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不同人生
百慕塾规模较小,塾馆内最多只能容得下,十几个学童。开始一段时间,根本没有人来百慕塾拜师求学,塾师百先生,只得每天去汇荣街,替人写字断文、结钱算帐谋生。不久之后,因塾师百先生,口才流利、学识渊博,将百慕塾的声名,传了出去;又因塾师百先生的夫人,弹得一手好琴,百慕塾内,时常传出美妙动人的琴声,往往令人闻之,流连驻足。这两种因素,各有影响,就替百慕塾,招引来学童。 当第一个学童,随家长走进百慕塾后,塾师百先生,就不再外出谋生了,而是专心课徒授业。后续来百慕塾拜师求学的学童,达到十一人,每一个学童,刚到百慕塾时,都会遇到塾师百先生,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读圣贤书为了什么?” 这些学童,多半来自普通人家,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如光宗耀祖、出人投地之类。其中有一学童,来自商贾之家,他的回答也很实在:“为将家族生意,发扬光大。” 百先生诲人不倦,课徒甚严,而且还热心助人,也很有办法。学童之间,闹起纠纷,百先生往往三言两语,就能让当事双方,都认识到各自错误;若有学童家里遇到难事,但凡百生先闻知,都会给予力所能及的妥善帮助。久之,百先生在学童心目中,形象变得无比高大。 时间一年年过去,当初那一个个稚嫩学童,渐渐长成了一个个文质彬彬的学子。他们求学期满,终要离开百慕塾,走上各自的人生之路。 每届学子,求学期满,都会被举荐、去应试,可以经此求得功名。第一届从百慕塾走出的学子中,就多有出仕为官者,未能出仕之人,在后来从事的行业内,均能小有成就。这让百慕塾之名,在府儒巷附近,风生水起。 百慕塾之名传开,塾师百先生,也随之名扬。汇荣学堂几次高俸聘请,均被百先生婉拒。不少富贵豪门之士,携年少后辈子侄,慕名前来百慕塾求学。百慕塾原本相对狭小的塾舍,也被热心的有钱人,捐建一新,让百慕塾规模,比原来扩大了数倍。 百先生成了知名塾师,应酬自然多了起来。不时会有官家名流、商贾土绅,前来百慕塾拜访,府儒巷内街坊四邻,来百慕塾走动,则更为频密。塾师百先生,不仅仅善于授业传教,其人渊博而不倨傲,低调谦恭,不沽名钓誉,处事圆通而不爱财,尤其热心扶弱帮困,得到别人,广泛尊敬。渐渐的,坊间就有一个传闻,都称塾师百先生,是一位真正的鸿儒隐士,丹心一片育桃李,不为私利搏虚名。 随着第二届、第三届学子,走出百慕塾,更坐实了塾师百先生,鸿儒隐士之名。百慕学子,渐渐为世人所推崇,成了饱学才高的象征。那些走出百慕熟的百慕学子,若干年后,往往都会重回百慕塾,回报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拜谢师恩。这个时候,塾师百先生,对每一位回访的学子,又提出另一个同样的问题:“读圣贤书,能帮助实现梦想么?” 回答这个问题的百慕学子,都已走上自己的人生之路,且在各自行业里,打拼多年。他们对人生五味,都有着各自的看法。所以,他们回答起来,就见仁见智了。 有人认为,读圣贤书,长大智慧,自然能帮助实现梦想;也有一些人认为,读圣贤书越多,个人梦想也越多,他们终日都在为实现梦想而劳苦;还有人认为,读圣贤书,能长见识,让人活得丰富…… 一晃眼,就过去了几十年。 塾师百先生,鸿儒隐士之名,已然深入人心,连锦汇府的府尹与府监大人,偶尔都会来百慕塾拜会。 岁月不饶人!百先生夫妇,比之当年,苍老了许多。只是,人们心目最敬仰的鸿儒夫妇,一直没有添得一儿半女,如何能慰藉世人,对鸿儒的那份爱戴与景仰?是以,不时有热心者,找来各种育儿良方或妙药,悄悄送进百慕塾,让百先生夫妇,哭笑不得。 