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好梦时代 > 第三章 集邮票

第三章 集邮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八月中旬的一天,李建华在家吃过早餐后,独自一人拎着篮子出门买菜。 在吃方面,李建华很舍得花钱,特别是见到将来价格会暴涨,他自己又喜欢吃的食材,他愿意“一掷千金”。 比如大黄鱼,算上花钱购买“鱼票”的花费,买一斤大黄鱼的成本仅仅比猪肉贵一倍多点,而李建华知道再过三十几年时间,单条上斤重的野生大黄鱼一斤能卖好几千元,是猪肉价格的百倍以上。 显然现在没人养殖大黄鱼,市面上能见到的,都是野生的,不存在人工养殖冒充野生的情况。 高建军喜欢吃大黄鱼,特意学了几种烹制大黄鱼的方法,厨艺还不错。 如今,新生的李建华拥有高建华的厨艺。 换着花样做,用心做,大黄鱼的美味,得到家人的称赞,加上李建华自己特别喜欢吃,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让李建华成为他人眼中的“败家子”,频频“高价”买大黄鱼吃。 李建华买完菜回到家时,家人都出门上班了。 放下菜,李建华喝了口水,骑着自行车出门,骑了二十几分钟,来到位于东华门的华夏集邮总公司营业部。 高考之前的一个星期天,他和同学来过一次,那一次,他花了四十多元购买邮票。 去年年底,京城邮票公司恢复营业,营业部门口挤满了人,到了星期天,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仿佛农贸市场一般。 没过几个月,不少人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抱着个集邮册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寻找交易的机会,而是干脆铺上报纸,摆个地摊,干起了守株待兔的行当,几本集邮册一打开,花花绿绿的邮票便会映入眼帘,由不得集邮者不去立马掏钱购买。 李建华看过高建华搜集的资料,并特意去记了一下,记住了一些将来的价格涨幅大的邮票,遇到“全国山河一片红”之类的珍邮,就算卖家开出了“天价”,他也会掏钱购买。 面值八分钱的邮票,卖家开价几块,甚至小几十,这样的价格在普通集邮者眼里就是天价,而李建华的看法则完全不同。 就说“全国山河一片红”吧,李建华现在花小几十块钱买一枚,再过十几年,就能够卖几万,利润高达千倍,存放的时间越久,利润越高,买入这类稀缺珍邮,绝对不亏。 很多邮票现在的售价在李建华的眼里很低,但他不想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凯子”,就算知道按照卖家的开口价买下,自己占便宜了,但他依旧会砍价,大部分时候,他能够以较低价格买下。 这一天,李建华在集邮公司门口待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选购了千余枚的邮票,大部分是大革命邮票,买了好几张整版的邮票,总共花费三百元。 回家的途中,李建华脸上洋溢着笑容,他挺开心的,他很清楚自己刚才买的邮票,再过三十几年,涨幅都在千倍以上,高的有好几万倍,平均涨幅超过两千倍。 靠写文章赚了钱后,李建华和家人说将来要买套大房子,并向父母询问,现在京城的房价几何,得知自己家附近的房子每平米三百元左右。 此时,一平米三百的房价,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绝对算的上天价,京城人均月收入不到四十,不吃不喝干八个月未必能够买一平米的房子。 李建华家附近有一所重点小学,他查看了高建华存放在储物戒指空间里的京城地图资料,知道将来自家房子不会拆迁,附近重点小学依旧存在。 京城的学区房,面积不大,李建华知道这两个因素加起来,势必造就房价有惊人的升值空间。 三十五年时间,涨六百倍不是难事。 显然,未来三十几年,京城的房价涨幅远远比不上李建华所买邮票的平均涨幅,而且,李建华知道1997年年初,邮市行情到达顶端,之后,邮市进入多年的熊市,如果能赶在这波牛市中,卖掉大量邮票,再做其它投资,比如投资买房,那利润肯定更多。 储物戒指,价值上亿美元的黄金,以及自己对未来的了解,让李建华坚信自己在十年成为全球范围内明面上的顶级富豪,合法资产会很惊人,而十几年后,依靠买卖邮票赚钱提成他身价的帮助并不是很大。 但是,李建华依旧对投资邮票感兴趣,这可能与原来的李建华和高建华都是集邮爱好者有关。 其实,现在的京城比国内其他城市的房价贵不了多少,主要是京城的土地价值没有真正体现出来,也没有富裕阶层和外来人口对京城房价的推升。 当下的京城人,不管居住条件如何,绝大部分不会想着自己去买房子,一是没钱买,二是可以等着单位分房。 没工作的人想着找到工作了,再等单位分房,至于个体户,当下几乎不存在。 李建华心里也清楚,如果不怕别人发现他的秘密,就算他现在投入两三亿元买房,将来这些房子市值上千亿并不是一件难事,而投资买邮票,他不可能投入这么多的资金。 相比之下,邮票生意只是小生意,房地产生意才能做成大生意。 高考结束后,李建华就开始做长远的事业规划,写在纸上,并多次修改,将来他会涉足房地产业,但不是这不会成为主业,各种黑科技才能让他频频兴奋,甚至激起他的肾上腺素。 