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膈应
顿了顿,宋氏扫视了眼一旁的梁夜络,接着又道:“六殿下,宋氏虽乃一介民妇,却是我齐氏四姑子隐姜的嫡母。民妇昨日刚到这雒都,便听西平侯府的人说起,六皇子妃的陪媵,我齐氏四姑子隐姜病逝了!”
陪媵二字,咬字清晰而沉重。
随即,宋氏便眼含得意望向主位上的六殿下夫妇。
想抛开她发横财,那也得看她是否愿意!既然让她碰上了,见面分一半才是她二夫人的性情!即便盘剥不下半分利来,她宋氏也要拿出杀手锏来膈应膈应这六殿下!
因为刚刚,她可是亲眼所见,这六皇子妃,暴露出之前在西平齐坞时的柔弱好欺心肠。
虽然死去的隐姜并非她之亲生,可这并不妨碍她二夫人拿隐姜当幌子,来说事。
她原本并未真心想来王府闹事,只是想做做样子,好给远在西平的二郎主齐商,以及西平侯一个交代,也好让不久将跟着齐超扶灵回去的大郎主齐宫,没了说嘴的说辞。
不想一来王府便遇见这等好事,她岂能错过?
某王一见宋氏的嘴脸,当即便缩了缩瞳孔,“哦?小王不知,原来二夫人还是齐氏四姑子的嫡母,失敬失敬!”
口气却是寒冰般的冷冽。
眼芒又是寒潭般的冷酷。
“既如此,二夫人为何衣饰恁地光鲜亮丽,难道说,身为嫡母就不该为自己病逝的庶女,掬一捧同情之泪么?”某王再次寒意凛凛地直问道。
这话说得,令宋氏不自禁地瑟缩了一下!
而紧接着,她便感到一股冷彻心扉的寒意碾过全身。
连忙不自然地拢了拢衣袖,缩了缩身子,以期遮掩那一身华彩盛装的襄邑锦缎直裾,口气亦顺势和软下来:“六殿下,民妇说笑了!六殿下既然盛情邀请民妇,民妇岂能不赏光?”
又夹了夹眼皮,搭讪地冲梁夜络笑了笑:“二世母好久没见着大侄女了,还想着与大侄女絮叨絮叨呢!”
事已至此,宋氏算是看明白了,她再如何旁敲侧击、含沙射影地影射隐姜之死与六皇子妃有关一事,估计这六殿下都会为之不遗余力地挡回去!
且还是这样令她难堪地挡回去!
直白得简直让人无地自容!
不过她宋氏是谁,她是陈留襄邑的宋氏!
要说重利轻义是其根本,那么见风使舵便是其拿手好戏了。
宋氏立时堆下笑来,满眼眶都是笑纹,连眼角边的鱼尾纹都挤得层层荡漾开来:“哦,对了,大侄女,二世母这次来雒都,还带来好多八郎君给大侄女的书画呢!”
与六皇子妃攀交情,套近乎,以她对其良善性子的了解,估摸着六皇子妃会卖她个面子的。这样总比直接对上强横的六殿下要来得容易些。
果然一击即中,六皇子妃闻听八郎君齐祖的消息,即刻接话道:“二世母,八弟现下可还好?个子长高了么?”满目的关切之情。
宋氏心中暗自撇嘴:是人都有软肋的,这一招果然奏效!
当下便热络地絮叨起齐祖的近况来。什么八郎君读经如何比季父齐雍还好,什么八郎君日日用八姑子留给他的蔡侯纸作画了,什么八郎君每日早上都有羊乳可以饮用了,等等不一而足。
如此一来,某王刚刚营造出的凛冽及肃杀,登时便没了氛围,被这叔侄女二人一问一答中,给消散了云烟。
望着二夫人宋氏,永巷长侯览心中不由感叹:如此人物,不愧为陈留襄邑宋氏!新晋的齐亭侯却原来有着这样一位君母……
某王却没有这样的觉悟,斜睨着眼,冷冷睇着客座上满脸堆笑的宋氏,又没好气地看了眼自家王妃那一张容光满面的小脸,止不住心下暗叹了口气:罢了,总归是络儿的二世母,亦是齐威的亲娘,还能当真令其下不来台?
不由又思及起新晋齐亭侯的老子爹齐商,却是眯了眯眼眸。
但那微眯的眼眸中,却有精芒一闪而过。
某王这边的举动及心思,一旁的梁夜络自然没有瞧见,更没有感受到。因为她此刻的全部关注点,都关切在了齐祖身上。
可某王的这一切,显然没能逃过就座于下首位的第戎的一双敏锐之眼。
第戎不免暗忖:别瞧着齐威新晋了齐亭侯,王上亦不会有所顾忌,从而心慈手软的。
由于梁夜络与宋氏二人的闲话家常,一时间大殿内气氛融洽。
不过,没过多久,食官长高绂便使人前来问询王妃殿下,宴客的菜肴要如何烹制。
正自没耐烦的某王一听,即刻起身,走至梁夜络面前,伸手扶起梁夜络的一只手臂,转头对宋氏不客气道:“二夫人见谅则个!小王要与爱妃前去庖厨之地,准备燕饮之事,二夫人这便留在王府,等着午后王府的燕饮吧。”
言罢,也不理会宋氏那一双惊愕张大的眼睛,携了梁夜络的一只小手,夫妻二人合体步出了待客大殿。
后面紧跟着的便是,那位坊间风闻已久,形容昳丽的第戎。
婢子心慧和菊慧自是紧紧跟上,亦出了大殿,扔下她二夫人与两个婢子于孝文大殿内,冷清清地落座在那一排新奇的榻座之上……
守在大殿内不离左右的永巷长侯览,倒是恪尽职守,又命人给她上了茶,端来了小点心。
到了此际,宋氏再是不情愿,也不得不起身告辞离去。
却在离去前,告知侯览,午后她二夫人还会亲自登门,给王妃殿下送八郎君画作的。
侯览自是躬身应诺,礼节周全地送其出了王府大门。
不提宋氏心怀怨恨地离开了梁孝文王府,却说梁夜络被某王拉着就到了王府庖厨之地。梁夜络来不及跟某王黑脸,便被焦急的食官长高绂给延请进去,细细问询各色菜肴的烹制法门。
梁夜络本就不想慢待了宴客之人,自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悉心指导,悉数告之。
而某王与第戎自是跟在身后不远处,时不时地上前取食品尝,评定好坏。还按照二人的口味,评选出殿最来。
直忙活至午后未时三刻,才将将弄妥。梁夜络试了试额头上的细汗,略略扫了眼食案上的菜品,心中不免嘀咕:尽管有些差强人意,可也是尽了力,只能这样对付了。
须知,此时的大汉朝,许多食材都短少,或者应该说,根本就尚未出现。梁夜络面对如此情形,自然删繁就简,能替代的便替代,不能替代的便加以改良,总之,务求神似形似,口味相似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