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召见(中二)
“也太夸张了吧!”透过前挡风玻璃,刘强东看到平常人声鼎沸的洛杉矶歌剧院门口拉起了黄色警戒线,好几名洛杉矶警察在附近巡逻,同时还有几个穿着黑西装的保镖守候在周围。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米国的警察为私人服务。
叩……叩……叩……
刘强东左侧车窗上传来一阵敲击几声。
他侧过头,看到一位身材高挑纤细的女子,栗色的卷发垂在高耸的酥胸前,透露着魔幻般的诱惑,水蓝色的双眸仿佛湖水一般清澈,吹弹可破的肌肤完美的呈现在粉雕玉琢般的脸上。
刘强东按下电动车窗,耳朵里飘来一句带有异域风情的英语:“刘强东先生是吧?洛普先生正在歌剧院一楼等您。”
洛普·摩根提前到了?
“我能直接把车开到地下停车场吗?”刘强东见这里距离大门还有一段路程,尽管戴着洋基队的黑色鸭舌帽,可还是被这位美女一眼认了出来,万一被FANS发现,估计又会引起不小的风波。
“当然,我叫扎巴卢耶娃,很高兴认识您。”扎巴卢耶娃说完,主动拉开刘强东的车门,侧身坐到副驾驶的位置上道:“您开车吧,他们看到我会给您让路的。”
“俄罗斯人?你是洛普先生的?”刘强东启动引擎,车子在拥挤的车流中缓缓挪动起来。
“白俄罗斯人,我是洛普先生的保镖。”扎巴卢耶娃的声音像是在糖浆里裹过一样。
“难怪你这么漂亮,你算是我见过最美的保镖了。”刘强东毫不吝啬的赞美道。
白俄罗斯号称是世界上最盛产美女的国家之一,美女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土特产,刘强东尽管没去过那个国家,但也早有耳闻。
“谢谢。”扎巴卢耶娃动动嘴角,微笑道。
车子在经过了两道检查,才顺利的进入地下停车场。
刘强东停好车下来,扎巴卢耶娃踩着皮靴特有的清脆响声走过来,向刘强东伸出双手问道:“不建议吧?”
“搜身吗?这可不行,要是被搜身才能见洛普先生,那我只好拿着我的花篮回去了。”刘强东摇摇头,尽管现在他的身份和地位比不上洛普·摩根,可也不是任由别人拿捏的。
“稍等一下。”扎巴卢耶娃话音刚落,便用俄语跟步话机里的人交谈起来。
克格勃?白俄罗斯专门训练的美女特工?
偏偏俄语是刘强东没学过的,他只能在旁边一边猜测扎巴卢耶娃的来历,一边等待对方请示的最终结果。
很快,扎巴卢耶娃得到了答案。
“可以不搜身,只是那个花篮要检查一下,很抱歉,这是我们的工作范畴,我必须为我的雇主负责。”扎巴卢耶娃把步话机装进裤子口袋,直了直身子望着刘强东说道。
“难道妮基送给洛普先生的礼物也要经过你们的检查吗?”刘强东看她例行公事一丝不苟的样子,反而不急着把花篮给她,笑眯眯的问道。
“是这样的,妮基小姐是洛普先生的女儿,如果洛普先生出事她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所以我们会对她送来的东西进行更详细的筛查。”扎巴卢耶娃点点头,高挺着鼻子坦诚道。
父亲死了女儿是最大的受益者?
刘强东想想在超出正常人想象的财富面前,亲情也会被迫变成某种利益的纽带。
他摇摇头,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一直没见过妮基要求回家,而是像候鸟一样到处迁徙了。
尽管这可能不是她父亲的意思,但是作为摩根现阶段家族的执掌者,家族里其他人也会要求保安像看犯人似的保护洛普·摩根,毕竟他有任何闪失都会给摩根家族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你看吧,都是一些普通的玫瑰花,你要喜欢可以从里面挑一支。”刘强东把提在手上的篮子递过去,扎巴卢耶娃接过后开始一支一支的逐个检查,在不破坏玫瑰花包装的情况下,她用了20分钟才排查完毕。
“给您添麻烦了,我这就带您去见洛普先生。”扎巴卢耶娃轻轻向刘强东鞠躬后,开始在前面带路。
从地下车库的电梯里上来,绕过铺满红色地毯的走廊,看到入口是一道弧形墙,表面密密麻麻铺满了银灰色的贝壳作为装饰,巨大的老式水晶吊灯以及米国最大的舞台,都在证明它是洛杉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演出和欣赏演出重要人士数不胜数,仅米国总统就接待过三位。
可是今天,能够容纳3537人的两层建筑里,只有一楼正中间的位置坐着一个穿着白色西装的男子,刘强东从后面仅能看到他一头浓密的金色头发。
舞台上,演员们正卖力的演出着,刘强东听了一句台词,就知道这是那出世界著名的《费加罗的婚礼》。
《费加罗的婚礼》可以说是莫扎特歌剧的最高成就,稍微有点古典音乐知识的人都知道这部歌剧,和它那脍炙人口的序曲。
莫扎特一生一共创作过19部歌剧,其中《费加罗的婚礼》、《唐·乔望尼》和《魔笛》最为出名,而他在歌剧上的成就,丝毫不亚于他创作出的那些钢琴协奏曲。
刘强东对歌剧没有过多的研究,但是从舞台上演员的唱腔和他拿手的配乐上面判断,这台专为洛普·摩根一个人演出的歌剧,可以说是当代歌剧界的巅峰之作。
扎巴卢耶娃寸步不离的跟在刘强东身后,以防这个没有经过搜身的人会做出任何出人意料的举动。
除了她以外,现场昏暗角落里站立的保镖也都把注意力集中过来,手就放在裤子外面,轻抚在枪支从裤子里透出来的痕迹上。
刘强东刚刚靠近,还没有开口,就听到一个如同风车转动般咯吱作响的声音问道:“是刘强东吗?陪我看完这场戏,我们再来讨论你和妮基·摩根的事情。”
洛普说摩根两个字时,强调里填充了浓浓的光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