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下南洋21
还有,木栋、铁平等人,以及全部金系官员肯定也会受到这件事的株连牵连。
如果不杀,始终留下大隐患。
正像金知蝉说得那样,那些百姓宁肯冒风险加入远航队伍,迁居到南洋诸岛上去,一方面,金知蝉开出的条件太过于优厚,而另外一方面,就是这几年,汉武帝屡屡从东莱郡抽调百姓到西北诸郡去,已经引起了当地百姓的反感。
在那里,不但时常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生怕什么时候,匈奴骑兵会攻入自己的家园,还要忍受比东莱郡这边更为艰苦生存条件。
西北苦寒之地,‘苦寒’二字可不是开玩笑的。
风冷、雪冷,风沙也非常大。
既然百姓都死了如此之多,那么,死上个把汉武帝派来的绣衣使者们,又能算什么呢?
大不了,当船队归来,随着噩耗传到那些被杀的绣衣使者们的家中时,卜至忠送上一些财物,让他们的家人能够安安稳稳地生活下去。
卜至忠自己还没有意识到,一直呆在金知蝉的身边,原本纯良的他已经逐渐被金知蝉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许多。
当然,卜至忠的本质还是好男人,心地还是善良为本。只不过,他现在也已经明白,为了百姓们能够好好地生活下去,些许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何况,到东莱郡的绣衣使者们,其中大部分原本就没有安什么好心,其中一些与朝中的反对金知蝉的大臣,世家大族,皇亲国戚暗中勾结,企图在东莱郡找寻他们夫妻的所谓‘罪证’,这件事,卜至忠都知道,又怎么能够瞒得住金知蝉呢?
故此,卜至忠这一次金知蝉利用借刀杀人之计,丝毫没有反感。
就这样,之后的岁月里,东莱郡、青鸟港和琅琊郡,每半年都会各派出十条大海船,满载应募的大汉朝百姓一起出海,名义上是去替汉武帝出海寻找传说中的仙山,仙岛蓬莱等。
只不过,每一次都无‘功’而返。
这里的‘功’,只是指的寻访仙山这件事。
开始的时候,汉武帝每次都会派三个绣衣使者跟着三支船队一起出海远航,可是,连续三年,六次远航,绣衣使者登上的海船,必然沉没,这件事使得汉武帝手下那些忠心耿耿的绣衣使者们都害了怕。
汉武帝也觉得非常不妥,可在这件事情上,他又找不到任何可以的地方,毕竟,每次出海,都会有好船沉没,不仅仅是绣衣使者们登上的海船,只要金知蝉、卜至忠和木栋等人不跟着一起出海,在海上谁都没有免死金牌。没奈何,三大海港依然继续派海船出海远航,但是,汉武帝停止了向三大海港继续派遣绣衣使者的行为。
不过,为了不让金知蝉他们蒙蔽自己,汉武帝想了一个方法,那就是让桑弘羊管辖的碣石港也每年派两支船队出海,当然,桑弘羊的碣石港中,造船的水平和能力都非常有限,若是每年两次的话,每次至多只能派出三艘海船。
事实上,桑弘羊内心当中对金知蝉如此讨好汉武帝,不惜残民似得把百姓往海中鱼腹里扔的举动,一点兴趣都没有。可是,作为汉武帝的心腹和亲信,他自然非常了解他的这位皇帝陛下的心里和爱好。
汉武帝最大的爱好就是当皇帝,而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能够长长久久地当皇帝,那么,长生不老就是他最为渴望的东西,要不然的话,汉武帝自己也不会屡屡被那些云集在长安城里的方技们欺骗,揭穿了一个,那么,他就信任下一个。
用乐此不疲来形容汉武帝的这个爱好,一点都不夸张,在这一点上,汉武帝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程度,甚至于远超秦始皇。
秦始皇被徐福骗了两次之后,便下令诛杀了那些企图欺骗他的方技们,后世用焚书坑儒来记录秦始皇的这段黑历史,并不十分准确。
而汉武帝却不是如此,他屡屡被方技所骗,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女儿下嫁给栾大,即便知道自己被骗了,他也只是诛杀骗他的人,始终都未曾把屠刀指向其他方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大海港通过远航船舶运送出去的百姓逐渐增多,可这三大海港城市以及东莱郡、青鸟港和东莱郡的总人口并未有所减少,表面上,人口增长停滞了。
这就使得汉武帝也不忍心每年都从东莱郡抽调大量的百姓迁居到西北诸郡去,故此,汉武帝用这种手段削弱东莱郡和琅琊郡的力度在不断减弱。在金知蝉第二次返回东莱郡之后,就已经彻底停止了。
随着黑森林岛和香料岛相继被找到,并在岛上成功建立了第一个根据地之后,接下来,四角岛和火山岛也相继被找到。
黄天彪归来之后,便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当上火山岛的第一任都督,这个任务最为艰难,因为,这个都督要具备非常强大的军事能力。
在香料岛上站稳脚跟之后,王广顺知道,金知蝉如此频繁地往海外移民,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影响到金系官员们治理的各郡发展的,若是这个时候,舰队能够把充足的奴隶运回大汉,补充到金系官员治理的郡县当中,让他们承担矿工这项纯消耗体力、危险性非常大的工作,就能解放出更多汉人壮劳力。
故此,王广顺也派人到香料岛的南方寻找火山岛,火山岛就在香料岛的正南方,很好找,他派去的人等上该岛,赫然发现,正像金知蝉估计的那样,此岛上极为适合进行农耕,而岛上原住民不像香料岛上的原住民,多是一些山林间的游牧民族,火山岛上已经出现了从事农耕的原住民部落,而且,该岛上的原住民人数也的确非常多。
消息传回东莱郡,归来的黄天彪主动接过了其他人都不是太想接的任务。
毕竟,那些船长们之前只是一般人,几乎都没有从军的经历,就更别提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