年蒙古征服安那托利亚 *1256-1259年蒙古征服波斯、及 *1234-1279年蒙古征服南宋 *1252-1472年mongolmilitarycampaignsinrussia *1257、1283、1285、1287年蒙古侵略越南 *1258年蒙古征服巴格达 *1258-1259年invasionofgalych-volhynia *1259年蒙古侵略波兰 *1264-1265年蒙古袭击与东部 *1274、1281年蒙古入侵日本 *1274年蒙古袭击保加利亚 *1275、1277年蒙古袭击立陶宛 *1285年蒙古征服匈牙利 *1285年蒙古袭击保加利亚 *1277、1287、1300年蒙古侵略缅甸 *1287年蒙古袭击保加利亚 *1293年蒙古侵略爪哇 *1222-1327年蒙古侵略印度 *1260-1312年蒙古侵略叙利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