百里轩与菁菁二人,此番潜居俗世,遵循世俗一切伦常之事。菁菁公主,停止修炼,化气为血,恢复赤龙,与夫君行敦伦之礼,准备生养子嗣。只是,修士的修为越高,生养子嗣相对越困难,这或许与修炼导致二人躯体,进化不一有关,又或许受某种天道循环限制。不过,二人天地和合,阴阳相济,于修身助益良多。 后来,有人干脆送来了三个幼儿,要过继给百先生夫妇,以让鸿儒隐士,后继有人。尽管这热心者,有意隐瞒了三个幼儿的出身,身为塾师的百里轩,也能从对方记忆里,了解到一切。那三个幼儿,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靠行乞为生,被热心者找了来。百里轩恻隐之心大动,遂迎合热心者好意,让人们心目中的鸿儒隐士,后继有人了。 三个幼儿,两男一女,他们成了百先生的子女,也就改了姓名。长子名为百礼,次子为百泉,小女为百花。百先生夫妇,给予三个子女,应有的关怀与疼爱,百慕塾里,自此多了一份天真的童声与欢乐。 有了子女,百先生夫妇的生活,更为丰富,经历更贴近常人。有了完整的家庭,子女绕膝,天伦共享,其乐融融。夫妇二人,体味到父母的慈爱与艰辛,体味到子女的欢乐与成长,体味到世俗普通人,生命中的一点一滴。 三个子女,都懂事较早,同在百慕塾里长大,个人志趣、心性,却不尽相似。他们对养父母,均恪守孝道,抱感恩之心,但终归要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长子百礼,成年后去了锦汇府衙,谋得世人眼里的好前程;小女百花,成年后嫁入了富贵之家,也不负出身孤苦,有了厚报;唯有次子百泉,原本最为聪慧圆通,成年后,却甘愿留在养父母身边,做了一个塾师。 百先生执教多年,却不聚财,所得报酬,多用于帮困扶弱。百泉甘愿留在百慕塾,做一位塾师,放弃世人眼里更好的前程,绝非为了贪图养父母的家产。他回答养父的第一个问题,是为活得丰富,回答第二个问题,是为活得安心、舒坦。 百泉回答养父第二个问题时,万万没有想到,其养父百先生,竟然一本正经的对他,施了一礼。这让他惶恐无措,又莫名其妙。 时间过去一年又一年,从百慕塾中走出的学子,一茬又一茬。 鸿儒隐士夫妇,实现了人们最美好的祝愿,夫妇二人均得高寿,活到百岁有余。 只是,他们毕竟老了,虽然还能行动,却已鹤发鸡皮,老态龙钟。塾师百泉,子承父业,主持了百慕塾,教化育人大业。而鸿儒隐士夫妇,说服了养子百泉,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二人驾起一辆马车,离开了百慕塾,离开了府儒巷,彻底告别了锦汇府的传教生涯。既被世人称作隐士,他们最终也以隐士之风,在世人心中,如一道亮虹,留下一片桃李芬芳,去时不带半片云彩。 一輌马车,缓缓行驶在村野之间,动听的琴声,洒满一路。琴声婉转而幽怨,透着无尽的忧伤与思念,令人闻之,黯然伤神。 车辕之上,赶车的正是百里轩。他做了世人心中一代鸿儒隐士,此时又恢复了年轻模样。车舆之内抚琴者,自然就是菁菁公主。她随百里轩,潜居锦汇府城将近百年,过俗世生活,体验俗人情感,这时离开,心中对那几个养子女,竟有些放不下,是以弄琴抒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百里轩在锦汇府城,见惯了追名逐利的世俗之人,也见多了百慕学子多样的人生之路。只是,这些与他要寻找的道,似乎有关,又似乎毫不相干。老东家钱万通,所寻持的利道,百里轩此时,有了一点意会,但此道,并不适合自己。曾经,养子百泉回答他第二个问题时,他的脑海里,似乎闪过一点灵光,只是那灵光一闪即逝,他并没有把握住。 百里轩在驾车,却是漫无目的。他的目光,有些迷糊,他的神思,有些飘渺,那悦耳的琴声,似乎引不起他半点兴致。