李建华很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改善自己和家人的住宿条件,可前提是他靠写文章赚到买房的钱,要不然,他和家人说不清购房款的来源。 …… 高建华从初中开始,就喜欢收集邮票了,可他没有太多的钱购买邮票,主要收藏一些新发行的邮票。 高建华的集邮册中的绝大部分邮票是九十年代后发行的,这些邮票的发行量实在太大了。 从信封上揭邮票收藏,这不需要金钱成本,而高建华花钱购买新邮收藏,几乎没有增值,甚至没有保值,反而贬值了。 借助空间戒指发家后,高建华买了不少珍邮,新华夏成立后公开发行的全套邮票,以及全国山河一片红等几枚印刷后因各种原因而取消发行的邮票,他都有收藏,邮票装在集邮册中,这些集邮册放在空间戒指中。 如今,李建华拥有这些邮票。 李建华买了邮票回家后,伏案写了半个多小时的小说。 见时间不早了,李建华亲自下厨,做五个人的饭菜。 李建华的父母和二姐都不回家吃午饭,他亲自给他们送饭菜,顺带给住在职工宿舍的二哥送饭菜。 李建华的大哥是国庆节那天出生的了,名叫李建国;二哥出生于八月一日,名叫李建军;大姐名叫李孝丽,二姐名叫李孝珍。 李建军和父亲李宝农同在红星机械厂工作,而且同在一个车间工作。 李建华先来到父亲和二哥工作的机械厂,到了车间门口,刚停好车,二哥从车间里出来了。 “小五,你来了啊!”李建军笑呵呵道,“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呢?” 李建华在家排行第五,小名小五。 李建华靠写作赚了钱后,对家人非常的大方,大部分稿酬上交给父母外,他还出钱给二哥买了一辆新的自行车。 李建华家里距离红星机械厂很近,平时李宝农上下班都是走路的,李建军住在工厂宿舍,他也经常回家吃饭。 李建军之所以住工厂宿舍,是因为他家住在大杂院里,居住面积太小了,全家不足三十平米,如果他住在家里,那人均面积不足六平米,而且,他觉得住在工厂宿舍更方便。 李建华的母亲宋秋菊和李孝珍一起在利民纺织厂工作,宋秋菊早就骑自行车上下班了,李孝珍返城进入纺织厂工作后,李孝珍骑自行车载着母亲上下班。 李建华觉得母亲和二姐共用的自行车太旧了,想着给她们换一辆车,但他母亲没有舍得换。 宋秋菊说,将来家里花钱的地方有很多,毕竟李建军和李孝珍都到了结婚的年龄。 李建华小时候很调皮,从小没少让父母操心,自从高建华的灵魂附身他身上后,他变得成熟了,特别是他靠写小说赚了钱后,他的父母觉得他长大了。 李建华没有坚持让母亲买新自行车,想着自己拿到更多的稿酬,再买也不迟。 李建军骑上新自行车之前,正在追求同厂的一个女工,那个女工长得挺标致的,而且她的家里的条件比他家好,有点看不上李建军。 李建华不仅出钱给李建军买新自行车,还偷偷塞了不少泡妞经费。 李建军腰包鼓了之后,花钱大方了起来,请女方看电影,下馆子(国营饭店),吃雪糕喝汽水,没多久,他追上了这个女孩,二人成功确定恋爱关系,虽然还没有偷偿禁果,但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你自己看吧。”李建华取下三个饭盒,递给二哥,这是二哥和他父亲今天中午吃的饭菜。 李建军见李建华跨坐在自行车上,问道:“你这就走了啊?” “你别偷吃菜,和爸一起吃。走了,我还要给妈和二姐送饭菜呢!” 十几分钟后,李建华见到了母亲和二姐。 “小五,你吃过午饭了吗?”李孝珍笑嘻嘻问道。 “没有。”李建华微笑道,“我们一起吃。” 打开饭盒,宋秋菊见到了鱼和肉,嗔怒瞪了李建华一眼:“你又乱花钱了,昨天不是吃肉了嘛,怎么今天还买啊?” “妈,哪条法律规定我们不能天天吃肉啊!”李建华笑道。 “就是,谁说不能天天吃肉了。”二姐嘻嘻笑道,“小五现在有本事了,多吃肉,才能够写好文章。” “没错,想要写出好文章,要多吃肉。”李建华开玩笑道,他夹了一口红烧肉放在母亲的饭盒里,“妈,您多吃点!” “你也多吃点。”宋秋菊欣慰的笑了笑,往李建华和李孝珍的饭盒里夹了一些菜。 “小五,你变懂事了!”李孝珍嫣然笑道。 “我都这么大了,不能像小孩一样。”李建华微笑道,吃了几口饭菜,问道,“妈,二姐,你们工作累不累呢?” “不累。”宋秋菊微笑道,“小五,你天天动脑筋写文章才累。” “谈不上累,觉得日子过得很充实。” “小五,你这么聪明,复读一年,肯定能够考上大学的。”李晓珍说道,“要不,过几天,你去复读吧。” “二姐,我承认自己很聪明,呵呵,但能够写好文章,并不代表高考成绩一定会好。而考上大学的学生,就算读完大学了,未必能够写好文章……我觉得在杂志社工作挺好的,既有稳定的工作,还可以靠写文章拿稿酬,总编辑和同事都挺照顾我的,我真的不想丢掉这份工作。其实,就算是大学生毕业,未必能够能够进入我们杂志社工作。” “既然这份工作这么难得,那你就好好工作。”李孝珍微笑道。 “小五,找到一份好工作不容易,杂志社总编辑同意你请长假,你在家可要好好写文章。”宋秋菊嘱咐道,对她而言,小儿子能进杂志社工作是祖坟冒青烟的天大好事。 “妈,您就放宽心吧,我心里有数的。”李建华笑了笑,“过几天,我就把自己新写的稿子交给总编看看,又能拿到稿酬。” “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