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李忠授首
咔嚓~白光闪过,轰隆隆的雷声又滚,雨点好像愈发的急切了起来。
风雨突至,一切军事行动戛然而止。
除了雨天视野不佳,行动不便外,大雨湿了弓弦,会让弓弩绵软无力。
所以这个时候,都是拆了弓弩保养的时候。
宋军营中,军兵个个唉声叹气,抱怨不休。
花和尚鲁智深站在帐篷里,看着雨帘道:“这鬼天,全是雨,端的让人不爽。”
打虎将李忠劝道:“兄长不要焦躁,天降大雨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不若小弟烫一瓮酒,好去去湿气。”
李忠是濠州定远人,走南闯北惯了,倒不觉得这天气有甚难过的。
犹豫了片刻,鲁智深点头。
虽然军中禁酒,昨日又折了一个兄弟,实在不好饮酒。
但是这糟糕的天气,这糟糕的心情,不喝几杯实在无法排解。
能够请到鲁智深喝酒,李忠也是开心,又让人去请了九纹龙史进来。
倒不是拉帮结伙,就他那本事和地位,也没拉帮结伙的资格,他纯粹是亲近关系,保证地位罢了。
作为九纹龙史进的启蒙老师,自己本事不济,自然并未教授史进多少本事,是以恩情其实没有。
而鲁智深认为他太过悭吝,平时也不怎么理他的。
所以能请得两人喝酒,李忠着实欢喜。
喝了几杯,李忠道:“两位兄长,贼军传信,让用马匹换回周通兄弟,未知公明哥哥如何定夺。”
李忠周通同上梁山,又都是没本事的,存在感不强。
李忠也担心自己有那么一天,其实是赞同交换的,只是人轻言微,不好直说,是故询问。
“哎~”鲁智深叹气,哧溜一口干了一杯,没有回答。
史进也是一般无二,并未做大。
叶贵送来伤员,特意跑了个圈子,避开了探哨。
到了营门,数百人齐齐鼓噪,呼喊道:“太子有令,着宋江用四千匹骏马换取周通尸体,三日为限,过时不候。”
声音震天,聋子都听得到。
一下子,全军皆知。
宋江立刻坐蜡。
傻子都知道,四千匹骏马价值百万贯,更可让明军马军恢复元气,相比之下,一具尸体不值一提。
但是,这是自家结拜兄弟啊。
连自家兄弟尸骨都不管,谁还相信宋江的仁义名声?
人设立刻崩塌。
吴用道:“兄长,不若以国家公义为重,拒绝方天定那厮。”
宋江幽幽叹道:“国家公义兄弟们都理解,个人私情,兄弟们未必能看的开啊。”
理智归理智,感情归感情,宋江想的很清楚,是以两难。
大家都注重身后名,遗体都没了,还说什么身后名?
到时候作战,必然顾虑重重。
士卒们也会想,主将连自家兄弟都不管,还能管自己?
人心一散,队伍可就不好带咯。
所以,宋江道:“召集兄弟们,择人交换周通遗骸。”
吴用知道再劝无用,只得前去通传。
不一刻,众将聚齐。
宋江一看,大多带有酒意,立刻就要发作。
只是知道自家兄弟的尿性,又知道众人心理不爽,貌似只能憋着。
目光扫到队尾,看到淮西降将郑捷同样醉眼朦胧,宋江怒喝道:“郑捷!”
郑捷一惊,酒意立刻去了八分。
知道要倒霉,他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出列。
不然一个目无尊上的罪名落下来,怕是要掉脑袋。
宋江喝道:“你目无法纪,军中饮酒,念你初犯,责打二十军棍,贬为马夫,你可服气?”
能服气才怪!又不是他一个人喝了酒的。
只是敢想不敢说,连争辩都不敢。
没看到宋江连借口都不找了么?若是激怒了,说不得就要人头落地,所以,郑捷从心地领罚去了。
打发了郑捷,宋江说去交换周通遗骸,虽然没人支持,却也没人反对,都是默认了。
宋江愈发肯定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众人如何会反对?今日反对,明日自己落于人手,换还是不换?