待琴声停歇半晌之后,他才回过神来:“师妹好兴致啊!莫非挂念那几个孩儿?”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菁菁稍顿一下,接着说道,“师兄为何将筮卜数术,传授予百泉孩儿?师兄似乎对百泉孩儿,另眼相看。” “呵呵,临时起意罢。”百里轩回道,“那么多百慕学子,在我看来,唯百泉孩儿,心境最为恬淡,相对适合修炼,所以传他筮卜数术,留个念想。” “那能将他引入修途?” “随缘吧。或许能,或许不能。” …… 在山青水秀之地,有一个很普通的小村庄,名唤石榴村,全村不过几十家居户。这石榴村,离官道较远,属于真正的偏远乡村,民风敦朴,村居祥和。 石榴村没有大家族,居民杂姓较多。管理乡村集体事务者,称作里君。外来户到石榴村安居,只需找到里君,报备来历,再从里君手里,换得几分薄田,便可在石榴村落户了。 一对年轻夫妇,在外行商贩物,亏了本钱,无颜重返故里,途经石榴村时,决定在此落户。这对年轻夫妇,便是百里轩与菁菁公主。他们在里君那里,作了完善的报备,以剩余银两,换得几亩薄田。他们的遭遇,得到村民,广泛同情与帮助,大家合力,替他们垒起三间茅屋,让这对年轻夫妇,就此落户安居。 百里轩与菁菁二人,仍以各自的姓氏为名,在石榴村过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在别人眼里,他们到底跑过生意,见过世面,相对其他村民,要活分得多,不久之后,便与全村居户,打成一片。 乡野之人,没有太高的理想与追求,也没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与欲望,他们最大乐趣与希望,都在那几亩长势不错的庄稼上。这样的希望,看得见,摸得着,令他们有足够的动力,不辞劳苦,去田间耕作。 几年时间,村民百里,便成了庄稼地里的行家里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平日里,休憩于田间地头,他会与乡邻,说着家长里短,恣意笑骂;耕作于田垄之间,他也常循着粗犷民谣,纵情高歌。他年复一年,播种着希望,收获着喜悦,感受乡野之人的卑微与无奈,体验乡野之人的平淡与踏实。 在石榴村,百里夫妇,非常合群。他们也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也会为几斗米的小债,念念不忘。这样的小瑕疵,掩盖不了他们身上的质朴与善良,别人遇到不幸,他们会不计得失,毫不犹豫,伸出援手;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也绝不含糊,舍小家为大家。 村民百里,为人处世,几乎无可挑剔,然而在别人眼里,他还是有些异样。譬如,常有人看见他,独自在野外幽坐静思,或田间,或河边,或树下,或路旁,有时如一尊石像,有时如半截树桩,静息无声,两眼深邃,令所见之人,无不心有戚戚焉。 百里夫妇在石榴村,生活了多年,一直无儿无女。百里时常幽坐静思,在别人看来,那是一种无奈,一种愧疚,一种苦恼与忧伤。不免会有热心乡邻,上前劝慰。往往在这个时候,百里表现出的豁达,会让热心的乡邻,大感意外。 平平淡淡、踏踏实实的乡野庶民生活,一直持续了数十年。百里夫妇将一生最好的时光,留在了石榴村,直至晚年,他们思乡情切,要叶落归根。于是,在石榴村全村居民相送下,他们再次踏上,重返故土之路。 从临别依依的村民身上,百里夫妇感受最深的,是一片赤诚,是一片真情,不带半点虚假。尽管那些村民,身份卑微,但他们的真挚情感,确是世间,最真实的美好,让人心中温暖、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