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汉昭烈帝 > 第一百零七章 科举和客人

第一百零七章 科举和客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天下太平,时间便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已经是章武十一年,十一年前登基称帝,重新建立起汉家王朝统治的天子刘备,也迎来了他的五十岁大寿。

为避免劳民伤财,刘备在年初便颁下圣旨,婉拒各州郡以各种方式搞祥瑞、献贺礼,但各地民众还是不管不顾,以自己的方式展开庆祝,希望这位给他们带来安定生活和美好希望的好人长命百岁。

在这个普天同庆的好年份,朝廷也搞了一次大动作:在本年度加开一次科举考试。

早在章武元年,刘备首次创立了国子监,为国家选拔人才,建立预备官员制度,但天下之大,人才至多,单单依靠国子监和太学是不可能满足需求的,除了那些对自己充满信心,家中也支持得起京城生活的年轻人外,还有许多杰出人才散落在天下各地。

有鉴于此,在章武三年,朝廷第一次科举考试隆重登场了,而这科举考试,从问世的那一天开始就激起了极大的反响——

判断人才的标准,不再是钻研儒家经典,而是各种杂学了!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是在州城举办,其中优秀者获得入京参加会试的资格,会试和殿试之后,三名最优秀的考生分别被授予状元、榜眼和探花的称号。除了前三名之外,其他会试合格者被称为进士,获得预备官员资格。

作为第一批举行科举试点的几个州,幽州、冀州等地坐拥幽州书院这样的庞然大物,参考生员质量优异,几乎垄断了进士和三甲,成为第一批吃到果子的幸运儿,通过适当的偏袒,河北,刘备的基本盘,变得越发牢不可摧。

在第一届科举举办的如火如荼之时,一首据说是出自当今天子之手的五言小诗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单单是这两句诗,就让无数年轻人为之振奋不已,在强烈的刺激之下,长江沿岸那些新附之地也建起了各种书院,地方官员纷纷出面,向朝廷请求教员方面的支持;商人们千里迢迢,运送来各类书籍,只为了赶上这场盛宴,不要落后于别人太远。

在此期间,也有许多老儒生、名士们表示激烈反对,强烈斥责朝廷数典忘祖,将奇技淫巧搬上大雅之堂,甚至以此来选拔人才的丑恶行径,在他们口中,这种科举完全背离了圣人之道,背离了煌煌君子之风,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以往的漫长岁月里,极少数人垄断了文字的传播,垄断了知识,也垄断了上升渠道,他们结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借助自己在舆论上的强势地位散布言论,压制不同声音,使得大部分人心中充满了敬畏,以为他们天生高人一等,然而,在这个年头,他们的谎言无法再延续下去了。

刘备这些年来把重金投入到教育和宣传口,搞起舆论战那是轻而易举,甚至连那些学术界大佬、朝廷的御用文人们都不用出手,光靠年轻一代出马,就把各自为战的顽固势力给喷得意识模糊,生活不能自理了。

再加上第一次科举结束后,新鲜出炉的状元、榜眼和进士们现身说法,痛斥旧时代,歌颂新时代的文章是一篇接着一篇,借助朝廷无比强大的刊发和运输能力,有如雪片一般飞遍了天下。

舆论战,刘备完胜。

为了确保科举考生的质量,凸显正规性和重要性,减少考生往来的经济负担,科举被定为三年一届,经过章武六年、章武九年的两次科举,其余后进州郡也迎头赶上,无数年轻学子寒窗苦读,正等着章武十二年到来,这一次赶在天子五十大寿,特意加开的科考,无疑又给他们多了一次机会。

民间甚至将这次称为恩科,

颍川,许县。

这是一片历史悠久而且辉煌的土地,早在数千年前,大禹的儿子启在阳翟接见盟友,建立了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自此而后,颍川便一直是天下的中心地区。

拥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悠久的文化熏陶,颍川之地高门林立,名士辈出,先秦年间,便有申不害、韩非子等名人。

在这几名法家大师的影响下,颍川人好权谋,喜争讼,多朋党,高仕宦的风气数百年来烟火不绝,从颍川走出的士人也以足智多谋闻名,相对的,对儒家经典就不是那么感冒,在后汉年间并颇受主流思想批评。

朝廷开科取士,多以杂学为先,对其他传统的文风兴盛地区来说并不友好,但对于颍川人来说却是如鱼得水,再加上颍川距离洛阳不远,本地士子甚至多有前去洛阳居住求学搏功名的,在科考之中隐隐有后来居上之势。

今年特开恩科,对颍川郡来说更是大好的消息,连日以来,许县城中各处都是敲锣打鼓,欢声笑语不绝,但在城北陈家的大宅院之中,气氛却一如平日,仿佛完全不受外界的影响。

今日,一辆马车的造访,终于打破了这座宅院的沉寂。

得知来访的是荀彧荀文若,数年来一直在这座宅院中隐居修书的陈群连忙亲自出迎。

“文若兄,你这是?”见到荀彧脸上浓浓的疲惫之色,陈群当即开口问道。

“最近几日胃口不好,睡得也不好,不妨事。”荀彧与陈**情莫逆,说话也随便得很。

二人进了屋内,落座之后,陈群便再度开口询问起来,“文若兄怎么会来许县?”

“告病还乡了,途径许县,所以来看看。”荀彧说着话,神色自若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兄长莫要说笑。”陈群一听就知道这是假话,荀彧老家在颍阴,刚好位于洛阳和许县之间,荀彧若是称病返乡,怎么也不可能路过许县。

“是真的。”荀彧苦笑起来,“我与天子多有不和,说什么都没人听,还不如回家享清福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