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社交圈
莫有为前一天就接到了一通来自藤江奈绪的电话,说是请自己吃饭。随后,她就把详细地址发给了自己。
对于一般人而言,女性请吃饭,应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特别还是美女。自己为何就是高兴不起来呢?
自己没有说答应,还是拒绝,却被她一律视作答应了。就算说了拒绝,也是不许。至于理由,美女的邀请是不容绅士拒绝的。
既然她都说自己是绅士了,那么自己总不会自甘堕落去当瘪三吧!再者,藤江奈绪还是自己的责任编辑,面子还是要给的。
何况一般作者主动去单独请讲谈社的责任编辑吃饭,都是请不到的。毕竟,双方能够存在有业务关系,利益钩挂,避嫌还是要讲的。
单纯的吃吃饭,那往往都是口头上面的片面之词。吃饭的过程中或者事后就有礼物,红包……难免就不会出现。
别以为只有中国人会这样,RB也是一样的。准确的说,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不过,在人气小说家这一个段位,或者以上,那就需要讲究更多的私人交情。毕竟,利字当头开始不怎么好使了。
哪怕是有出版社开出天价,也不会是白白地拱手相送,必然少不了附带有苛刻或者严格保密的条件。
加之,行规的束缚在RB可不是一些纸面上的空话。人也是感情动物,最是看重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人还是环境动物,做生,不如做熟。
小说家到了一定段位上面,自然是不会缺衣少食,也不再像最初开始写作那样的苦逼和苦闷。既然有梦想,那么就得最大限度的实现它。
小说家的最大梦想无非就是写出一本让自己最满意,死后能够把那一本书作为枕头放进棺材里面去,继而在一并送进焚尸炉内一起烧掉。
被其呕心沥血写出的这一部作品,还能够流传后世,时间越长越好,百年,乃至千年不朽。
在文学史上,有着光辉的一笔。在课堂上面,自己的文章节选会作为老师对学生的讲解内容,乃至考试题目或者是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
莫有为准时准点出现在了藤江奈绪约好的那一家高级日式铁板烧店子门前。他走进去之后,直接奔着前台小姐那里去。
他驻足下来,报了一下藤江奈绪的名字,是才由旁边另外的一名引导小姐给领到了一个豪华的休息间内。
莫有为当然清楚这里不是用餐的地方,而是用于等人的地方。若是藤江奈绪到了,自然会有人进来通知自己。
他从进门开始到这里,已然明白了这又是一家不对外营业,不做散客生意的会员制场所。
也就是说,每年的会费是有一个既定的数目,不管你进不进店消费,照收不误,还会因为物价上涨而跟着上调。
能够进到这样场所里面消费的人,那里会在乎这点儿小钱呢?这里更多是一种饭桌上面认识人的社交场所,以及饭桌下面的各种私相授受和各种交易。
莫有为瞧见自己旁边的实木茶几上面不但放着呼叫器,而且还有事先就准备好了的古巴雪茄,以及特制的打火机,雪茄剪子。
他不抽烟,自然是对这种东西丝毫不感兴趣。即便再好,也不“感冒”。他背靠在沙发上面只是闭目养神,耐心的进行一个等待着。
莫有为对于名利场虽说内心厌恶,但对于规矩还是懂的。即便各国有差异,也在全球化的情况下是换汤不换药。
在参加这种聚会之前,自然是会先喝一杯白糖开水,外加吃下一只小面包来垫一下自己的肚皮。
好处有二,其一,就是喝酒的时候不伤胃,还能够多喝;其二,不会饿着肚皮展现饿了的本相,毕竟是来工作,不是来享受的。
以他对她的了解,自己和藤江奈绪这一顿饭,十之八九不会只是简简单单地一顿饭而已。
哪怕还没有上升到名利场的高度,也不会像自己和夏井真琴在一起那般吃的单纯。
莫有为触景生情的禁不住回忆起前一世,最开始,他也还觉得挺有意思,毕竟没有见过。人对于没有亲眼见过的,总是充满了好奇。
后来,就会觉得人在这样的环境当中都好虚伪,一个个都演技精湛,自然而然的就入戏了。
可是,又不能不戴着面具做人,毕竟游戏规则就是如此。不是YY剧,也就不会出现一个搅屎棍在众人面前大放厥词如何如何。
然后,就会被在场的霸道总裁,或者千金小姐给爱上了。即便如此,也总会有人喜欢这样的东西,毕竟承载着普通人的美好愿望。未必是连人做梦的权利也要剥夺不成?
为此,莫有为很容易就联想到了巴尔扎克《交际花盛衰记》里面可不是那样写的YY。本书讲述了巴黎交际花埃丝黛简短、奇特,却注定悲剧的一生。
她对诗人吕西安一往情深,渴望过幸福贞洁的生活。然而,交际花的身世和地位使她与沉浮在上流社会的吕西安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社会天堑。
小说根植于社会现实,通过深刻细致的观察和典型形象的塑造,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
其中塑造的一大批贵族、野心家、教士、银行家、妓女、犯人、警察等,再现了那个色彩斑斓却又冷酷无情的社会。
《交际花盛衰记》是《巴黎生活场景》中的一个长篇,是作者在《人间喜剧》中写作时间最长的一部,一八三五年动笔,三年后发表第一个片断,一八四七年全书完稿,前后历时十二年。
这部小说是《高老头》和《幻灭》的续篇,是巴尔扎克后期创作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交际花盛衰记》倒是比《幻灭》写得仁慈不少,后者更加残酷。
《幻灭》是一部集中反映文学艺术商品化及新闻界黑幕的小说,也是《人间喜剧》中最有深度,也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杰作之一。
小说通过两个有才能、有抱负的青年的遭遇,反映了法国大革命以后整整一代青年的处境和精神状态,指出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胜利,必然出现人与人之间竞争角逐的局面,由此无可避免地会产生一首首个人奋斗的诗篇,一出出理想破灭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