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命运的巧合
皇甫嵩看着一脸决然的皇甫坚寿,脸上流『露』出一种难言的神『色』,黄巾之『乱』虽然已经平定,但是冀州作为黄巾军的老巢,残存的黄巾军仍然多如牛『毛』,皇甫嵩为何放着众多黄巾势力不搭理,偏偏来亲自对付张燕呢?
一者,是因为张燕攻破一郡郡治席卷两郡百姓,声势颇大,毕竟黄巾之『乱』席卷九州之时,被攻下来的郡治也不多,张燕攻破巨鹿郡治瘿陶已经引起冀州震动;这二者嘛,便是张燕之所以能够坐大,乃是他击败了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的兵马,这才回头攻下了瘿陶,得以取了巨鹿一郡之钱粮有了发展势力的资本;
可以说张燕的发展壮大和皇甫坚寿的失败脱不了关系,这便是皇甫坚寿的一个污点,对于他日后的前途会有很大的影响,皇甫嵩之所以亲自领兵征伐张燕,便是为了给皇甫坚寿擦屁股,以求减少对皇甫坚寿的影响。可是他没想到的事,这见本以为是很容易的一件事,竟然将他『逼』到了如此进退维谷的境地。
皇甫嵩看着眼前的皇甫坚寿,也不知道是该失望还是该怎样,但是毕竟虎毒不食子,皇甫坚寿是他最为喜爱的儿子,他只能全力帮助他消除这件事的影响。
皇甫坚寿此时还能上前承担自己的责任,皇甫嵩看在眼里也多了一丝欣慰,他勉强的笑了笑,说道:“哦?你有何破敌之策,便说一说吧。”
皇甫坚寿看了皇甫嵩和众将一眼,回道:“父帅,我军攻城已有十日,每日都是寅时出营酉时便归,想来黄巾军定已经习惯了我军的攻城时间。我军将士精锐程度远超黄巾军,鏖战十日之后,仍然死伤惨重将士疲惫士气低落,黄巾军本就不如我军,想来此时比我军定然更加不堪。”
“黄巾军习惯了我军的攻城时间,再加上其将士死伤惨重士气低落,其军在夜间守城之时,定会有所纰漏疏于防范,孩儿认为这正是我军可以把握的时机!孩儿愿意亲自领兵作为先锋夜袭井陉关,就算是不能一举攻破井陉关,为我大军打开城门,也定能在关城之上杀出立足之地,为我大军打开缺口!”
皇甫嵩之所以让大军每日寅时出营酉时便归,这么有规律可循为的便是此策,只是他如此而为并非是有意如此,这只不过是他习惯留后手的一个习惯而已,皇甫嵩万万没想到到最后竟然真的要用上了此策,不得不说也真是侥幸。
皇甫嵩见皇甫坚寿识破了自己的计策,心中更是愈发的感到欣慰,坚寿我儿能够识破我的心意,的确是成长了一些,看来让他受一些挫折也算是一件好事,太过顺风顺水的话反而不好。皇甫嵩看着慷慨发言的皇甫坚寿,心中越发的满意,大笑几声,说道:“哈哈哈哈,我儿之策甚合我意,众将以为如何?”
帐内众将看到皇甫嵩的高兴的神『色』,哪里还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听到皇甫嵩所问,众人皆躬身拜道:“少将军足智多谋,我等佩服,谨遵将军将令!”
皇甫嵩再次大笑几声,高声说道:“哈哈哈哈,好!不过我儿之策还是有些太过保守了一些,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要给对手留下一丝余地!众将听令,今夜子时倾营而出,本将亲自领兵夜袭井陉关一举击败黄巾军!”
“诺!我等遵命!”
。。。。。。
时间很快便来到临近子夜时分,今天的夜『色』很暗,乌云罩顶基本看不到星星和月亮,大地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正是杀人放火的好日子。
井陉关城墙之上,不多的黄巾将士在不断的往来巡逻,城墙外面的篝火若隐若现,从外面看上去,今夜的井陉关基本和往常一般模样。
但是在关城之内却大大不同于往日,无数的黄巾军精锐都默然的坐在关城内的空地上原地休整,高顺、赵云等人麾下还能继续作战的三千余锐士、张燕一直保留下来的生力军他麾下三千亲卫,以及从各军之中挑选出来的三千余精锐,总共一万精锐都聚集在了此地,关城之内一片萧杀之象,只等待着子时的到来,便开城而出直取皇甫嵩大营。
命运仿佛开了一个玩笑一般,井陉关之内张燕的大军已经整军待发,皇甫嵩大营之内却也是一般的景象,无数的官军将士默默的从营帐之内走出,不断地聚集在校场之上,皇甫嵩麾下还能继续作战的六千余将士无声的聚集在一起,皇甫嵩和麾下众将站在点将台之上,静静地等待着子时的到来,时刻准备着倾营而出夜袭井陉关击败张燕。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终于来到了子时时分。
“主公,时辰到了,大军该出发了!”
“嗯,传令下去,全军出击!以高顺和赵云两部为前军,让其攻破皇甫嵩大营之后,不用管其他,直袭皇甫嵩的中军斩将夺旗!其余各军和我本部作为后军,待到前军突进去之后,便一拥而上都给我冲杀进去!务必将皇甫嵩大营一举击破,将其大军冲散,务必不能让官军聚集起来!”
“诺!我等领命,必不负主公所托!”
。。。。。。
“将军,时间到了,该出兵了!”
“我知道了,传令,进军!以我儿皇甫坚寿所部为前军,其余各军作为后军,待我儿攻上城墙或者黄巾军察觉之后,立刻全军出击,务必一举夺下井陉关!”
“诺!末将领命!”
几乎在同一时间,张燕大军和皇甫嵩大军都离城或者离营而出,井陉关和皇甫嵩大营相距不过五里,转瞬便可到达,为了防止打草惊蛇被敌军察觉,所以两军都没有派出斥候,各自派出前军之后,便都『摸』黑向着对方所在全速冲杀了过去。
五里!
四里!
三里!
二里!
一里!
……
两军之间相距的距离越来越近,伴随着轰隆隆的行军声,短短的距离再也遮掩不住大军的行踪,两军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现了对方的行踪……