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27章
“行了, 咱俩就别在这儿互相恭维了, 明天起得早, 今天早点回去休息吧,记得把你媳妇儿安顿好啊。”送走了赵平,苏瑜又带了块甑糕去了马琴家一趟, “明天我得去镇上一趟, 你家地里还没忙完,这回我跟赵平一起去, 家里孩子你帮我顾着点儿, 妹子就不跟你说谢了。”
“不用说不用说,有啥好说谢的?”马琴指着那块甑糕还跟苏瑜说,“回回上我这儿来都给我带吃的, 我是缺了你这一口就能饿死啊咋的?赶紧拿回去,你这都是要拿去卖的东西,下回别给我带了。”
“哪儿就少这一块儿了?”
“你下回要再这样, 我可不让你进屋了啊!”马琴嗔怪地瞪了苏瑜一眼, “孩子们就交给我了, 你尽管去忙吧。”
两个人说完这事儿苏瑜也没墨迹, 早早的就回去洗漱睡了。
睡的时候苏瑜还在想, 这一次赚了钱,她一定得想办法解决一下洗澡半自动化的事情。这一天天的靠盆里装点儿水, 来分批次洗, 也太累了, 还总感觉没洗干净。
为了能过上天天洗澡的日子, 她也得抓紧赚钱了。那通了水管的地方,不知道要方便多少。
想着想着她就睡过去了。
第二天凌晨,天还黑着的时候,苏瑜就起床开始准备东西。
先是两大蒸屉的甑糕,裹着粽叶再用布包好,摞在木板上,随后是两大盆泡好的米和一包洗好的红枣,外加半碗葡萄干。
葡萄干是上一回她在集上买的,价格很贵。
昨天的一部分甑糕里她稀稀拉拉的加了一些,就是为了能把甑糕的利润空间提高一些。
赵平来的时候带了根扁担,苏瑜帮着把东西分别在两头系好,见一边的扁担重量不太对称,她想想又抱了两罐子酱放上去。然后紧赶着去借炉子坐车。
端午的时候通常是卖粽子的人多一些。
而苏瑜之所有没有选择卖粽子,一个是她一个人包粽子包不了多少。
再一个粽子是包起来的,里面到底是不是有红枣,红枣的味道和大小都不能一眼看到,无形中少了一些保障,苏瑜这个陌生的卖家去卖粽子,不一定能有什么优势。
而甑糕做起来方便,大锅蒸出来的糕体沾染了红枣地颜色,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更别提苏瑜还往里面加了葡萄干,其中一部分还铺上了一点红糖,不仅口感更甜糯,颜色也漂亮的不行。大锅蒸还能省下不少的粽叶成本。
这时候不管是工厂还是体制内的单位,上班时间都还是早上八点。
两个人到了镇上之后,才是早上七点多,正是街面上来来往往人多的时候。
苏瑜也就没带着赵平特意找地方摆摊儿,而是就在离车站不远的角落,支起摊子来卖。
她把昨天做好的甑糕往出一摆,就吸引了一些人看过来。
之后她又从整个的糕板上切下来巴掌大的一块,把它切成指甲盖大小,装在碗里,让来往有购买意愿的人试吃。
之后架上炉子,用小蒸屉蒸新的一锅。
随着炉火升起,那江米混合着红枣葡萄干的香甜味道,伴随着蒸腾而出的雾气,越飘越远,吸引了许多人来围观购买。
“老板,你这是咋卖的?”
苏瑜说了个价,对方嫌贵,“你这可都快赶上买肉了啊。”
“大哥,这可不能这么说,同样的钱,你买肉才能吃多少?我这一块你可就直接吃饱啦。”苏瑜笑,“我这糕可蒸的实在,这里面又是糖又是枣的,这种里面还有葡萄干,平时您要想吃这些,不还得更贵吗?您尝尝,我这味儿可不赖。”
那大哥看上去也不是差钱的人,不过就是买东西时候习惯性地那么讲一下。
尝过味道之后,果然比别家的都更甜糯一些,于是也就掏钱买了。
对于这第一个顾客,苏瑜还是比较实在的,她切了一块下来,用称称了,“大哥你看,我给你高高的,绝对让你亏不了。”
这时候卖东西没有什么电子秤之类的东西,都是利用杠杆远离的那种老式称,长杆的一头底下挂一个托盘,称杆上画上各种个度,完了挂一个秤砣。
秤砣在相应的刻度上走高,证明另一头的东西比这个刻度显示的重量多,也就是给了客户实惠。
当然也有黑心的商户,利用人民群众的这一心理,故意用重量不够的秤砣,表面上好像自己吃了亏,实际上卖的东西是缺斤少两的。
“呵呵,妹子挺会做生意啊。”那大哥看得懂称,见苏瑜确实给自己的份量很实在,心里也高兴,他看着边儿上敞开的罐子,问:“妹子,你这又是啥?”
“啊,这是我自家做的酱,配啥都好吃!大哥要来点儿不?”