只是忒不爽了。
想梁山纵横天下,全无敌手,却在泗阳屡屡吃瘪。
好不容易打残了贼军马队,却又不得不给人送回马去。
昨夜一战,梁山军也损失了超过两万的马军,比方天定预计的还要多些。
待到明军骑兵恢复,梁山军骑兵优势便要大打折扣了。
更气的是,却还怨不得方天定。
昨夜刚刚杀了人家大将,让交换尸体就不错了,如何还能奢求更多。
所以,好不爽!
大营内,众人都是郁郁不乐,宿迁城外,却是兴高采烈。
淮阳军节度使之下,数百大小官员都在城外十里翘首以盼。
童贯来了。
哪怕雨势甚急,这些人也等的甘之如饴。
讲真,若非方腊闹的太凶,这些穷屌一辈子也攀不上童贯这个高富帅。
托方腊的福,大腿送上门来了,只看各人能不能抱的住。
为了给童贯留个好印象,文官都是自己掌伞,以示与民亲善,武官都是直接淋雨,以示不惧艰险。
不一刻,童贯的船到了。
其实不需要这么慢的,只是沿途迎来送往实在耽误时间。
运河上,船只连绵不绝,岸上大军连出了十余里。
禁军十万,有马军七万,步卒三万,沿途又收集了五万厢军,一共十五万大军。
童贯座船刚靠岸,众官纷纷向前,直接在泥水里拜道:“下官见过枢密相公!”
童贯对众官的态度很受用,道:“各位辛苦,且请进城说话。”
不一刻到了城外,大军就在外边安营扎寨,大小官员都去城内。
接风宴早就备下,美酒佳肴只是基础,还要歌舞助兴,金银珠宝等礼物才是重点。
童贯带来的人很多,闻焕章、刘世光、王禀等,人人都是大盘金银奉上。
当初宋江路过,只有宿迁知县给了十头猪,便打发了。
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没办法,谁让宋江只是个皇城使呢,芝麻小官一个。
当官的都是人精,从皇城使的册封就可以知道,朝廷十分不待见宋江等人,如何会去巴结讨好?
不能对仕途有帮助的,这些人才懒得理会。
有那个功夫,不如狎伎去。
节度使侍丰举杯站起,道:“恩相为国辛劳,预祝相公早日凯旋,马上封王!”
童贯大喜,道:“尔等守土有方,支应大军用度有功,吾定禀报朝廷以为请功!”
众官齐齐拜下,道:“多谢相公抬举,定肝脑涂地以报。”
觥筹交错间,有虞侯进来,道:“秉恩相,宋江遣戴宗送战报来。”
这个不能不见,童贯还是很关心前线战事的,毕竟,他的个人前途,和赵宋休戚相关。
不一刻,戴宗进来,见礼后送上战报。
看到昨夜损失了四个大将,两万兵马,战果只有贼将两个,马军一万,童贯又气又急,喝问道:“宋江妄称骁勇善战,如何屡次损兵折将,却无丝毫进取?”
闻焕章道:“恩相勿急,宋江立功心切,难免行止失措,待恩相到达亲自指挥,平贼如反掌。”
童贯颌首,道:“即如此,且上报朝廷,给阵亡将士讨些封赏吧。”
一路行来,童贯对闻焕章愈发欣赏。
闻焕章本事好,情商高,童贯不喜欢也难啊。
闻焕章也有自己的打算,他想出仕了。
自从被高俅摆弄了一道,他发现没有地位实在不行。
童贯,便是他仕途的踏脚石。
只要江南平定,他作为童贯的心腹,功劳必然不小,别的不说,一个知州还是有把握的。
前提是,必须平了方腊。
要平方腊,宋江当然是关键,这点闻焕章很清楚。
禁军虽然精锐,距离梁山军却远。
所以,他才三番五次替宋江遮掩辩解,不然,宋江早就被下旨申饬了,如何能有半点封赏。
……
发错了,章节名无法修改,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