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崇祯八年 > 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

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洪承畴自是明白皇帝的话中之意,正值壮年的他当然也是不甘心一辈子蹉跎于疆臣之位,朝堂之上位列朝班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皇帝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不光是可以用厚爵升赏吴家,只要他能将辽东之事办的漂亮,内阁之中肯定会有他的位子。

“洪卿,若是此次宁锦一事办妥,朕欲于明年开春之后举大军攻伐建州,到时以你为统兵之帅,卿意如何?”

洪承畴施礼领旨后,朱由检接着开口问道。

“攻伐建州?此是圣上之意还是本兵之建言?圣上意欲动用何处之兵?员数多少?此战以何为目的?”

洪承畴有些意外的问道。

朱由检将对卢象升说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末了道:“自去岁洪卿等平定流贼后,各路官军已是休养多时,今年内再予以整合操训,兵强马壮之下,应足以对抗建州奴贼。只要再攻灭建州,大明内忧外患既消除大半,此后数年内朝廷便以与民生息、改善民生为主,只要卿等与朕同心协力、共谋奋进,不出十年,卿将会看到一个国富民强之崭新大明!”

洪承畴并不为皇帝的慷慨激昂所动,他迟疑一会后开口道:“既是圣意已决,臣自当遵从;只是臣曾闻建奴兵甲强悍,更兼有数万靼虏铁骑助阵,其势不容小觑;明年之战须得有万全之策,否则稍有不慎怕是有损朝廷之威啊!此非臣惧敌之言,实是臣由衷之心声也!”

按照洪承畴的本意,在他接任蓟辽总督之后,不管是对宁锦集团还是对建州女真,都应以孙承宗当年采用的策略为主体,步步为营、稳步进取,分阶段实施不同的方法,逐步分化和蚕食这两个割据政权;利用朝廷财政日渐宽裕的优势,争取五至十年内把两大武装集团的势力彻底削弱,之后再聚集重兵予以雷霆一击,彻底消除这两个威胁大明多年的肘腋之患。

但朱由检突然提出明年就要解决辽东边患,这让洪承畴有点措手不及的感觉。

“圣上还是心急了。某与卢建斗、孙白谷等人,统帅数万官军,耗时近十年时间方才将流贼绞杀殆尽;这得亏流贼大部皆为未经正规操训之农户,其兵刃甲胄皆远逊于官军的缘故。若是对上兵甲犀利之建奴与靼虏,战果恐难预料啊!”

朱由检清楚洪承畴心内所想,知道他对官军的战力心存疑虑,生怕率兵出关后大败而回,导致一世英名尽毁。

但朱由检更加清楚建奴的战力。经过关宁军或有心或无意的渲染,建奴的战斗力被虚夸了不少,其实建奴并没有后世之人想象中那样骁勇善战,所谓的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纯粹是自我吹嘘而已。

天启元年的浑河之战就是个明证。

浑河血战不仅仅只有3000浙兵,还有10000白杆兵,这两支军队都是来救援沈阳的。

但浙兵和白杆兵没到沈阳前便起了内杠,两军先是械斗,打出火气后浙兵甚至拿火炮轰击白杆兵,白杆兵驻地旁边的民房都被轰倒不少。他们在内斗时沈阳已经被后金军队攻破了,得知救援对象没了两军开始撤退,在撤退的路上被八旗军追上。

八旗军先是攻打白杆兵,然后浙兵围观不救,装备简陋的1万川军步兵给予八旗军大量杀伤,先是红巴甲喇军被白杆兵大败,努尔哈赤的后军增援后也数次被川军击退。八旗军参领西佛先、佐领席尔泰、格朗和三千八旗兵被杀。

川军本来千里赶来就已经精疲力尽了,后勤没有保障又孤立无援,面对八旗的连续进攻才败下阵来,要是白杆兵和八旗军一样多又有骑兵相助的话后金军根本赢不了。

白杆兵被灭后八旗军再次集中力量打3000浙兵。由于戚继光已去世多年,天启元年的浙兵从数量和战斗力上已是大不如前。即使如此,浑河血战时戚家军还是绽放了最后的余晖。

在后金军队已经攻下沈阳时,3000浙兵在平原地带面对数万八旗军的进攻奋勇抵抗,一开始八旗军根本无法攻破浙兵的防御,还是等到浙兵火药耗尽后用白刃战将浙兵打垮的。此战虽然浙兵惨败,战后几乎无人生存,但用3000步兵面对十几倍后金军在平原地带战斗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要是白杆兵和浙兵不内杠尽快赶到沈阳,有沈阳城做后盾不担心补给的话八旗根本打不赢的。

“洪卿之虑朕自是心中有数,明年出兵之前提是建立在宁锦之事得到有效解决上;每年数百万之辽饷犹如无底黑洞,将大明百姓缴纳之税赋尽数吸入,使得太仓无法拿出更多钱粮用于救济于生死线上苦苦挣扎之百姓,朕每每思及便觉无法忍耐!此事亦是朕之初步打算,并未形成最后决议,洪卿且先于私下谋划明年之战事,到时根据实际情况再做打算;此事万不可使他人知晓!攻伐辽东目前只有本兵与两位侍郎、宣大卢卿、陕西孙卿、漕督陈卿知晓,内阁诸人朕亦未告知,洪卿切记!”

留下洪承畴用过午膳之后,朱由检亲自送这位名臣出了大殿。

蓟州镇位于京师东北方两百里处,是距离京师最为接近的一个镇。所以,蓟州镇既要担负抵御外侮、拱卫京师的功能,又要起到震慑叛贼,维护朝纲的作用。这双重作用,使得蓟州镇的重要性超过了其他的边防重镇,所以在兵力上也是超过一般的重镇。

名将戚继光曾于万年年间在此镇守长达十六年之久,期间整饬边备、花费大量钱粮修缮长城,使得蓟州镇数十年内平安无事。

蓟镇总兵府位于迁西县西面三屯营镇的中心位置,是由戚继光在建设三屯营城的同时修建的。

总兵府前门外达通衢,两侧各有次门,门前有高大影壁。

府前东西两侧各有桓表,其间为广场,场中可容千马。次门内,有车候厢房和钲鼓亭台。入仪门,有甬道直通大堂。堂列五楹,衡高台广,台下可容数千人。大堂后有层楼,楼后为牙舍。

大堂之左为一般官吏居住之地,牙舍之右为图书府,其前斋有亭池,斋右为习射之区。整个镇府雄伟壮观,装饰华丽。

总兵府后面的牙舍内,年过四旬的蓟镇总兵吴襄正在与次子吴三桂闲谈。

“父亲大人,依照现下的情形看,我吴家已是很难再去到关外之地,从上次移镇一事已是看出,朝廷对我祖、吴两家不满与防范之意日重,后续还不知有何章程对付我等;儿打算过几日回一趟锦州,将娘亲及其他家眷接到关内,不使双亲家眷长久分离,不知父亲大人意下如何?”

一身白色直身便服的吴三桂刚满二十五岁,外形俊朗、英姿挺拔;自崇祯八年奉调率部入关参战近两年后,于崇祯十年三月回返蓟州镇。

身穿紫色圆领长袖绸缎直身的吴襄皮肤白净,眉目清秀,看起来根本不像一位统兵过万的大将,更像是一名儒雅的书生。

“我儿入关参战两载,眼界倒是开阔了不少;你且说说,从何处看出圣上以及朝廷打算对付我祖、吴两家?”

吴襄笑眯眯的看着爱子,眼神里满是掩饰不住的赞赏之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