一个大客户可顶的上许多散户了,遇上一个自然是要努力争取。
那大哥也是个爽快人,问了价格又尝了尝后,直接要了一罐子。
这可把苏瑜和赵平两人高兴坏了。
临走之前,那大哥还问她,“妹子你这做东西不错啊,下回要是还想买,上哪儿找你啊?”
“黄家桥有四个孩子的顾家,您上那儿打听就成。”苏瑜笑着留了个信息,“大哥您要是要的多,我还给您打个折。”
那大哥记下后,提着东西走了。
有了开头,后面的事情就顺利多了。
一上午时间,昨天蒸的两屉就卖的差不多了,也有人专门等着买那新蒸好的,吃起来更软糯。
就这样忙忙碌碌,一下子就快到了十点多。
这时候来买东西的人已经不多了。
苏瑜看着,打算趁着这个时间带赵平先去认认人,然后吃个午饭,下午的时候,去工厂区那边卖一波。
毕竟工厂区的出入口就那么一条道儿,可比住宅区那四通八达的小道儿人流量大多了。
因为已经卖掉了不少,此时的负重没有早上那么重。苏瑜和赵平就带着东西往报社那边走了。
路上赵平还问,“嫂子,咱这是干啥去?”
“嗯,昨天不是说有个别的事儿要麻烦你吗?其实吧,是前些日子我遇到一个叫顾瑀的人,我怀疑是你顾哥。但是他不认识我,也不知道黄家桥,我又没见过你顾哥,这也认不出来,所以刚好今天喊上你,来认认看,这人到底是不是你顾哥。”
赵平听了之后大吃一惊:“他说他叫顾瑀?可……我顾哥不是去世了吗?嫂子你怎么不早点儿跟我说,我要知道这事儿,肯定早就跟你来镇上了!”
“我也是有些拿不准,毕竟他表现的跟你们嘴里的顾瑀一点儿也不一样。”苏瑜又问,“说起来,你们怎么都那么确定顾瑀是死了呢?他的尸体你们见着了吗?”
这事儿苏瑜也疑惑和犹豫了许久。
虽然在原著里根据种种迹象可以看出,顾瑀这个人是盖棺定论地死掉了,不然也不会让四个孩子孤苦无依地野蛮生长。
如今突然就让她遇上一个也叫顾瑀的,她虽然心里有那么一丝丝的预感,但总是不敢确定这个人就是她那个死鬼老公。
如果说顾瑀是出事失忆了,但是像这种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外力影响导致的失忆,过后难道不会恢复吗?若是恢复了,原著里的顾瑀为什么后来没有去找四个孩子?如果没恢复,在同一个地方,就没有一个认识他的人看到他吗?可如果不是失忆,那个顾瑀就是死了,那她遇上的这个顾瑀是怎么回事?
苏瑜觉得自己实在不是个聪明人,这种问题都能害她纠结犹豫这么久。
原著里许多不清不楚的事情,都是她需要经历一遍的现实,这让她很多时候都不确定,自己的选择到底是不是对的,于是不断地自我怀疑,推翻自己的想法,之后进行再一次地自我怀疑。
赵平听了这问题,迟疑道:“顾哥那几天说是他先去Y市看他以前的战友,然后顺便在Y市买点儿这边没有的结婚用的东西,后来就音讯全无了。村支书说,那几天在南边儿靠山临近黄河的地方发了泥石流,冲走了好几辆长途,那地儿就刚好在Y市和咱们这儿的中间,所以大家都说……”
“所以其实你们都没见着顾瑀的尸体,之所以认为他死了,就是因为恰好他必经之路上发了泥石流,而他又一直音讯全无?”那其实按照概率来讲,并不能完全肯定这个人就是死了。
苏瑜一下子对自己见过的那个顾瑀产生了一点小期待。
说不定……那个人真的是孩子们的爹呢?
两个人心怀忐忑和激动地去了报社,苏瑜跟门房的人打听顾瑀。
门房是个年轻小伙子,他一听顾瑀就笑了,“同志是说顾瑀顾先生啊,他跟着陶主编出远门了,说是市里面有人要见他。您找他有啥事儿啊?方便的话可以跟我说,等他回来了我告诉他。”
苏瑜愣住,“市里面有人见他?”
“对啊,据说是有人看中了他写的什么东西,所以让他去一趟。我听说,这一趟要是成功,他的文章能刊在咱们省日报上呢!”
听了这人的话,苏瑜和赵平俩人面面相觑。
苏瑜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应该多等这两天时间。
赵平则是心底有些激动地对苏瑜道:“顾哥以前就爱折腾着写东西,难道……”
苏瑜听了更是懊恼地不行:“真是,都怪我一时犹豫,要不然也不会又错过了。”
那门房的小子看着他俩,问:“你俩认识顾哥啊?听说顾哥现在不记得自己的事儿呢,你们要是认识顾哥,留个地址,回头我让顾哥找你们去。之前买票去市里的时候,顾哥还被陶主编带着走了趟派出所,结果派出所的人也没给个准信儿,只说得翻档案资料查查。你们要是知道顾哥的事儿,那可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