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还政于王室
齐国、莒国、郯国、徐国、宋国、卫国6国联军压向了鲁国,鲁国面临着极其危险的境地。
许多臣民都十分惶恐,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局面,而孔子则不现丝毫紧张之色,还在曲阜之地举行了宴会,欢歌载舞。
得到鲁国这种情况,让齐国等想要征伐鲁国的国君轻了一口气,都道:“鲁国看样子,是认命了,不打算挣扎了。”
齐国国君将其他5国国君叫到一起道:“将下来,我们要稳扎稳打,全力合围鲁国,让鲁国成为历史吧!”
在6国联军开赴鲁国之际,孔子一方面举行宴会,另一方面派遣能言善辩的子贡和子我,分赴楚国、晋国,请求援军。
另一方面,孔子在加强边境防御的同时,派遣子路带领一队人马穿越泰沂山脉,埋伏起来,以待有利时机发动对齐国的进攻。
孔子就对子路他们道:“单纯的防御已经不可能解决鲁国的问题,只有主动出击,才有解决的可能。”
对于楚国和晋国的援军,孔子料定子贡和子我一定会完成任务的,作为大国楚国和晋国不可能任由齐国将鲁国消灭。
这其中就有平衡法则的作用。
齐国、楚国、晋国都是大国,而且都有称霸的野心,那么其中任何一家势力坐大,都会对其他两家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就像现在,一旦齐国将鲁国拿下,其国家实力就会提升极大,非常不利于楚国和晋国。
果然,如孔子所预料的那样,在子贡和子我的游说下,甚至没有付出多少代价,楚国和晋国就答应出兵了。
因此,齐国、莒国、郯国、徐国、宋国、卫国6国联军还没有开始进攻鲁国,楚国和晋国已经纷纷提兵向着六国施加压力,命令六国必须撤军。
其中晋国将大军已经开赴齐国和卫国边境,而楚国则直接威胁着郯国、徐国、宋国后方。
可以说,齐国、莒国、郯国、徐国、宋国、卫国6国联军还没有与鲁国战斗,就已经面临着腹背受敌的窘境。
“没事的。”面对惊惶的其他5国国君,齐国国君装作淡定地道:“此次机会难得,一旦鲁国强盛起来,我们都没有好果子吃。不要害怕,我们改变策略,快速地将鲁国击败,在晋国和楚国攻击之前将鲁国消灭,那他们也就没有借口出兵了。”
齐国国君“没事的”话音刚落,就见一位齐国将领慌慌张张地来到大帐之内,忙道:“齐王,大事不好。鲁国有军队不知从哪里越过了泰沂山脉,直奔临淄而去。”
“什么?”齐王大惊失色,一旦自己的首都被攻破,即使攻下鲁国,也没有什么意义,到时还将面对楚国、晋国的攻击,齐国就离灭亡不远了。
齐王想了想,最后无奈地道:“撤兵!”
随着齐国撤兵,六国联军也就成了笑话,莒国、郯国、徐国、宋国、卫国也纷纷撤兵。
就这样,施压鲁国的6国联军刚成立不久,耗费大量物资,还没有进入鲁国就慌忙地撤兵,就为当时的一个笑话。
鲁国的危机在孔子弹指之间就解决了,这让孔子的威望得到极大的提升,一时之间民众归心,国家愈发强势起来。
但鲁国想扩张势力也是不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因为他几乎夹在了几个大国之间,没有扩张的空间。
面对这样的问题,子贡有一次就问孔子:“先生,鲁国现在已经强盛起来,不能就放弃这样的难得机遇啊!不过,其他国家还好说,齐楚晋虎视眈眈,如果不想办法,这些成果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为了别人的盘中餐。”
孔子则道:“无妨,我们要定正朔,占据大义,到时再相机行事。”
对于鲁国的现状,孔子比谁心中都有数。
西周时期的鲁国可以说是最受王室重视的诸侯国,将之称为诸侯国之首并不为过。
而此时周王朝虽然势微,但大义还在,还没有任何一个王国敢公然说出背叛周王朝的话来。
鲁国这些年之所以没有被灭国,是因为鲁国是当初大周王朝周公直系子弟的公国,占据着大义。
而鲁国的政治地位便来自于王室,而鲁国的发展就要借助于王室的复兴。
不多久,鲁国就提出了“奉正朔尊周室”的倡议,要还政于周王室、还权于周王。
当鲁国孔子喊出这样的口号之后,其他所有诸侯都觉得鲁国要疯了:“周王室已经式微如此,还想傍上王室,真不知道鲁国是怎么想的?”
对于鲁国孔子的举动,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洛阳的周王当然是兴奋异常。
周王以投桃报李,对于孔子成为鲁国公给予正式肯定,这让孔子这种违反常规继承国公的行为变得合法起来,在鲁国的地位也再无疑义。
周王也想振兴一定,奈何手中无军,也没有诸侯响应,已经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了,而鲁国就成为了他的救命稻草。
孔子是言而有信之人,不仅口头上如此,还带着对不尊王室的国家进行征伐。
如离周王室最近的郑国就不尊王室,在周王的命令下,孔子带着鲁国军队直接开赴郑国,要与郑国决一死战。
鲁国与郑国之间隔着宋国,孔子以尊周室、伐郑国的名义,占据了大义,宋国也没法不让鲁国军队经过。
此时的鲁国军队已经极为强大,很快就将郑国打败,将郑国公将由周王处置,只是要求在郑国建立儒门,传播儒家学说而已。
鲁国还与周王室达成了一个协议,那就是在周王朝鲁国允许建立儒门,不得禁止传播儒家学说。
孔子将一个国家——郑国都无偿了周王,对于他的请求,周王自然是满口答应。
因此,当孔子班兵回鲁国,经过卫国之时,就提出了在卫传播儒家学说的要求。
现在儒家学说已经成为了鲁国的国家立国之本,儒门已经成为了鲁国的相当于国教的存在。
让鲁国国教的儒门在卫国进行传播,这可是涉及到主权的问题,卫国焉能答应。
卫国国公拒绝了鲁国,孔子当然也不会客气,愤然道:“周王已经答应的国策,你等竟然不遵从,违反周礼,当诛。”
就这样,卫国被鲁国所灭,儒门在卫国开始建立,传播儒家学说。
有弟子子我问孔子:“先生,为何我们单单只要建立儒门、传播儒家学说呢?现在王室式微,已经不可救药,如果能够将郑国、卫国收归自己手下,不是更有利我们发展吗?”
孔子看着子笑着说出了一番话,让子我以及其他弟子深思不已,进而影响了南赡部洲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